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我的文章发布之后,我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对方出来对事实真相做出具体澄清,而是全面展开了对其先前大肆散布的诽谤证据的销毁,以及对我澄清事实的那篇文章的围堵封杀,施展“淫威”,并以荒谬无知的语言对刊登我文章的媒体责任人进行要挟。当然,这些可耻行径最终被朋友们当作无聊的笑柄又反馈到我这里来了。在做完上述急不可待自以为是的封锁事业以后,房圣易终于还是慌张间写了一篇貌似回应的狡辩文字。2009年11月12日16:59分,我收到其发布在深圳文艺网的“房圣易的回应”的文章链接,如果你能选择面对,我将很欣慰,但是通篇看完后,除了其一改那虚妄炒作的新贵名流嘴脸而貌似突然间可怜巴巴起来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妮子之外,对事实的供认却统统闪烁其词,避重就轻,大打迷踪拳。同时再次耍出其惯用的伎俩,杜撰服务于其功能动机的“新历史”,还不忘为其虚妄的“业绩”做伪劣的宣传,继续篡改事实真相。我在其文字中,除了机心与狡辩及胡编乱造对本人进行的情绪化诋毁,通篇没有看到一例明证和实据。遂决定补写此文,过去我一时走眼把你当成了工作中的“搭档”来礼遇,现在我来帮我自己认清你的真实面目,同时也再次用确凿的事实证据来彻底帮你清洗那污浊不堪的嘴脸,让你那蒙了猪油的阴暗灵魂无处遁形。
看图说话,荒谬滑稽的封杀与威胁
请大家先看下面这张图片(图1,原文截屏),这是反攻倒算者在与某网站某编辑(原谅我在这篇文章中已经不能再提及真实的名字)关于《当代艺术》杂志创办者的对话中针对本人肆无忌惮的中伤和颠倒黑白的诽谤。极其无耻宣扬本人是因为“在背后搞小动作,被他们开除的,开除了还死活赖着不肯走,最后试图解散杂志,让大家都失业……”,公然在白天说瞎话,你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通篇文字已经在阴暗小人们恼羞成怒的要挟下在那家网站被销毁了,我理解网站经营者的做法,毕竟现在是商业社会,少得罪别人总是好的。
(图1,截屏)当然我明白,鼠辈们现在也发现了,一旦我认真计较起来,再这么肆无忌惮地诋毁是没有市场的,因为世上从来没有听说过员工可以开除老板的道理,所以他们选择了销毁,制造自己所需要的“事实”。请大家再看一张图片(图2),是我当时与虹湾公司签署的一纸协议,内容是这样的,兹有北京卓尔风尚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因股东对公司《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分歧,即日起公司一切工作暂停,时间是2008年12月17日。这就是上面所攻击我的所谓解散杂志的诱因。如果还觉得不充分,我可以继续张贴出相关股权合作证明给大家看。
(图2,《当代艺术》未来发展方向分歧,公司暂停公告)
下面这一段对话记录,是深圳文艺网负责人杜应红发给我的:
当代艺术王励 16:15:56你们知道你们跟他合作最后后果是什么吗 当代艺术王励 16:16:09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而且我们是有实力的 跟他合作得罪了我们值得吗 深圳文艺总网 16:16:15 我就是问什么不是事实嘛 深圳文艺总网 16:22:12 我希望看到真实,不看评价 当代艺术王励 16:28:09 有新闻炒作当然好 当代艺术王励 16:28:16 但是要分情况 当代艺术王励 16:28:47 前天国家刚刚颁布了惩治网上诽谤他人的条例,相信你看到了吧 深圳文艺总网 16:29:08 你发表了这么多自己的个人意见,可是没有说具体任何事实和数据 当代艺术王励 16:29:15 需要的话就跟用法律吧 当代艺术王励 16:29:37 我们都不参与这些评价 深圳文艺总网 16:29:40 哪句话是诽谤?不是事实,而事实是什么 ……(在杜应红一再的追问下,事实是什么?对方没有了下文。)我要告诉这位当代艺术王励一句古人的话:“满招损,欠受益。”你如果真能明白其中的要旨,将对你未来的人生起到莫大的益处。另外,我帮你介绍认识一下你所威胁过的这个人,深圳艺术圈的牛人——杜应红,其人横高竖大,重道好义,善斗好武,曾因为打抱不平,犯伤害罪入狱6年。面对这样一位媒体人和艺术人,你觉得你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威胁性言辞管用吗?
