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上的绘画 Nick Gentry的人像作品
露丝•克丽格曼(Ruth Kligman)是美国抽象派画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似乎认识艺术界里的每一个人,也出现在圈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她是1956年那场著名的杀死了波洛克(Jackson Pollok)的车祸里的唯一幸存者,也是波洛克当时的情人。克丽格曼生前居住在曼哈顿,她上个星期一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Calvary医院去世,享年80岁。她的死讯是由她的一个朋友,也是艺术家,乔纳森•克莱默(Jonathan Cramer)向外宣告的。
在那年的车祸发生在一个八月的夜晚,克丽格曼坐在一辆奥斯莫比88车的前排。在靠近纽约州的斯普林斯(Springs)的时候,喝了一天酒的波洛克驾驶时把车撞向了路边,汽车整个翻转过来,波洛克自己由此丧生,克丽格曼的一个年轻的朋友,Edith Metzger也死去,她受了重伤。

(1993年的克丽格曼)
克丽格曼日后在她1974年出版的《恋爱关系:纪念杰克逊•波洛克》(Love Affair: A Memoir of Jackson Pollock)中写道:“Edith尖叫着:‘停车!让我出去!’但他(波洛克)把油门踩到了底,疯狂地加速。”这本书里写了她与波洛克混乱的关系,她在车祸前几个月才刚刚在格林威治认识他,并开始交往。
虽然说是这件事使露丝•克丽格曼被正式写入美国二战后的艺术史,但是这之后,她使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页面上持续出现。与其说是靠她自己的画作,还不如说是因为她是数量可观的美国艺术家们的缪斯、爱人、以及朋友。
著名摄影师Irving Penn和Robert Mapplethorpe曾为她拍摄肖像照;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曾为他一幅1957年的画命名为《露丝的叫好》(Ruth’s Zowie),他们当时正在恋爱,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第一次看见这幅画发出的“Zowie”叫好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他的日记里面几次提到她,她也曾写道好几年里他们两个“对彼此有强烈好感”;她和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关系很好,她还曾向他求婚;弗朗兹•克莱因(Franz Kline)以前在14街上的工作室,成了她的家,并且她在那里继续作画,直到去世。
露丝•克丽格曼1930年11月25日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她说自从她7岁读了贝多芬的传记后,她一直渴望过艺术家的生活。她在1958年搬到纽约,就读于社会研究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艺术生联盟,以及纽约大学,并正式开始她的绘画生涯。
26岁时,她在一个小画廊作助理时遇见44岁的波洛克,但是他正和他的妻子Lee Krasner逐渐疏远,终日沉迷于酒精之中。克丽格曼写道,他看起来“悲伤、而且筋疲力尽,他的身体似乎都无法支撑住自己。”
而在德库宁的传记《德库宁:美国大师》中,作者Mark Stevens和Annalyn Swan是这样描写克丽格曼的:她有着像伊丽莎白•泰勒等好莱坞明星般虽然有点土,但非常性感的身材。(在2000年的电影《波洛克》中,克丽格曼由珍妮弗•康奈莉扮演。当时克丽格曼本人起诉这部电影使用她回忆录的时候侵犯了她的版权。)
波洛克死后,克丽格曼与德库宁的关系持续了几年,她和他一起去了古巴、意大利和巴黎,无视艺术圈对他们两个交往的批评,Stevens和Swan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库宁那个时候仍在暗暗地与波洛克较劲,尽管后者当时已经去世。
克丽格曼说,德库宁曾称她为他的“海绵”,因为她问了他好多问题,就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吸收了纽约画派的信息。尽管如此,她自己的画作只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吸收了她的抽象表现主义导师们的精华,她一生都在试图展示她自己的作品。
她后来和西班牙画家Carlos Sansegundo结婚了几年,一起住在地中海的伊比沙岛和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但是她生活和关注的中心还是留在在纽约的艺术圈。她生前没有后代,目前也没有任何遗产继承人的信息。
克丽格曼写道:“我的格言是‘艺术是我的人生。’”在一次采访中,她表示,相对于很多人,她更了解这种人生的辛苦之处。她回忆道,有一次她在雪松酒吧(Cedar bar)里偶遇克莱因并告诉他她刚刚完成了一幅她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克莱因对她说:“外人觉得我们很轻松,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每天都像从12层楼跳下去一样艰辛。”
