2007-5-31 日本东京书作展
发起人:2w5  回复数:0   浏览数:2815   最后更新:2008/01/15 10:49:30 by
[楼主] two万五 2008-01-15 10:49:30
“底层的21个案例”当代艺术展

策 展 人:    王林
展览时间:    2007-11-08~2007-12-08
展览地点:    宋庄艺术区
主办单位: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人民Z/F
协办单位:    宋庄艺术促进会、北京宋庄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缘起
  关于底层人文展览和书
  做一个底层生态的展览并编篡这本书,是我近年来一直想做的事。尽管底层关注经常因政治化而成为表面文章,但我仍然希望其真实的状态能够在当代艺术中有所呈现。事实上,不少艺术家在此方面的努力,并为完全落入意识形态圈套,他们以一种个体的异在的方式,揭示出被遮蔽的现实,并直指那些遮蔽现实的力量。我有充分的理由向观众和读者推荐中国艺术中关于底层的作品,这些案例表现出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表现了艺术家发自内心的道义、责任和良知。更为重要的是,在事实和体验的真实之间,还可以感受到边缘、野地、底层、原生的自在状态,使身陷问题的我们能够重新去直面问题和反省问题,不至于在操控人心的政治势力和商业权力面前失却自我判断。
  宗旨
  我们已进入21世纪,而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当代艺术不只是形态跨界的表面文章,其深刻变化在于对周遭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现实问题、历史问题和精神问题的介入,使艺术创作摆脱现代主义的纯艺术和精英化,成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生活反省和文化学意义的时代反应。
  在今天,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仍然是金钱资本拥有者(在中国再加上权利资本),占据着集体创造的绝大多数剩余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已取代东西方冷战,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由经济发展造就的国家强权和文化优势,形成了边缘与中心、底层与高端的紧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底层状态在边缘话语中是最应该言说也最值得言说的。
  “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简称“底层的21个案例”)旨在展示底层的人文状态,它是艺术家观察、反省的结果,也是艺术家个体意识的表达。对具有问题意识的当代艺术家而言,底层状态并非只是客体化的值得关注对象,而是与自身生存相关的现实体验。同时,底层状态也并非仅仅只是关于底层的苦难记忆,而是底层人群原生与野地的真实存在。因此艺术创作对底层状态的呈现,不是居高临下的“人文关怀”,而是互相交织的人文状态。正是这种状态,使艺术家从令人迷恋的自我与市场操控的样式中出走,成为向社会和历史开放的创作主体。
  展览前言
  反应生活,
  反省生活,
  但并非高于生活。

[attachment=77698]

[attachment=77699]

[attachment=77700]

[attachment=77701]

[attachment=77702]

[attachment=7770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