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末代古典?——来源、何振浩、邬大勇三人油画展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0   浏览数:3537   最后更新:2006/08/28 04:44:22 by 娱记
[楼主] 批评家 2006-01-01 00:00:00
毕业论文、学位证及其他(佚名)

赶巧不巧,系里因为教师资源不够,我被写入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答辩的工作计划里。
一般是这样,作为教师,上岗前签合同,有一条是,要服从并完成院系分配的各种教学任务与其他。于是这就成了一个职业的底线。

这个职业的底线我一直想不清楚,比如:电影《黑鹰坠落》里面,那个营救同伴的飞行员,差点被愤怒的索马里人民(在第三世界人民的眼里代表着正义)撕碎——在索马里人民看来,这个还算称职的美国大兵(对他的上司或者所谓“美国人民”)就是邪恶的化身。于是我糊涂得不得了。

所以就很是佩服刘大鸿,他的底线与道德不是狭义职业的底线,而在乎对于“艺术教育”本身;而且,“把以前吃的狼奶吐出来”加诸于行动,就不仅仅是佩服,简直就要惊为天人了。但我是不成的——不仅是没胆量,而是压根就没这个机会。

就近的这次,和刘大鸿的那班学生该算是一届的吧。去到教室,基本人影是见不着几个的。于是电联。学生经济上节俭,那么就短信。大家都忙,找不到工作就得忙。那好,电邮(QQ是坚决不上的,教学要是搞到这种地步,我都有点发指)。开题会是免了,文齐武不齐的——每人先三四百字的纲要,论什么怎么论一类的东西,电邮过来交换意见。然后确定,开写。再然后,初稿,二稿,三稿;最后定稿。一般,每人都要折4、5个来回。我这边想,这样,该上对得住系院,下对得住学生了吧。

后来证明,这近乎奢望。费尽辛苦地看到了各位的题目,一看到题目,就知道大家怎么想的了。初稿、二稿来了,回复去了,短信也石沉大海……没奈何,从善如流罢,这是必须的罢。学校扩招,生源复杂,师资复杂,课程设置不合理,出来又不见饭碗在何处,四年以降,大家合计的差不多尽是这个,你怎样教他们吐狼奶呢?我看似乎大家连奶腥都没闻见过。

某老师指导的学生答辩会上开场:“本文试图以结构主义方法解析XX画的历史及其演变……”再听下去,怎么这说话都断不成句?我说等一下先,你解释一下何谓结构主义?学生愕然:“……就是画画,不得画结构吗……”我于是恍然。翻翻文本,我说你文章排版上的字号大小都不一样,没见过着抄得这样离谱的,不至于直接在网上拷贝粘贴就来答辩吧。学生呵呵一笑:“我这就去重排再打一份,我能及格不老师?”

……假若有学生发狠要把谁的或我的“狼奶”吐出来,那倒是欣慰极了,可以深入讨论问题,最起码还得着个对手,过过老师瘾;也可以增广知识,活到老学到老;似乎也不枉了系里补贴的论文指导费50大元/人。可是这人影伊妹儿全不见,见则论文时限已至,又待得提意见,学生本人连地方都找不到,你还要告诉他章节页码,这可不是发昏十三章了吗?

退而其次,既然大家就是一个求得安稳毕业,过“安静的生活”,那么我大概是不能够横刀路半的,况之,有同事嘿嘿一笑说,你以为你给不及格他最后就不及格了云云,听来毛立。遂然。认真一点的就高分,草率糊弄的就低分,不及格的是没有的……没奈何,从善如流罢,这是必须的罢。

既然系里和学生都过得去,大约是守着了职业的底线了罢?可是吸一颗烟想来,这又是对不住“艺术教育”这个大字眼儿了。于是仍然糊涂得不得了。

于是保护学生是正当的一个理由了。院系那边心知肚明,扩招是为了多混俩儿钱——国家不管,就得自己混好;若是严守“教育”这把宝剑并且还要尚其方,差不多就是找死。既然门槛稀松的大家进来,那么大家也就门槛稀松的出去,院系能做的也就这么点。其实非但学生,连院系学校,早就不招人待见了,一般的苟且偷生。

所以,这个不给学位证是不对的。这里一定要谴责王维加同志(怎么广美毕业创作不合格是不发学位证的吗?),还有徐芒耀同志(打击政敌也不能拉上客户啊),不管怎么讲,不能让人家不毕业D。
要说这教育去向何处,我一定是不知道的。但要说,教师将来会怎样,这个我倒是晓得,前面《黑鹰坠落》里的就是例子。

转t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