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我的南京我的艺术
刘绍隽
南京对于我真有那么的重要吗?这城市的空中真对我飘荡着那种相互勾魂而相互安抚的凝视吗?我总难离开这儿,短期的云游之后会回到这巢穴,是什么磁力吸引着我愿意松弛地躺在这满是伤害的床榻,使身体伤口的血混同这床榻伤痕的血一起缓慢地往下流淌?静静地流过满大地的梧桐枯叶;流过这枯叶覆盖下的匍匐了两千多年未曾散去的各朝冤魂;流过那些痛苦而无助、哀怨而仇恨的现实目光;也流过满大街的行尸和他们正在的疯狂而短暂泄欲的欢乐---之后在夜色之中静静地流向这城市污秽的下水道中,这注定黑暗而忧伤的人生,最终将被这社会消费过的排泄污秽冲向虚无与死地......
2002
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这城市又散发着怎样独特的气息?历史的记载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十个朝代在此建都,三国时期有吴,东晋与南朝有宋、齐、梁、陈,此后有南唐,明朝,到太平天国有天京,最后有中华民国。这些短命的朝代的历史更替,也因这个城市不愿被奴役的人民的血性的反抗,使这个城池历经了多次的屠城,这儿成了中国历史上名符其实的悲情城市,伤痕累累,深入骨髓。只是,今天看那些在此建都的王朝,它们大多又是华夏民族危亡之际的朝代,它们成了汉人历史上最具反抗外族侵略意识的王朝,象五胡乱华时期,江东子弟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拯救了华夏民族的灭亡;蒙古灭了宋,朱元璋率领一群江淮子弟赶走了蒙元;满清灭亡了大明,太平天国天京悲壮的抗清,但最后终被建都南京的中华民国所推翻,南京其实成了华夏人的首都。历史上的这座城池承载了太多的救亡图存、复兴华夏的责任和使命,有过太多血与火的考验了。所以,南京同时也是个因反抗而具血性的城市。它的悲情,它的骨子里流着的汉人的血性千年以来已融入到这儿的人民身体的基因之中,浇灌着这片土地的日月升息,延绵千年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和立场。我生于这片土地,我的身体流过这基因的血,我的艺术也深深地烙上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印记----抵抗、血性、存在、真实、悲情......岁月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即使衰老使我们的精神慢慢趋向于虚无,而那骨子里的血色印记终究是难以被磨灭的......
1986
在这个城市中我生活了快三十年了,光阴雕塑着那些曾拥有过的往事,凝固着那些爱欲激情与黑暗中绝望的生命瞬间。上天曾把激情赋予了那个年少单薄的身躯,并在他的身躯中发酵着强力地生命意志,感受着生存的苦难。在那个时代醒来的早晨,从西方终于开进来了----那辆满载着人文主义精神的车,把我们带上了追寻自由精神、彻底解放深度自我的不归之路。那年有一种强烈的启蒙状态的渴望,那些西方人发明的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恰如其分的对应着当年我们内在的焦躁与不安,青春欲望的宣泄,内心深处情感的尖叫,对压在身上的极权社会意识形态的愤怒以及自由民主的梦想,形成着现实与理想的极度反差,批判言说的意志难以抑制的冲决而出。尽管当年我们瘦弱,的确贫穷可我们精神奕奕,目光灼烧着激情,真实而纯粹。一切都可以在无条件中行动,去创造一切言说表达的可能。那个年代的确留下了一代人的生命的崇高与辉煌,无可替代的理想主义与纯净......
1988
1988
南京是那个时代敏感的先锋,是拉开中国85美术新潮的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城池,它的气质吻合于当年追寻精神的文化氛围,那些年轻激情的艺术家们率先冲进了这片无人的广阔原野。而今日这个城市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中已悄然边缘化了,然而,这城市的气息依然渗透着的人性的真实、良知、忍耐和坚持,这些都是人的精神的优秀品质,是这个城市的最好遗产,来自这城市悲情的历史,也来自它的曾经的抵抗与血性,它的真实严肃的人的存在及超越世俗的文化理念同主流的犬儒主义、搞笑玩世和策略的北方艺术是如此不同,当这种玩世的气息在国内外商业、洗钱等各有目的资本的挟持下在北京腾空而起,遮盖住了这时代人性求真的声音,不难想象这悲情城市的人格所追寻的真诚严肃的艺术只能是愈来愈边缘化了。这是个没有价值观的混乱时代,展现的是如何卑鄙的获取名利,人的生存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却可以不再需要......艺术家是这个世界良知的最后的堡垒,当艺术家也彻底堕落之时,这个世界就全归于尔虞我诈的流氓众生了。这是多么不正常和可怕的景象,真正的艺术家也许只能在这个实用、卑鄙交易、充满世俗情怀的社会中艰难的活着,即使这样,艺术家也会发出来自人类良知和尊严的现实质问,洞穿和批判这个现实,揭开社会表层之下真实的人的精神现状,如同在我的艺术中真实的呈现出我伤痕累累流血的灵魂----在这个坏败的社会现场中艺术家身上仍保留着的人性的典型的良好品质,他的灵魂抗争和受伤必将反衬出这个社会恶劣的人性偏离状况,引起这社会最后的良知的关注,最终改变这个社会。这是真正艺术家必须的道路,尽管那是条由孤独贫困忧伤相伴的不归之路......
1990
1990
回望这已逝去的年代,当年生命中那些你开始迷恋和还未知的迷恋的东西,艺术中你想倾泻而出的情感,在你血液里早已流动着这方水土的基因,它在静静地等待激发。上世纪83年夏,青春年少的我带着懵懂的激情和对人生的未知的渴望,在这悲情的伤城开始了我的艺术梦想。当年这城市颓衰的外貌现在仍记忆犹存,也记得更早曾长发飘飘的岁月,无目的骑着自行车与朋友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从那些当年还存在的平房老宅前缓缓地移过,有时一路还唱着歌,那个内心忧郁孤独却此时亢奋青年的精瘦的身影,随意的穿着,梧桐树下透着太阳的光斑无意的撒过他的长发、脸庞和身体,那闪过的光斑带着它的温度随着当年的自行车一起渐渐远去,现在我已感觉不到那个曾落在我身上的阳光的温度,光晕愈来愈白,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回光返照......那两年,也常在夏日傍晚的时分骑上车花上至少半个时辰穿城而过,贴着东郊外的明城墙边,穿过明孝陵再直到紫金山中的那个紫霞湖去游泳,那时到那游泳的人却不多,水面倒映着山峦清澄凉爽,而这一方水土散发出的悠远而阴沉的历史感却时时包围着你。东郊是当年去的最多的地方,那儿从路过明故宫开始有中山门的明城墙,墙边的前湖、琵琶湖,前面的明孝陵,灵谷寺、中山陵,这些古迹名胜停留在年代久远的山林植被中。那几年朋友们一起画风景写生、谈论朦胧诗歌单纯而专注,都常在那带度过,有几个春夏秋冬。那儿阴气很重,从那些历史名字的字眼里和古老的城砖中飘出,环抱住我们的灵魂......
1995
1985年我参加了《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1986年《晒太阳》露天艺术活动我做了当时引起不小轰动的布幕作品《太阳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1987年《晒太阳》露天艺术活动我拿来一批作品,第一次做了我的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个展。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精神那么贴切南京这既有反抗者的血性又严肃悲情的城市气息,同我血液中的基因产生共振,南京其实正是一个能出中国式表现主义精神艺术的城池,这种精神的艺术也不是哪个民族的专利,它的激情表达方式带有本质的普遍性和世界性,和人的苦难存在密切相连,每个民族都可以延伸转换成本土的东西。经过早年的误读、自我的探索、经验的清空,观念的进入,这么多年来我想它已形成了一个真正自己的东西了,和我的生命和我居住的伤城密不可分。1989年7月1号那么紧张的社会气氛下我们的表现主义绘画的五人联展仍散射出它的影响,参观着众多。这之后又过去了二十年,经过这二十年的探索和展示,艺术中语言观念的推进,媒介方式的多样化,都未曾失去我的艺术与那最本真的悲情严肃的真实灵魂的相互映衬。艺术中的确藏有骨子里更深的终极的东西,有你的生命意志所渴求的那份终极的安慰,是你在这个世界灵魂的载体,虽然人的躯体会逝去,而艺术中散射的人的精神尊严将会留存久远......
2004
2008
现在来看,南京---这伤城对于我的确是那么的重要,它真正是与我的生命密码密切相连着的,我的艺术已与它一起穿越近三十年的世事变故,有人上了天,有人下了地狱,而那属于我的愤怒之后的灵魂伤口却和这伤城一样从未曾弥合过,它的血还会一如既往的静静流淌,流淌在这混沌糜烂的世界里;流淌过那些沉默静修的山林;也流淌过那短暂飘过的纯真清澈的眼神,直到流尽最后一滴......
2010.4.8 《华人艺术》
刘绍隽
南京对于我真有那么的重要吗?这城市的空中真对我飘荡着那种相互勾魂而相互安抚的凝视吗?我总难离开这儿,短期的云游之后会回到这巢穴,是什么磁力吸引着我愿意松弛地躺在这满是伤害的床榻,使身体伤口的血混同这床榻伤痕的血一起缓慢地往下流淌?静静地流过满大地的梧桐枯叶;流过这枯叶覆盖下的匍匐了两千多年未曾散去的各朝冤魂;流过那些痛苦而无助、哀怨而仇恨的现实目光;也流过满大街的行尸和他们正在的疯狂而短暂泄欲的欢乐---之后在夜色之中静静地流向这城市污秽的下水道中,这注定黑暗而忧伤的人生,最终将被这社会消费过的排泄污秽冲向虚无与死地......

