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官府低调回应马英九女儿做蔡国强助手一事
发起人:yahoo  回复数:2   浏览数:2482   最后更新:2009/09/29 18:31:47 by guest
[楼主] George624 2009-09-29 14:26:14
不经意的某一天,突然发现一些时尚品牌已经开始逐渐“入侵”艺术圈,当初村上隆与Louis Vuitton 的合作,成就了日后Crossover 合作的标本;而Celine 与摄影师Mika Ninagawa、Lacoste 与工业设计师Michael Young引发了消费者的趋之若骛;当Dior推出的钻石手机,Nokia与建筑、珠宝、时装、绘画等各方面的艺术家合作推出的7500时尚手机、BENZ邀请George Amani参与跑车设计等事件的曝光一下子使人欣喜若狂,原来艺术还可以这么玩。

这样的跨界合作,看的人心惊肉跳,买的人心花怒放,用的人赞不绝口;不是炒红了艺术家就是抬高品牌的知名度,这样相得益彰的事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成为了品牌每年固定“玩”的项目,甚至能够为其品牌产品的设计提供灵感。

Crossover的原意是跨界合作,指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现在,在更多的时候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当我们还在苦心研究如何继承传统,游走于保守和开放之间,努力让新一代人喜欢民族艺术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以另一种视野和观点来重新剖析,寻找一种适合的方法来重新挖掘传统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气质。艺术的本质是带来欢乐与愉悦,而现如今的圈里整天愁眉苦脸、殚精竭虑、惴惴不安的人大有人在,紧张、烦躁的情绪充斥其间,彷佛艺术变成了一座“围城”,大家都希望找一条路,一条永远未知的路。进,亦或是退,全在你我。

艺术本来就存在于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时过于偏激,去追求虚无飘渺的所谓高深的理论却忘却了艺术的本质。“先师古人,后师造化”,只要是学习都有一个过程,黄宾虹先生“用力于古人矩之中”尔后再“外貌脱离于古人之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即是一条创新变革之路。有感于陶醉在城市中的波普艺术家,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植根于创作之中,紧紧地与普罗大众联系在一起。千万不要以为艺术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没有观众你永远也得不到掌声。

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也不喜欢做离经叛道的事情,一直在思考运用何种模式结合国情来为我们的艺术家服务,使更多地人了解艺术,使东西方艺术通过交融升华来造福于全人类。艺术是超脱于国界而又具有地域特性,是一种辩证逻辑观念的事物。我们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开启人们心灵窗户的金钥匙,这与地位、职业、贫富无关。跨界,即是以此种手段来演绎彼种艺术样式,使之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唯此,才会给人有愉悦之感。和谐的本初意蕴,与“乐”是不可分的。调式、节奏、旋律等等是对于乐曲的要求等同于对绘画语言的要求,线条、虚实、明暗、对比等是适度的、相安的、谐调的,同样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动人心扉。

艺术一种载体,是媒介;跨界,对于艺术来讲可以是不同学术体系之间的互相融合与渗透,开“西风东进”之运动的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刘海粟已然是当今从艺者之楷模;跨界,是商家实现自己经营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其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有更多的机会让消费者掏出钱包。或许这是一种启发,不管是艺术家的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我们欢迎这种模式,或者说希望能够来得更猛烈些。这不仅能使社会资源有效被开发利用,赢得当然我还是么说一句,善意的包装与有责任心的经纪机构。而通过这种交叉换位也许对于艺术家本人或是品牌有百利而无一害。

文/顾邵韵
[沙发:1楼] movis 2009-09-29 15:12:05
crossover, 不错的哈
[板凳:2楼] movis 2009-09-29 15:17:27
贴近生活,让大家能够理解,会让艺术的价值体现得更充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