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流言”戳中真问题
弗朗索瓦:把全球摄影家都联合起来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5-05 10:37 责任编辑: 苏向东
阿尔勒摄影节首次走出法国,落户北京草场地艺术区,艺术总监接受专访
弗朗索瓦·赫伯尔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摄影家。
隐匿于村民日常生活的草场地艺术区从4月17日开始成了影像狂欢的海洋。首届草场地摄影季开幕了,41年来阿尔勒国际摄影节首次走出阿尔勒,参加了今年的草场地摄影季。
本报记者专访了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艺术总监弗朗索瓦·赫伯尔。在弗朗索瓦·赫伯尔看来,中国摄影正在蓬勃兴起,然而好的摄影发展体制所需的时间至少要15年以上。
谈阿尔勒
为了全球摄影发展
新京报: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特色是怎样的?
弗朗索瓦·赫伯尔(以下简称弗朗索瓦):阿尔勒摄影节最初是由几位法国摄影家开创的。按照法文的原意有“摄影开会”的意思。
在阿尔勒摄影节上,展览不是唯一的,还有各种交流活动。我们摄影节的目标不是展出非常有名的大师,而是通过这个节观看和研究摄影在全球的发展与变化,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摄影节。最初法国的观众会有点生气地诘问:为何这个摄影节里一个法国摄影家都没有?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全球摄影的发展。
新京报:已经举办41个年头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怎样保持自己的活力?
弗朗索瓦:带出一些新的摄影作品和新的摄影家。
新京报:此次草场地摄影季也是你们首次走出阿尔勒来到中国。为何会有此举措?
弗朗索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阿尔勒摄影节就与中国摄影界多次接触。1986年起,阿尔勒摄影节就定期邀请中国摄影师前往法国。1988年,我们推介了中国新一代摄影家的作品展;2003年,我们从平遥摄影节和北京大山子挑选出15位摄影师,并举办了展览;2007年,我们邀请大山子798艺术区的一些摄影家到法国访问。此后我们就一直很想再和中国合作。于是,我们来了。
谈中国摄影
独特美学可成流派
新京报:1988年,阿尔勒就推介了中国新一代摄影家的作品展。你如何评价那一代中国摄影师,包括张海儿、吴印咸的作品?
弗朗索瓦:1987年正好我有一个助手要到中国旅游,我就对他说会给他一些资助,让他帮我在中国看看有没有有意思的年轻摄影家。后来得知那助手在中国发现了非常多有意思的年轻摄影家,这让我非常吃惊。
于是在1988年我们为阿尔勒策划了一个关于年轻中国摄影家的展览。他们这代鲜明的特点是擅长黑白摄影。
新京报:选择中国摄影家是纯粹从艺术角度出发,还是带有猎奇的视角?
弗朗索瓦:我们完全是按照摄影技术来选艺术家,关注的是摄影语言,并不在乎是来自哪个国家的。阿尔勒摄影节的目标,就是把全球的摄影家都联合起来。
新京报:那你觉得中国当代摄影艺术有何变化?
弗朗索瓦:现在更有创意,过去中国摄影家的作品还是沉闷点。中国没有摄影传统,当新的艺术门类出现时,摄影家反而能很快地去尝试,类似用数码、电脑等技术。
谈摄影市场
成长、培育期都很长
新京报:给你印象比较深的当代摄影艺术家有哪些?
弗朗索瓦:王庆松、林天苗、洪浩、高氏兄弟,此外还有很多。
中国的观念摄影、人物摄影、时政题材摄影都成为阿尔勒国际摄影展上的焦点。中国当代摄影与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非常密切。城市的变化、人与人的变化,消费主义社会的影响,对于这些领域,中国摄影家都有自己敏锐的思考。
中国的摄影无疑是当代艺术中获得最大成就的一个领域。也许以后会被视为一门真正的美学流派,毕竟摄影引导艺术潮流是很少见的。
新京报:摄影节区别于美术馆展览的魅力在哪儿?
弗朗索瓦:美术馆、博物馆大部分都选择有名的艺术家进入,但是摄影节比较开放。同时,博物馆还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刻分析,进行收藏,这些都不是摄影节所要背负的。这就会让摄影节显得有活力、好玩,成为一个众人平等参与、平等讨论的地方。
新京报:中国目前也有很多摄影节。但现在国内的摄影节更多地被质疑是,花费大量资金举办的“国际摄影节”就是一场文化庙会。
弗朗索瓦:平遥摄影节第一届办得好,此后就不怎么样。
新京报:中国当代艺术火爆的时候也催生了摄影市场,但在遭遇金融危机后当代艺术本身萎缩,摄影市场更是萎缩得厉害。
弗朗索瓦:在法国现在有不少摄影收藏家,但这个收藏市场整整培育了15年。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巴黎摄影博览会卖得确实没有以前好,但也还行。这是因为这个市场已经培育了很久。
新京报:你怎么看艺术和市场两者的关系?
弗朗索瓦:这个问题也是比较新的。市场发展了当然可以让艺术家能更好地生活、创作。但是作品与产品还是有区别的。艺术作品绝对不可能在生产线上生产。但现在有种趋势,在全球,所有的人都可以把图片卖出去,这是非常不对的。
新京报:大家一再抱怨中国的摄影市场体制不健全,收藏、学术环节跟不上。良性发展的摄影市场体制是怎样的?
弗朗索瓦:美国确实在全球建立了比较好的摄影市场体制。但对于创作来说美国并不是最好的。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摄影也非常好。
(文 本报记者 李健亚 摄影 记者 王嘉宁)
"中国的摄影无疑是当代艺术中获得最大成就的一个领域。"赞同!!
雕塑最差。
我看绘画越来越无聊了/
这人列举的几个全是非专业摄影家,中国摄影界未必认可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10-5-18 6:29:26发表的:
这人列举的几个全是非专业摄影家,中国摄影界未必认可...[/quote]
啊? 难道摄影家协会的是艺术家 ??? 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