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这城市又散发着怎样独特的气息?历史的记载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十个朝代在此建都,三国时期有吴,东晋与南朝有宋、齐、梁、陈,此后有南唐,明朝,到太平天国有天京,最后有中华民国。这些短命的朝代的历史更替,也因这个城市不愿被奴役的人民的血性的反抗,使这个城池历经了多次的屠城,这儿成了中国历史上名符其实的悲情城市,伤痕累累,深入骨髓。只是,今天看那些在此建都的王朝,它们大多又是华夏民族危亡之际的朝代,它们成了汉人历史上最具反抗外族侵略意识的王朝,象五胡乱华时期,江东子弟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拯救了华夏民族的灭亡;蒙古灭了宋,朱元璋率领一群江淮子弟赶走了蒙元;满清灭亡了大明,太平天国天京悲壮的抗清,但最后终被建都南京的中华民国所推翻,南京其实成了华夏人的首都。历史上的这座城池承载了太多的救亡图存、复兴华夏的责任和使命,有过太多血与火的考验了。所以,南京同时也是个因反抗而具血性的城市。它的悲情,它的骨子里流着的汉人的血性千年以来已融入到这儿的人民身体的基因之中,浇灌着这片土地的日月升息,延绵千年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和立场。我生于这片土地,我的身体流过这基因的血,我的艺术也深深地烙上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印记----抵抗、血性、存在、真实、悲情......岁月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即使衰老使我们的精神慢慢趋向于虚无,而那骨子里的血色印记终究是难以被磨灭的......