当代艺术王励 16:13:35 他从我们杂志社走的时候还拿走了一辆尼桑的车这个他怎么不说呢 深圳文艺总网 16:13:43 你是最早和他们一起工作的吗?当代艺术王励 16:13:57 我们没有亏待他,相反倒是不停的侮辱我们 我们的宽容变成了从容 当代艺术王励 16:13:59 纵容 深圳文艺总网 16:14:01 好 当代艺术王励 16:14:16 我不是最早的 当代艺术王励 16:14:24 最早的是房老师……
(图3,股权转让协议核心部分)继续看图片(图3),我在上篇文字中通过两处已经写的很清楚,第一处,2009年元旦前后,当我本着最大的包容和忍让的善意立场,以近乎象征性的补偿无奈转让了所持公司全部股权给控股方虹湾公司。另一处,2009年1月:我以不到本人所占公司股权价值1/4的经济补偿(实物及现金)转让所持全部股份给虹湾公司。(有协议可为凭证),如果有些文盲连这也看不明白的话,那我已经将股权转让协议的图片也贴在了上面,会更清楚。
再证房圣易,让你阴暗的灵魂无处遁形
下面是我对于房圣易闪烁其词,避重就轻,迷踪拳式回应背后真相的逐条实证。各位看官且请耐下心来,慢慢欣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如果再加上曾子的两句,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
房圣易:从大学毕业说起吧,那是我走入这个社会的开始。艺术院校毕业后我暂时留在了学院附中为高考的美术生辅导素描课,偶尔也会为成人学院辅导一些专升本的课程。
解读与实证:在房圣易的履历中,有这样一条,2001~2002:中学美术教师。在其博客中也说“从我大学毕业开始,当过教师,我团队的员工都愿意叫我房老师,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叫老师,但我曾经确实是老师。”那么既然是堂堂正正人民“教师”,为什么在这里闪烁其词,成为了“暂时留在”,“为高考的美术生辅导素描课”,“偶尔……辅导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外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学过美术的人应该再明白不过是个什么意思。就是没有正式教师身份,帮高考培训班和自办学的成人班代代课,赚点代课费呗。如果这叫“教师”,也算吧,那我可就厉害了,上大学前最后一年就开始给中学高考培训班代课了,且连续三年,按照你的逻辑应该算资深“教师”了。哦,今年我还帮一个朋友确立选题并辅导过博士论文,那我是不是可以在履历中加入一条,曾做过博士生导师呢?可是我从来也没敢向别人宣传过自己的“教师”和“博导”经历,因为在正常的逻辑看来这显然是要让人家取笑的。
房圣易:(鲁星画院)除了进行招生工作之外也辅导美术高考生,小学生兴趣学习等等,由于山东的书画买卖非常兴盛,在注册的项目范围里我还专门加上了书画古玩销售,这样的业务也是为了多一点收入,当然也让自己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解读与实证:虽然依旧闪烁其辞,也算有所长进,比起径自宣传的“2005~2007:创办鲁星画院,从事当代书画以及近代文玩的鉴定、收藏、销售”的履历,终于还是把主要业务被迫交代出来了。但是我所纳闷的是“在注册的项目范围里我还专门加上了……”一句,很难理解,也不知道你最终究竟从事了没有,另外为什么又将“近代文玩的鉴定、收藏”的业务在这段迷踪文字中抹消了呢?