作者:Randy Kennedy
来源:http://www.nytimes.com/2010/03/06/arts/design/06kligman.html
翻译:daftvenus
在那年的车祸发生在一个八月的夜晚,克丽格曼坐在一辆奥斯莫比88车的前排。在靠近纽约州的斯普林斯(Springs)的时候,喝了一天酒的波洛克驾驶时把车撞向了路边,汽车整个翻转过来,波洛克自己由此丧生,克丽格曼的一个年轻的朋友,Edith Metzger也死去,她受了重伤。

(1993年的克丽格曼)
克丽格曼日后在她1974年出版的《恋爱关系:纪念杰克逊•波洛克》(Love Affair: A Memoir of Jackson Pollock)中写道:“Edith尖叫着:‘停车!让我出去!’但他(波洛克)把油门踩到了底,疯狂地加速。”这本书里写了她与波洛克混乱的关系,她在车祸前几个月才刚刚在格林威治认识他,并开始交往。
虽然说是这件事使露丝•克丽格曼被正式写入美国二战后的艺术史,但是这之后,她使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页面上持续出现。与其说是靠她自己的画作,还不如说是因为她是数量可观的美国艺术家们的缪斯、爱人、以及朋友。
著名摄影师Irving Penn和Robert Mapplethorpe曾为她拍摄肖像照;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曾为他一幅1957年的画命名为《露丝的叫好》(Ruth’s Zowie),他们当时正在恋爱,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第一次看见这幅画发出的“Zowie”叫好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他的日记里面几次提到她,她也曾写道好几年里他们两个“对彼此有强烈好感”;她和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关系很好,她还曾向他求婚;弗朗兹•克莱因(Franz Kline)以前在14街上的工作室,成了她的家,并且她在那里继续作画,直到去世。
露丝•克丽格曼1930年11月25日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她说自从她7岁读了贝多芬的传记后,她一直渴望过艺术家的生活。她在1958年搬到纽约,就读于社会研究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艺术生联盟,以及纽约大学,并正式开始她的绘画生涯。
26岁时,她在一个小画廊作助理时遇见44岁的波洛克,但是他正和他的妻子Lee Krasner逐渐疏远,终日沉迷于酒精之中。克丽格曼写道,他看起来“悲伤、而且筋疲力尽,他的身体似乎都无法支撑住自己。”
而在德库宁的传记《德库宁:美国大师》中,作者Mark Stevens和Annalyn Swan是这样描写克丽格曼的:她有着像伊丽莎白•泰勒等好莱坞明星般虽然有点土,但非常性感的身材。(在2000年的电影《波洛克》中,克丽格曼由珍妮弗•康奈莉扮演。当时克丽格曼本人起诉这部电影使用她回忆录的时候侵犯了她的版权。)
波洛克死后,克丽格曼与德库宁的关系持续了几年,她和他一起去了古巴、意大利和巴黎,无视艺术圈对他们两个交往的批评,Stevens和Swan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库宁那个时候仍在暗暗地与波洛克较劲,尽管后者当时已经去世。
克丽格曼说,德库宁曾称她为他的“海绵”,因为她问了他好多问题,就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吸收了纽约画派的信息。尽管如此,她自己的画作只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吸收了她的抽象表现主义导师们的精华,她一生都在试图展示她自己的作品。
她后来和西班牙画家Carlos Sansegundo结婚了几年,一起住在地中海的伊比沙岛和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但是她生活和关注的中心还是留在在纽约的艺术圈。她生前没有后代,目前也没有任何遗产继承人的信息。
克丽格曼写道:“我的格言是‘艺术是我的人生。’”在一次采访中,她表示,相对于很多人,她更了解这种人生的辛苦之处。她回忆道,有一次她在雪松酒吧(Cedar bar)里偶遇克莱因并告诉他她刚刚完成了一幅她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克莱因对她说:“外人觉得我们很轻松,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每天都像从12层楼跳下去一样艰辛。”
作者:Randy Kennedy
来源:http://www.nytimes.com/2010/03/06/arts/design/06kligman.html
翻译:daftvenus
zhanghanlu@hotmail.com
What a life!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还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