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经.天涯共此时髦。嘿友们中秋快乐不思蜀!
发起人:老大  回复数:15   浏览数:3037   最后更新:2006/10/08 05:42:02 by
[楼主] 西维网 2006-10-06 15:00:22
2005年11月26日,“分水岭”计划正式发布。到今天(2006年1月3日)为止,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期间,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所有讨论主要是通过西维网论坛展开的。涉及的地域包括上海、无锡、杭州、湖南、广州、北京、东北、成都、重庆、甘肃等地。

分水领:一个自由交流的领域

“分水岭”的目标是进行一个为期一年的梳理和激发现实尖锐话题的的讨论平台,同时在2006年的西安实施一系列可以跟这个讨论平台呼应的视觉呈现项目。其中,被命名为“分水领”的讨论平台在2005年11月26日计划发布那天已经开始。由于技术的允许,也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分水领”主要通过互联网为媒介来进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分水领”的优势被不断地发现:这种通过MSN、QQ、BBS、BLOG、WEBPAGE等平台进行的学术讨论方式具有时空的灵活性,话题的有效积累、消化,同时参与者生物性特征的缺席反而使各自的学术潜力被最大化激发和流淌。

西安——上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开端

很偶然地,讨论的第一个高潮是在西安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上海的艺术家和写作者、艺术行政人员等加入了持续的讨论和项目孵化的进程中。精力充沛的卡夫卡-陆的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子涵的敏感、细腻和文采、对宏观历史的洞察力展现了今日青年的进取+务实的独特魅力。
西安-上海成为讨论的开端,强化了分水领(秦岭—淮河)的话题轮廓,为之后以及未来的话题延伸开启了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大门。

环境污染和记忆污染:话题的尖锐性

无论是上海话题里的“去殖民化”,还是前天刚刚孵化出来的关注西部环境污染的“化学反应”项目,都从生态环境和和记忆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十分具有针对性的现实话题。这也展现了“分水岭”计划强烈关注现实尖锐话题气质。“分水岭”计划认为,西方形式主义、极少主义等关注的语言问题,在今日中国现实中,即使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也是不推荐的方式。“分水岭”把对于语言和材料的单纯关注列为辅助的工作。

基础设施:“分水岭”的立场

“基础设施”具有几个层面含义。首先,“分水岭”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这个态度体现在“磕头机”(采石油的机器)计划,化学反应计划上面,也体现在“分水岭”视觉呈现的物质基础(西安居住小区的建设现场之一:橡树街区)也成为“分水岭”理论和视觉实验的现场上面。
“分水岭”所要进行的文献展(理论讨论和视觉呈现)也希望对西安的当代文化建立基础性的工作。在守陵文化大行其道的西安文化景观里,“分水岭”将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措施。
同时,“分水岭”也将建立自身理论和视觉材料的基础设施,为未来计划的继续深入和延伸打下基础。

重新思考视觉生产方式

被人误读为智力竞赛的跟上海艺术家徐震的讨论游戏,实际上是对竞赛本身的再现。这个游戏开启了“分水领”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生产线的开端,在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上面,“分水领”把中国当代艺术生产线、传统行画生产线以及城市(主要是西安)视觉生产线放置在同一个地平线上。“分水领”认为,对这三条生产线的分析是文化再出发的一个重要前提。上海的金锋的一个网络讨论计划可能会成为这个部分的重点工作。

去中心化:陈仓计划

分水岭有策展办公室,也有主展场。但是分水岭通过网络交流突破中心的局限,同时在项目实施的地点上,也考虑采取去中心化的多中心策展策略,这也是落实“分水领”提出的“社会编辑”策略的需要。
DADA正在筹划的夏天的“陈仓计划”将是这个策略的第一次实验。

社会编辑:个人的社会蓝图

社会编辑包括现实的社会资源,也包括正在运行的主流记忆资源等。DADA明确地把陈仓计划作为对宝鸡资源的社会编辑、金江波的流浪失学儿童计划也是一次社会编辑的实验、金锋引起轰动的《跪了492年,也该站起来歇歇了》、舒阳的现场艺术计划《大唐》也被“分水领”解释为对记忆的重新编辑。
“分水领”认为,社会编辑是个人的社会蓝图,不需要专家论证,但是也并非一种简单的文化游戏或者仅仅是在现实的再现,社会编辑通过对记忆和现实资源的编辑,可以影响现实,也是现实的有效的构成部分。

职业社会:何理和刘丹阳

何理的获救被认为是西安艺术界的一个传奇,同时,没有人注意到的是,西安艺术家刘翔捷长期以来一直从精神上照顾重病的刘丹阳。传统的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退出舞台之后,现在的职业社会(这里特指艺术界)内部运行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润滑剂。它的有效性,是对生命的单纯的爱在今天可以操作的新形式。
何理将使用他的恩人徐冰的中英文书法重新书写他的日记。

自力更生

除了获得体制的供养和西方的基金会支持,诚实的艺术用什么来自我运转?分水岭介入房地产和西安高新区的建设,以及周渔的案例都成为我们自我研究的出发点。

1月3日,被认为是“分水领”讨论第一阶段的结束,也是第二阶段讨论的开端。因为分水岭策展办公室将在几天内开始运行,我们很快整理第一阶段的讨论重点,跟国内外艺术家、学者分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