在这个城市中我生活了快三十年了,光阴雕塑着那些曾拥有过的往事,凝固着那些爱欲激情与黑暗中绝望的生命瞬间。上天曾把激情赋予了那个年少单薄的身躯,并在他的身躯中发酵着强力地生命意志,感受着生存的苦难。在那个时代醒来的早晨,从西方终于开进来了----那辆满载着人文主义精神的车,把我们带上了追寻自由精神、彻底解放深度自我的不归之路。那年有一种强烈的启蒙状态的渴望,那些西方人发明的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恰如其分的对应着当年我们内在的焦躁与不安,青春欲望的宣泄,内心深处情感的尖叫,对压在身上的极权社会意识形态的愤怒以及自由民主的梦想,形成着现实与理想的极度反差,批判言说的意志难以抑制的冲决而出。尽管当年我们瘦弱,的确贫穷可我们精神奕奕,目光灼烧着激情,真实而纯粹。一切都可以在无条件中行动,去创造一切言说表达的可能。那个年代的确留下了一代人的生命的崇高与辉煌,无可替代的理想主义与纯净......


南京是那个时代敏感的先锋,是拉开中国85美术新潮的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城池,它的气质吻合于当年追寻精神的文化氛围,那些年轻激情的艺术家们率先冲进了这片无人的广阔原野。而今日这个城市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中已悄然边缘化了,然而,这城市的气息依然渗透着的人性的真实、良知、忍耐和坚持,这些都是人的精神的优秀品质,是这个城市的最好遗产,来自这城市悲情的历史,也来自它的曾经的抵抗与血性,它的真实严肃的人的存在及超越世俗的文化理念同主流的犬儒主义、搞笑玩世和策略的北方艺术是如此不同,当这种玩世的气息在国内外商业、洗钱等各有目的资本的挟持下在北京腾空而起,遮盖住了这时代人性求真的声音,不难想象这悲情城市的人格所追寻的真诚严肃的艺术只能是愈来愈边缘化了。这是个没有价值观的混乱时代,展现的是如何卑鄙的获取名利,人的生存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却可以不再需要......艺术家是这个世界良知的最后的堡垒,当艺术家也彻底堕落之时,这个世界就全归于尔虞我诈的流氓众生了。这是多么不正常和可怕的景象,真正的艺术家也许只能在这个实用、卑鄙交易、充满世俗情怀的社会中艰难的活着,即使这样,艺术家也会发出来自人类良知和尊严的现实质问,洞穿和批判这个现实,揭开社会表层之下真实的人的精神现状,如同在我的艺术中真实的呈现出我伤痕累累流血的灵魂----在这个坏败的社会现场中艺术家身上仍保留着的人性的典型的良好品质,他的灵魂抗争和受伤必将反衬出这个社会恶劣的人性偏离状况,引起这社会最后的良知的关注,最终改变这个社会。这是真正艺术家必须的道路,尽管那是条由孤独贫困忧伤相伴的不归之路......