房圣易:以前在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我们曾经见过一面,并且在他的小网站上我们还一起搞过一个“纸老虎艺术奖”,我们曾经谈到过要办一本艺术杂志,现在他说拉到了投资,那我说我来做执行主编吧,后来我的名字印在了杂志上,前面写着“执行主编”。
解读与实证:具体是在2007年4月,房圣易通过我所创办的“当代艺术网”与我初接触。一个月后,5月初此人从山东跑来见我,我好心将其安排在我的好兄弟望绍康处留宿,此人回山东后,尚曾专门画个小图画表示对绍康留宿的感谢(送给“望绍康”的插图,链接为证:http://hi.baidu.com/fang100/blog/item/cf998c3869fac8c3d4622500.html)。
创办艺术杂志的想法在我2006年创办艺术网站的时候便有设想,2007年6月在同赴杭州参加画廊巡回展期间,我与嘉维画廊老板任和生先生确认合作意向,回京后便开始具体落实协商合作相关事宜。并于2007年8月末最终签立合作协议。2007年9月间,我陆续邀集艺术批评界10位前辈及师友出任杂志顾问,业内同好5人出任杂志编委,宜昌批评家徐旭老师出力尤多,我在江南大学设计系教书的挚交好友李玉波君为新杂志设计完成形象识别系统,上文提到留宿过房圣易的我兄弟望绍康为杂志担任业余的摄影工作,并精彩呈现了杂志主刊与年轻一代专刊视觉封面……众多朋友的帮助促成了这本小杂志的诞生。2007年10月,杂志开始进入运营。在我筹备杂志期间,房圣易在山东屡次联系我,恳切表示要来北京帮我做杂志,遂于10月份来到北京并寄居在我家中。除了我与我夫人之外,初期陆续进入的其他员工另外分别有美编武婷,编辑高飞,后房圣易离开后相继加入编辑马勖与我的师弟李东陆,同窗好友张文昶的逆光摄影工作室提供了专业的摄影支持。房圣易在参与编辑了一期半杂志以后回山东去了,即便如此,在其后出刊的杂志中,我出于善意的考虑,依旧将其名字加入到了杂志编委的名单里。(见下图4,5)
(图5,封面及版权页)房圣易:我去看望了他们夫妇俩,他们请我吃了饭,这让我很不忍心,他们两个人都农村出身,生活很节俭,寄居在他们家的时候,他们是从来不买肉的,但我很怀念和他们同吃同住的日子,他们有农民身上的质朴与善良,也有小农式的狡诈与机心。
解读与实证:谢谢你的不忍心,你当时应该付诸行动,请我吃饭,可惜你没有。当然也感谢你这位一边巧言令色、胁肩谄笑,一边标榜奢侈、高端的新贵名流对我的不吝恭维,其实我已经看出来你写这段话的机心在哪里?自以为的精明却更暴露了你人格的低贱。我是一个推崇道家朴素的自然主义的人,生活中认识我时间长的朋友都知道,我唯一用过的一个网名叫“平实的农民”。农民身上的质朴与善良我永远不会丢弃,那是我立身的根本。出于农民的质朴,纵然自己生活很节俭,招待客人还是讲究慷慨好义的,由于你的到来我们夫妇热情将当时居住的朝阳京通新城两居室房屋腾出一居招待你居住;我们是从来不买肉的,因为你的到来,我们夫妇热情在小区东门外的阿达西餐厅招待你月余。另外你弄错了,我岳父是北京赴西北的知青,先后在中牧山丹兰后马场管理局担任矿业公司董事长和中学校长,现在退休后被酒泉钢铁集团聘任顾问。虽然历史上称为“下乡”,但是在按照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给配发的身份证上,全家人均是城市户口,在我们西北那样的小城市也还是被当地人所尊敬的,当然离你这样恬不知耻的新贵和名流那是天壤之别、不能攀比。你犯了选择性记忆混乱综合征,导致外分泌失调,略助纠正。
房圣易:那次他们告诉我又找到新的投资商了,他们把杂志卖给一个集团,我虽然不明白没有合法身份的杂志是怎么卖出去的,但我也觉得这是好事,现在他们用我们一起创办的杂志换来了股份,说话时也有了硬气,他们决定推荐我担任执行主编,由于我和他们不再是合作的关系,那么这家新公司也自然开始考虑给我薪水的问题,于是在我自己参与创办的杂志里,我拿到了别人给的薪水。
