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群落策展人心路历程——广西群落
发起人:第六届宋庄艺术节  回复数:0   浏览数:2167   最后更新:2010/09/15 14:14:45 by 第六届宋庄艺术节
[楼主] 第六届宋庄艺术节 2010-09-15 14:14:45
第六届宋庄艺术节——江西群落

第六届宋庄文化艺术节江西群落策展人 张志刚

张志刚男 1975年3月生于江西临川

199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专业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研究生班

2007年入选北京上苑艺术馆国际驻馆计划

2009年策展“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

2010年受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明尼苏达美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群落 江西是一个处处充满灵气的地方。在乡间村落中溜达时,你总要回头,那些长着青苔的井沿,斑斑的旧痕上有浅浅的浮雕;那些雨巷里虚掩的门上,脱落的漆皮下仍旧有生动的图案;如果你进入那些门里的庭堂,定在中堂上看到极有品味的书画与精致的陶瓷物件等。几乎家家如此。 我生长在江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邻家的孩子一起用毛笔练习书法。那时候就有的价值评判是,艺术家和医生是要受最高敬仰的人。一个参与灵魂的管理,一个参与生命的管理,当一个族群、一个地区大部分的人把灵魂与生命看得同等重要时,那么这个族群和这个地区一定是优雅的、有思想追求的,从那里就一定会不断产生出优秀的艺术家来。 程小蓓 策展人:张志刚 协办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文化局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文化馆 艺术家:聂江波郭静 马志明 米海鹏 付小明 叶小平 周宇光 丽莎 尹子丹 陈彦河 冯薇娜 李超 彭赞宾 唐圣耀 王长平 钟军 张龙辉 张志刚 张红艳 张晓童 李蕤 孙司亮 邓潇 等 文 献:刘丽安 程小蓓 蒋浩 张志刚 严智龙 封治国 壁虎小组多米诺
《诗刊》杂志社 上苑艺术馆等


策展过程
一、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参加艺术节的源起


2010年春节刚过,我就匆匆从江西赶到北京。当时特别紧张的是准备2010年的“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的筹备工作。

去年的“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成功举办以后,张广辉就曾对我说过,活动的规模还要作大。 于是在年前,我还特意找到上苑艺术馆的程小蓓馆长,与她商量如何把展览策划得更到位。老程是个爽快人,因为我们当时刚参加完高名潞艺术研究所的成立酒会,她当时就想到要把高名潞老师邀请过来,在艺术馆做个大手笔。广辉想到的是多方联动,他是希望能把韩国与台湾的艺术家邀请过来,与江西“红土地”艺术家来做个巡回的联展。 4月底,庞智卿与姜志平从上苑搬到了宋庄小堡,要我去他们的新家做客。之前,因为老党、老鲍、李祥震、晓童、丽莎、姜靖、志军他们都陆续在宋庄落了户,所以小庞和志平到宋庄来,也算是回归到老友堆里了,其热融融。我也是刚到北京不久,就想着一并去看望大家。 晚上,在小庞和志平的院子里喝酒,广辉告诉我,他刚和宋志慧与金霞联系过,韩国的那帮艺术家朋友也希望能够来北京做展览。我说,正好,我们有这样的平台,可以大家合作一下。当时我想到也要和高兴他们联系下,看看能否邀请台湾方面的优秀艺术家共同参与进来。 我们商量的时候,晓峰正好也赶过来了。广辉与晓峰当年在南京就是老兄弟了,和我到是初识,不过我是久仰其名。这其中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照会后来在艺术馆的画室正好是我以前的画室,我的画多,且重,我不愿搬动。所以每次见到她,她都开玩笑抱怨说,哎呀,我每天画画都要面对你那些画呀!她居然是晓峰的夫人。所以说,人的相交,总是缘份使然。 晓峰是刚从艺周刊出来,到宋庄艺术促进会主持中国宋庄网改版与第六届宋庄艺术节群落的筹备工作。他是个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当时的艺术节群落还没有定下来,他听广辉介绍我正在策划的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很感兴趣,我就把去年展览的一些情况告诉他,正好在小庞的家里还有几本去年展览的册子,我挑了一本送给晓峰。 第二天,晓峰打电话给我,他把我的那本册子给领导看过了。经领导批准,他邀请我把“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代表江西群落参加第六届宋庄艺术节。我当时考虑到韩国与台湾的艺术家和上苑艺术馆的渊源,江西“红土地”正好也独立出来,与艺术馆共同参与到宋庄艺术节,这也是江西当代艺术在北京的又一个平台建设,机会难得呀! 这就是江西“红土地”参加艺术节的源起,确实要感谢晓峰的工作。

二、江西“红土地”群落在北京的两次亮相 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以群体的方式在北京亮相,一次是去年10月份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一次是今年的宋庄艺术节。 去年,“红土地” 当代艺术文献展在北京上苑艺术馆展出,这要非常感谢上苑艺术馆的程小蓓馆长对我的大力支持,她对我们江西的当代艺术非常的关注。 我当时策划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就是希望江西的当代艺术能够与时代同步。当时“艺术既是生活”的口号喊响了多年,江西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关注市场,跟风极重,但是当代艺术决不是大众艺术,更不是艺术生产,粗糙和脆弱不是它的表征。 当代艺术首先是对艺术精神性的追求,其次是对革新语言符号的创造性探索,第三是艺术自律性(不单指形式)与独立性意识。这三个方面赋予当代艺术顽强的生命力。 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文献展当时在北京的展出期间,我也要感谢我朋友们的支持,刘丽安、程小蓓、岳路平、陈晓峰、金锋、胡小玉、刘宇辰、高昊、王基宇、龚阿杰等都给予了我们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以无私的帮助,展览才得以实现它本身的意义。

今年,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群落参加第六届宋庄艺术节,我就是看中宋庄这个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家都知道,由于靳国旺的关系,在1994年,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张惠平等人,为了躲避喧闹,离开圆明园,来小堡村扎根。到95年秋,圆明园画家村被彻底清理,画家开始大规模往小堡以及整个宋庄镇迁徙。相对于圆明园时期的居无定所和担惊受怕的生活,宋庄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艺术创作成为了一种职业状态和生活方式。而对这种身份的认同,让宋庄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的文化凝聚力。反过来,艺术家的聚集,也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并使艺术家群落的创作生态和居住地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宋庄模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北京的上苑、七九八等艺术家聚集区也相继形成,但就其规模与影响力而言,宋庄确实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 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刚刚兴起,其原创的艺术中心在圆明园地区。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转移至七九八艺术区,当然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这个时期的当代艺术评价体系还是来自于西方的评价标准。 而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标准的探讨和摸索,正是在宋庄近三千原创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宋庄文化正是延续了圆明园艺术村艺术思想独立的精神,即对艺术精神性的追求,对革新语言符号的创造性探索。 现在,可以说宋庄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 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要走出江西,到宋庄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来展现自身的地域风采,这就是我所看中的。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把宋庄各种成功的经验引入江西,让江西“红土地”当代艺术能呈现出新的面貌。


所以说,这两次展览的地点选择,我都是极其慎重的考虑,这两次展览的现场呈现,我都看得极重。同时我也希望在宋庄,我们江西的“红土地”当代艺术价值观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