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钓鱼事件的结果是政府处理的非常搪塞

小洲艺术节:一群年轻艺术家的理想 ——中国当代艺术网对话小洲艺术节的艺术总监阙正纲
发表时间:2009-10-26 10:33:24 新闻作者:蔡静玲 新闻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阅读数:513
编者按:
在我们看来小洲艺术节很年轻,当然并不纯粹地说它成立时间不长,而是认为小洲艺术节是围绕着一群年轻艺术家的艺术理想、情绪、青春的一种状态而展开,它强调的是大众的参与和交流,更多是一种自由、游戏、狂欢的性质。第二届小洲艺术节以“25°洲游记”为主题,提倡在人体最感舒适的温度——25°C环境下进行艺术体验之旅、和谐之旅,或许它不像其它大型艺术节那样强调精心的组织,精心的策划,但是不管有多少困难都会克服,都会精心地去演绎。日前,通过与小洲艺术节的艺术总监阙正纲的对话中,更让我们深深地感触到,小洲艺术节代表的就是一群年轻艺术家的理想。
时间:2009年10月20日
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网 蔡静玲、邢月
小洲艺术节艺术总监 阙正纲
录音整理:蔡静玲
Q:中国当代艺术网 A:小洲艺术节艺术总监
Q:小洲艺术节是基于哪些考虑而诞生的?
A:小洲艺术节的诞生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算是文化理想吧,比较宽泛一些,就是说我们不乐意一直承认中国就是一个原材料出口国,一个劳动力输出国,我们希望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发展起来吧,同时也希望周边的朋友不只是物质上的丰厚起来更希望他们在精神上面能够“幸福”起来,不喜欢每天出去外面坐公车看着一片黑压压的呆滞的下班工人,希望艺术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互相的亲切感。第二个原因就会更加具体一些。我和陈乾都是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在广州有很多人选择艺术家这条路,这些艺术家都面临着一些生计问题,没有更多的费用去宣传自己的创作,所以组织小洲艺术节也是为了搭建一个展示、宣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可以拉近艺术家与大众的距离,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一个参考对象,当然也是希望能吸纳一些社会的资源为艺术家的艺术旅程做一些铺垫,简单地说我们是希望可以为艺术家做些事情。
Q:通过一些了解,我们发现年轻化就是小洲艺术节最大的特色,无论是策展人或是参与的艺术家都显得很年轻,对于小洲艺术节的品牌影响,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A:年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吧,主要的是我们在做什么,有很多艺术前辈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当然艺术节里面确实是年轻人占很大比重,他们为整个艺术节带来了的朝气,热情,青春等特质,小洲艺术节和年龄没有关系。
Q:目前第二届小洲艺术节筹备情况如何?在筹备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
A:各个单元筹备得都挺顺利的,今天在新闻会发布会上都已经公布了相关参展艺术家名单。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毕竟小洲艺术节是由我们艺术家自发组织的,并不是由一个机构在运作。其次就是,小洲艺术节的举办初衷并不是朝着艺术市场的方向去做,在征集艺术家作品时也会遇到艺术家不能理解的状态,许多艺术家觉得不能卖画就不感兴趣,这也是一个问题,但在最后还是得到不少艺术家的支持。
Q:那这个问题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呢?
A:寻找一些赞助商,目前也有一些赞助商、一些画廊、小洲村委、艺术家们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或许小洲艺术节做得不一定很规范,但是我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资源做到位。
Q:相较于第一届艺术节,本届艺术节有什么不同之处?
A:第一届和第二届在运作方式有明显的不同,第一届艺术节比较简单,就是选择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去召集艺术家参展,这算是一次尝试和探索吧。而第二届艺术节倾向独立策展人的模式,组织了不同单元的展览活动,内容也更丰富了。本届艺术节有九个单元:声态音乐节、多媒介艺术、创意去赶集、独立影像周、话剧季节、工作室开放展、老祠堂、梦游插画和瀛洲鬼飞踢,囊括艺术展览、音乐话剧演出、创意市集、现场涂鸦等多种活动,以“亲民”为艺术节开展方式、以宽广的视野以及灵活的活动方式与社会各界产生互动,推动青年文化艺术生态的发展。
Q:本届艺术节有九个单元,你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A:我个人觉得声态音乐节挺不错的,这是广州第一个纯公益性的露天草地音乐节,在这个艺术节里会带来极具个人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正因为音乐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感官刺激的艺术媒介,所以我在这里提及它,愉快的心情会告诉你艺术作品“不看价格,看感觉”,他很能让艺术回归到原点,如果观众能以这种观念为切入点,再去看待我们的艺术节,看我们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就不难理解我们的用意了。
Q:周边的居民能否理解艺术?他们对此次艺术节的反应是什么?
A:也许是时代的差异,周边的居民都不太能理解艺术。对于艺术节,他们只是认为这是年轻人玩的东西,所以要他们接受艺术还需要一些时间。
Q:原本安静的小洲村,是艺术家创作的理想之地,但近年来随着一些商业的介入而显得有些嘈杂和喧嚣,你是怎么看待小洲村艺术生态的未来?
A: 当代艺术最为讲究的就是与社会与时代同时发声,讲究与更多的社会媒介的互动,而不仅仅局限于隐居式的传统文人式的艺术生活方式,所也这与小洲艺术生态的发展是没有什么矛盾的,商业的介入反而是反映出社会对艺术家群体的关注,起码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去帮助艺术家们,这是好事情。
关于小洲艺术生态的发展,我们的设想是希望小洲村能发展成一个广州的文化核心,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链衔接起来,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品的交易买卖市场,当然这都只是一些设想,还是等待时间来考验吧。
Q:你觉得小洲艺术节对广州艺术发展有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A:有没有起到推动作用,那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当然重要的也不是说我们要产生一个什么效果,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做这个事情。
Q:作为组织策划者的你,觉得小洲艺术节的举办会给你个人带来些什么?
A:小洲艺术节虽然没有带给我们多少的实际收益,但是如果说人生理想和梦想还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的话,只要能够成功举办艺术节就算是在朝我们的方向前进吧。
小洲艺术节活动一览图~~~[/size]

http://www.xiaozhoucun.com/html/huodongxiaoxi/200910/28-4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