解读与实证:这个东西又开始信口雌黄了,我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人说过我把杂志卖给了一个集团这样的话,双方只是以出资方式的不同以合伙人身份共同设立新公司。你这个竖子,还在这里狡辩,我用你和我一起创办的杂志光给我自己换股份,那你是白痴啊。你不是号称也开过公司的吗?你开公司的时候招募来的那些“靠拿效益工资的兼职业务员”有没有厚颜无耻地向你抗议说公司是他们创办的?让你也给他们分一辆低档的国产小轿车?另外我由最早占51%的控股股东,到后来持有全部权益,却在这次融资行为中变成了只占30%的小股东后,说话腰板还能比先前有了硬气?不知道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请问你什么时间和我是合作关系,你的合作者权益怎么体现?难道就是你既不持有任何股份,同时我还不给你发工资吗?以你如此精明,机关算尽,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也真够贱的。另外关于“没有合法身份的杂志”的问题,我后面专门跟你讨论。
关于价值观,我来教你杂志之道
房圣易:就在08年的下半年,由于杂志的经营出现连续的亏损,作为主编和运营总监的他们夫妇俩开始和投资商陆续发生争执……我还是低头做着我该做的工作,每天穿着西服,挤着公交车,去采访,安排杂志主题、栏目的策划,向新来的员工讲授流程,组织校对,去印刷厂盯印刷,出去和客户谈广告……事情很快浮出水面,投资公司在接手之后为了给杂志一个合法的身份付出很多,半年不到已经投入超过200万的资金,而杂志社当时的管理以及商业运营的失败让投资集团无法接受,而对杂志社当时所有的工作中,我负责的部分却得到一致好评。
解读与实证:你这个东西既然号称,杂志的经营出现连续的亏损,并且放出半年不到已经投入超过200万的资金的“竖子一号”卫星,我也很纳闷了,你都低头把“去采访,安排杂志主题、栏目的策划,向新来的员工讲授流程,组织校对,去印刷厂盯印刷,出去和客户谈广告……”所有这些涵盖杂志社运营的全方面工作都包干了,而且得到一致好评。我们夫妇岂不是可以稳坐钓鱼台了嘛,怎么会出现半年不到把“竖子一号”卫星所发射的200万资金打了水瓢的事呢?岂不是自相矛盾,扇自己嘴巴子嘛!
另外,虹湾公司总投资200万元人民币设立新公司经营杂志(有工商注册可为凭证),我以网站及杂志等软资产作价60万入股,占30%。如果半年不到就真把“竖子一号”卫星所发射的超过200万的资金打了水漂,各位看官,公司早该清盘倒闭了,我还能说以不到本人所占公司股权价值1/4的经济补偿(实物及现金)转让所持全部股份给虹湾公司吗(有协议可为凭证)。当然,我们可以分析这个东西信口雌黄的动机,此中是有深意的。这个东西最善于的就是随时可以编造自己需要的光辉“新历史”,杜撰服务于其功能动机的“新事实”,这一点我已经深刻领教过,并在文中多次强调。
房圣易:一周之后,投资公司通知我,他们之间已经完成了股权转让协议,他们夫妇已经拿着补偿款离开了,请我回去执掌杂志社的全部工作,待遇面议。我在不知该喜还是该悲的状态下回到了杂志社。想到他们夫妇失业了我很难过,想到他们把我开除的理由就更难过,曾经共居一室,如今已经把我当作他们失业的原因,当作敌人。
解读与实证:竖子,你在我与虹湾公司之间合作过程中做的那些龌龊不见光的勾当,虹湾公司小老板宗昊已经在我撤股前统统对我道出,这个私密工作的开端是你挖尽机心在2008年10月份寻到路径密会乔老板后开始的吧。你很聪明,敏锐地捕捉到了我与虹湾公司在价值上的鸿沟,而这恰恰是你的机会,祝贺你,捕捉到了这个机会。我只是对你总要撒谎的习惯颇不以为然,难道是因为随时随处的谎言让你已经不知道真话该怎么说了吗?我与虹湾公司签署因杂志发展分歧公司暂停协议的时间是2008年12月17日,此时你已经躲在家中数日不敢露面,另外我与虹湾完成股权转让协议是2008年12月30日,你尽在那里鬼话连篇吧。当然,我在虹湾公司尚未与我摊牌时曾给你电话,你慌乱支吾,当然后来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在这一刻我明白今后你已经无法再面对我。你如果真的不知道是在该喜还是该悲的状态下回到了杂志社,还会有后来你上演的寡廉鲜耻、反攻倒算、偷梁换柱的那一出吗?能有我今日的这两篇文章吗?这就是你的最可耻之处,得了便宜还不卖乖。我们夫妇的失业你大可不用难过,在价值观念完全相反的情况下,即便没有你,我们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选择结束。还有,如果用你对金钱的计量方法,我夫妇目前的经济状况至少随便买10辆低档的国产小轿车是够的,不用为我的生活担心,况且对于我这样一个农村出身,生活很节俭的质朴的农民呢。如果你觉得我把你当作了敌人,那是你太小看我了,我这个人心之所至,气定神闲,没有敌人,如果有的话,我只与一切的下作、卑鄙、无耻为敌。
房圣易:感谢现在支持我的投资商,你们给我的优越环境以及信赖使我感到责无旁贷,你们已经看到了我的回报,现在的一切成绩只是个开始,我们要走得更远……