回望这已逝去的年代,当年生命中那些你开始迷恋和还未知的迷恋的东西,艺术中你想倾泻而出的情感,在你血液里早已流动着这方水土的基因,它在静静地等待激发。上世纪83年夏,青春年少的我带着懵懂的激情和对人生的未知的渴望,在这悲情的伤城开始了我的艺术梦想。当年这城市颓衰的外貌现在仍记忆犹存,也记得更早曾长发飘飘的岁月,无目的骑着自行车与朋友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从那些当年还存在的平房老宅前缓缓地移过,有时一路还唱着歌,那个内心忧郁孤独却此时亢奋青年的精瘦的身影,随意的穿着,梧桐树下透着太阳的光斑无意的撒过他的长发、脸庞和身体,那闪过的光斑带着它的温度随着当年的自行车一起渐渐远去,现在我已感觉不到那个曾落在我身上的阳光的温度,光晕愈来愈白,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回光返照......那两年,也常在夏日傍晚的时分骑上车花上至少半个时辰穿城而过,贴着东郊外的明城墙边,穿过明孝陵再直到紫金山中的那个紫霞湖去游泳,那时到那游泳的人却不多,水面倒映着山峦清澄凉爽,而这一方水土散发出的悠远而阴沉的历史感却时时包围着你。东郊是当年去的最多的地方,那儿从路过明故宫开始有中山门的明城墙,墙边的前湖、琵琶湖,前面的明孝陵,灵谷寺、中山陵,这些古迹名胜停留在年代久远的山林植被中。那几年朋友们一起画风景写生、谈论朦胧诗歌单纯而专注,都常在那带度过,有几个春夏秋冬。那儿阴气很重,从那些历史名字的字眼里和古老的城砖中飘出,环抱住我们的灵魂......

1985年我参加了《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1986年《晒太阳》露天艺术活动我做了当时引起不小轰动的布幕作品《太阳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1987年《晒太阳》露天艺术活动我拿来一批作品,第一次做了我的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个展。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精神那么贴切南京这既有反抗者的血性又严肃悲情的城市气息,同我血液中的基因产生共振,南京其实正是一个能出中国式表现主义精神艺术的城池,这种精神的艺术也不是哪个民族的专利,它的激情表达方式带有本质的普遍性和世界性,和人的苦难存在密切相连,每个民族都可以延伸转换成本土的东西。经过早年的误读、自我的探索、经验的清空,观念的进入,这么多年来我想它已形成了一个真正自己的东西了,和我的生命和我居住的伤城密不可分。1989年7月1号那么紧张的社会气氛下我们的表现主义绘画的五人联展仍散射出它的影响,参观着众多。这之后又过去了二十年,经过这二十年的探索和展示,艺术中语言观念的推进,媒介方式的多样化,都未曾失去我的艺术与那最本真的悲情严肃的真实灵魂的相互映衬。艺术中的确藏有骨子里更深的终极的东西,有你的生命意志所渴求的那份终极的安慰,是你在这个世界灵魂的载体,虽然人的躯体会逝去,而艺术中散射的人的精神尊严将会留存久远......


现在来看,南京---这伤城对于我的确是那么的重要,它真正是与我的生命密码密切相连着的,我的艺术已与它一起穿越近三十年的世事变故,有人上了天,有人下了地狱,而那属于我的愤怒之后的灵魂伤口却和这伤城一样从未曾弥合过,它的血还会一如既往的静静流淌,流淌在这混沌糜烂的世界里;流淌过那些沉默静修的山林;也流淌过那短暂飘过的纯真清澈的眼神,直到流尽最后一滴......
2010.4.8 《华人艺术》
刘绍隽是个好个案,很值得关注!


题目改成“抵抗之城——我的南京我的艺术”是否更明确些?
顶老刘!
问:完善小我的艺术是小乘 成就大我的艺术是大乘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
答:我就是苦
答:我就是苦
[quote]引用第6楼guest于2010-5-10 12:23:05发表的:
问:完善小我的艺术是小乘 成就大我的艺术是大乘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
答:我就是苦...[/quote]
烂比去润发了人家了
整死这个烂比 自己解放自己 等她来润发 永远没机会了
7楼8楼的黑又亮你跑我帖子下面胡言乱语什么?你是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