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七大最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1203   最后更新:2010/12/17 10:20:37 by shirley_88
[楼主] ba-ba-ba 2010-12-17 10:20:37
转自博客“张羽的艺术空间”

瑞芬斯塔尔和希特勒的互文艺术
摘录自张羽微博客:http://t.artintern.net/zhangyu






#互文# 人们总是期望用“纯美学”为瑞芬斯塔尔开脱,其实很蠢。成就这个女人的根本不是美学,而是她和“纳粹政治”的“互文关系”。企图剥离这个“互文”是徒劳的。她到老都在享受这个“独特互文”带来的“荣耀”。

#互文#“纯美学”是不存在的,没有希特勒的“纳粹神话学”作为“互文”,瑞芬斯塔尔什么都不是。企图剥离这个“互文关系”是徒劳的,越剥离越强烈。

#互文# 不否认,瑞芬斯塔尔在遇到希特勒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系统和电影风格,但那仅仅是风格而已,风格成就不了一流大师。真正让她登上顶峰的依然是希特勒的“纳粹神话美学”,只不过她的风格恰好适合这一主体思想。她和希特勒的互文关系才是成就她的核心,否则她只是个纯视觉化的二流导演。

#互文#瑞芬斯塔尔在晚年拼命证明自己是一个”纯美学“导演,做了很多新的纪录片,包括口述,企图证明自己只对“美学”感兴趣。但事实上,这些行为非但没有证明她是纯美学的,反倒加深了她和“纳粹神话”的“互文张力”。

#互文# 希特勒利用了瑞芬斯塔尔,但有何尝不是瑞芬斯塔尔利用了希特勒呢?他们是一对无法分割的“互文本”。有时候,我觉得社会很奇怪,该吧政治和艺术剥离的时候不剥离,该把政治和艺术聚合的时候不聚合。希特勒更加成就了瑞芬斯塔尔,瑞芬斯塔尔更加成就了希特勒。这是事实,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互文# 瑞芬斯塔尔说她向往山峰和云端,让我想到荷尔德林的诗句“阿尔卑斯山鬼斧神工,那是远古传说中天使的城寨”。她的确拥有不寻常的浪漫主义天赋,但如果仅仅如此,那她不过是19世纪的回光返照。正是希特勒的“纳粹神话”才把她塑造成20世纪的“神话影像大师”。他们是天生的“互文”。

#互文# 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先驱诺瓦利斯说:人必须在人身上寻找上帝,只有在人的事务中,天国的精神才最明晰的显现。瑞芬斯塔尔疯狂的在人身上寻找上帝,充满了想象,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他撞到的上帝却是一个比他更疯狂的魔鬼,这个魔鬼把她带离大地,直奔云霄,再也落不下来。

#互文# 瑞芬斯塔尔晚年拍摄了《海底印象》,视觉上美得颤栗,但厚度和宽度仿佛再也赶不上《意志的胜利》。或许,她急于去除希特勒的“互文阴影”。从视觉上,肯定是去掉了,但最闪耀的瑞芬斯塔尔,仍然是和希特勒捆绑在一起的瑞芬斯塔尔。她和希特勒的纠缠,也是“政治”和“艺术”的永恒纠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