解读与实证:昧着脸使劲宣传吧!对于你的老板,感谢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给了你工作;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回报在哪里?难道是服务于你自我炒作利益诉求下持续近一年的亏损吗?而你这个亏损的成绩却只是一个开始,你打算亏的更多,亏的更远,我怕这老板即便是沃伦•巴菲特也不愿消受。乔总不好受,宗总不好受,杂志发展不理想,就连自场也说不好受。而只有你,都快煮熟了,嘴还硬梆梆的。这不是你的能力问题,毕竟一个单期印刷只有千儿来本,赠阅性质的小杂志,想仅仅依靠铺张浪费的奢侈化包装来假扮大牌杂志的策略是十分不靠谱的,我想,因为这样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带有欺骗性的投机行为,照这样下去,只能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你不要昧着脸跟我说你的印量是单期20000册,我可以帮你算一笔帐,下图(图6)里有2008年印量最大一期的《当代艺术》8月号杂志印刷费用,3000册共75000元,单本的印刷费是:25元,如果印两万册的话,那每期至少需要将近50万左右的印刷成本。况且不是号称越来越奢华了吗?奢侈就意味着金钱上的铺张浪费,这层意思我想你应该明白。依照每期勉强能拿到的区区数万元的艺术家版面收入,如何维持这个谎言而继续投机下去。
(图6,付当代艺术杂志印刷费75000.00)还记得我在2007年杂志创刊号的发刊词“我们影响主流”的文本开篇便举的那个例子吗?“这是一个故事,有人一不小心,将一本杂志从桌上碰落,砸到一只猫,结果猫当场就一命呜呼。因为,这本杂志达到近千页厚,好几磅重。不用说,这是一本“新”传媒杂志。更不用说,“新”传媒重得能够砸死一只猫,后来,由于不能承受之重,它把自己也砸死了。”我本是拿这话引以为戒的,却偏偏由我所创办的这本艺术杂志宿命般走到了这条路上。砸死自己的道理,我想只要能知道媒体这个东西功能性的人都能明白,做为媒体,最大的功能就是传播,比如电视要体现在收视率,杂志要体现在发行量,网站要体现在点击率;收视率高,黄金时段那就要出广告标王,发行量大,封面拉页,自然价值也就不菲。
一本文艺杂志的成功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之创建,二是营销之得力。大白话说就是要生产出拳头产品,然后全面占领市场。对于内容之创建,根本是涉及一本人文杂志的价值立场而言的,因为你现在定位的问题,走到了这个价值的反面,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跟你讨论了,只要你们标榜的中国顶级富豪们能读到,并且愿意读就算好。那我再跟你说营销,对于杂志的营销我的理解就是不断扩大发行,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尤其对于现在依靠广告费而生的杂志来说。做杂志是不能做“限量收藏版”的,传媒需要批量生产,你不能说我用了鳄鱼皮的料子,法兰西原装进口的彩釉,限量做了三本顶级奢侈的杂志,这个杂志就有价值了,那有收藏价值,却没有传播价值和广告投放的价值。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时代》和《纽约客》这样的杂志,我这里正好有几本。以《时代》为例,十分节俭,非常廉价,用最普通的甚至可以视为劣质的纸张,但其发行量动辄数百万册,每年营业额以百亿美元计,在美国杂志广告10强排名中亦是首屈一指,大牌商业广告争相解囊,杂志的大牌不是说你纸张印的很大牌,内容都登的奢侈品就算大牌的,任何事业都需要扎扎实实的东西来做支撑,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的虚妄幻影。
若以我做杂志的独立思路,那就是能便宜的就绝不用贵的,能电子的就绝对不浪费纸张的,能人文的就绝对不消费的,能精神时尚的就绝对不物质奢侈的。这样既传播了思想文艺,也收缩了物质成本,扩大了营销发行,同时还为人类资源的节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介的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只有以最廉价策略覆盖市场,编辑记者们每月的辛勤采编工作才能影响到更多的读者和受众,花钱买广告的客户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否则就只能是自娱自乐的过家家游戏,编辑的稿子给编辑看,客户的广告给客户看。可惜,我这些真知灼见在当时却根本并不入虹湾公司乔老板的法眼。
