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车祸现场现场
发起人:guesτ  回复数:2   浏览数:3303   最后更新:2006/08/08 07:50:36 by
[楼主] kavkalu 2006-07-25 07:53:02
――――从韩妤齐策划的一次中法艺术交流说起
题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公元2005年7月16日,农历乙酉年,癸未月,辛丑日。黄历有曰:宜: 破屋 坏垣;忌: 嫁娶 安葬。
上海正是酷热,听闻莫干山50号里将举办由韩妤齐策划的一场中法文化交流演出:中国昆曲Vs法国哑剧。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关注者,我必然感兴趣于这样的交流。
昆曲上演的几个片断分别是《钟馗嫁妹》、《挡马》、《牡丹亭》,从戏码而言,武戏至上,图个动静,然终离戏曲之唱念做打之唱远矣,有朋友说这叫接近观众,我大不以为然,想东瀛之雅乐和能剧都是国家扶持,如果让他们走向市场必然同样也没有活路,文化和艺术是一种传承,它的将来来自于今日的人们对待祖宗遗产的态度,倘若一味迎合世人之谬想让它成为奇技淫巧的玩意和视觉排场,那是不会有真正的复苏和振兴的。
同日,法国哑剧艺术家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t)演出的是一些和普通人生活有关的哑剧小品,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此并无多大兴趣,我只是觉得奇怪昆剧之 “雅”和市井哑剧之间绞和在一起的意义所在,但我明白已经式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在上海“五色目盲”的当下语境里已经文化暴发户,“改良”其实正在谋杀戏曲本身的意境和程式,成为某种不伦不类的杂碎。想当年沪上海派京戏的机关布景和赤膊上阵今朝在戏迷里传唱的还有多少?对待戏曲的态度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已经给出答案,关师父责打小石头的一幕想必大家不会忘记,倘若戏曲只是成为时尚的点缀,那么似乎拒绝才是一种勇气,当下坊间沸沸扬扬谈论着的常香玉收回艺名的事情正是一种注解。
然而同样源于古代的表演形式却从中法艺术工作者的不同演绎和姿态倒是可以看出他们的未来。
简而言之没有交流的演出注定是没落和无趣的,欣赏和被欣赏只有相映成趣才是乐趣,倘若是南辕北辙的没有对应,那台上唱的没有无趣,台下也必然暗哑,看当天的上昆“演出”观众连何时喝彩都不清楚,只是将对杂技型的表演技巧喷火和椅子功喝彩,长此以往,作为“雅”的代表昆曲必将成为杂耍式的把戏,这不是正道,这也最终毁了昆曲艺术本身,必死无疑。
上昆的演员一通杂耍般的武打和蜻蜓点水的演唱,唱罢收拾家伙就走,和现场观众没有任何交代,就算一起走穴也应该最后一道谢幕吧,这是对观众的交代,想必上昆只是把它当成了财主的堂会,只为钱谋,然就像昨夜我对一网友所道:给这些演职员的劳务费还不及商人在夜总会里小姐的小费。作为演员大抵都明白观众是自家的衣食父母,倘若没有观众那么艺术必然恒亡。
观众不是自动形成的,观众是靠艺人的技艺和真诚换来的,就像常香玉老人对观众的亲和,这是一种姿态,这决定了受众的多寡。
许多人都认为戏曲的今日不景气是时代形成的,然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自身的放弃,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观众,就像欧洲歌剧其实和时代已经有着隔阂,但为何它依旧经久不衰,其真正原因是欧洲的人文品味和对文化的保护和支撑造就的。
一流的戏曲才会才会有一流的观众,倘若昆曲还是以武行获得一些虚幻的掌声,那么它的最终命运是练摊的把戏,只是玩意,不是文化。
而法国艺术家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t)和观众的互动打动了我,特别是他应观众要求对《挡马》的模仿,他的可贵在于不是简单化的模仿而是加进了自己对中国戏曲的理解和阐释,这样的艺术家值得尊敬。
Philippe Bizot最后在童声合唱的音乐里串联了他所有的哑剧细节,在他涂满白色油彩的脸上你依然看得到他对人类社会的焦虑和希望,这些形体动作超越了语言打动了我,艺术需要互动,需要和观众交心,这是艺术可以传承的必要基点。普及艺术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一种心态,面之所向,行之所达谓之道,只有目标的正确,才能有行者可能的正确。
锣鼓已歇,灯光已暗,莫干山路永乐宫空间一场错位的演出留给我们的思索不止这些。
莫干山路一如既往地各说各的零散,院外的世事仿佛和这里无关,时常听到莫干山里许多人在抱怨,抱怨之后却仍然是不着实处的空谈。正如鲁迅在《出关》一文里对空谈家的描绘,中国缺乏的就是一种实干精神,大量的时间被消耗到权术和利益里,持之以恒而有见地者少矣!
作为艺术家他更大的责任在于让自己的作品说话,作为演员是让艺术在你手上传承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变调,而艺术评论者的存在应该是社会的良心,讲真话是一道衡量的底线。
从莫干山路出来,苍穹下一轮半月俯视大地,院墙之外一些拾荒的老老少少席地而坐,悠然自得;莫干山路静了,午夜
谁还有着理想的梦境和对艺术的执着?!

【历史】
1900年7月17日俄军尽屠江东六十四屯居民
1903年7月17日美国画家惠斯勒在伦敦逝世
1912年7月17日巴尔干各国混战
1917年7月17日俄国七月流血事件发生)
1926年7月17日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逝世
1935年7月17日聂耳溺水逝世
1993年7月17日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去世

【事件】
昨晚回来路上和工作室的子涵谈介入的命题,决定20050813在莫干山路50号做一个系列行为《拒绝还是认同:亚洲不再战》
方案讨论中
回家路上看到上海著名的红房子西菜社已经面目全非,丑陋不肯,不仅想到金锋说到的德国对于城市人文景观的保护
文化不是中非皇帝加冕时为了掩人耳目竖起的巨大广告牌
文化在于你城市的人文气息和你的人民脸上的真实气质
这是糊弄不住的

【行为 813莫干山路50号】
壹零柒艺术实验工作室决定20050813在莫干山路50号做一个系列行为《拒绝还是认同:亚洲不再战》,呼吁当代艺术家关注和平和亚洲未来

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14时48分 写于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忌日


壹零柒艺术实验工作室策略总监 卡夫卡·陆(KavkaLu)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email]kavkalu1967@126.com


壹零柒艺术实验工作室 107Art Studio
[url]http://www.107art.com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