最后,我们再来说你穷追不舍的“非法杂志”问题,当然如你所说,我创办的时候这个杂志确实是“一本没有刊号并不合法的印刷物”,但是所幸在工本上没有铺张和浪费,有效控制了成本,试刊号推出便实现收支平衡,加上艺术圈里类似的免费赠阅的刊物还有几本,彼此也在努力各寻合法化的出路。包括在我与虹湾公司合作以后,在寻求租赁正式刊号的过程中,我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先后接触和洽谈了来自宁夏某出版单位的某杂志刊物号,以及四川某出版集团旗下一本杂志的刊物号(因为最终均没有达成合作,对方真实信息不方便透露)。当然,你现在所标榜的这个所谓的合法刊物号我也是见识过的,不过我当时对这种花点小钱买个心理安慰的交易不以为然,并没有赞同。
那么我们具体来说说你所振振有词的所谓“合法杂志”问题,不要跟我虚谎瞎扯淡放那个所谓在给杂志一个合法身份上投入超过200万的“竖子一号”卫星了,知道刚去世的钱学森老前辈的教训吗?有时候小小一颗卫星也是可以将人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猜如果你的后台虹湾公司的乔老板看到你的这颗卫星都会帮你脸红的。我给你引个例子吧,来自百度知道(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445237497):“《鉴宝》杂志……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鉴宝》杂志是一本没有刊号的非法期刊。从创刊的第一期至第七期无刊号,第8期套用《投资与理财》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4354/F,第9期至第13期套用《环球工商》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4888/F,第14期至第18期套用《现代经济信息》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23-1056/F。……你参加他们鉴宝联谊会随时有可能收不到他们给你的鉴宝杂志因为鉴宝杂志是非法杂志随时可能被查处 ……谁敢花240定你一年的非法杂志…随时被出版局查处到时候还收不到杂志。”
这段内容里面的某些字眼,你看了一定很眼熟,比如《环球工商》、《投资与理财》、《现代经济信息》什么的,如果实在没有印象也关系不大,你可以将你现在印在杂志封皮角落里的那个理直气壮标榜着带给你合法身份与荣誉感的那个ISSN序号输入到百度搜索栏里面,然后“百度一下”,总有答案会让你眼熟的。正如你所了解的,像这样连正常在黑市上倒手转租都算不上的“万人用”的所谓刊号,万一出事,要合理规避风险是很困难的。你可是放出了一枚超过200万的“竖子一号”卫星的,难道大老板是让你拿这超过200万帮他买个心里安慰吗?抑或更是一个定时小炸弹?对了,你千万要小心这个,你不要忘了。炸弹再小也算凶器,是会伤人的,尤其你这个人做事很不厚道,把一本非法印刷的杂志标出了单本高达120块人民币的“天价”,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万一哪天你的读者里一不小心混入了一个不是那么“顶级富豪”的小老百姓,花了大价钱,却发现很吃亏,要不依不饶起来,那将会很麻烦,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做杂志方面教导你。
戴卓群
2009年11月13日,写于北京寓所

………………
那个叫王什么励的,我不认识,但因为以前和你们杂志有些联系,所以还在我QQ里。我就你们的事过问下,了解下情况。不过,我对她的回答真是不满意,应该有一说一嘛!有机会我会关注下你们这事,深圳文艺网欢迎你们双方发言。说清楚,绝不仅仅是为了点击率。
艺术圈有很多烂事,狗日的很多小人。
另外,我也是农民
应红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