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奶花:一个80后的倡议书,重建立中国10后的道德体系!
发起人:的秘密  回复数:4   浏览数:2420   最后更新:2009/07/17 22:53:49 by guest
[楼主] Skins 2009-07-17 16:59:41
转自台湾摄影学会
 

Otras Geologias 之6, 2005 385 x 396 cm
Daniel Canogar(1964-)出生、生活、工作在馬德里,大學念視覺傳達(visual communications at the Complutense University),1990取得 NYU/ICP攝影碩士學位,透過藝術創作致力於攝影形式的開發與探索,在他的作品網頁中,秀出33件作品從1993到2006年,全觀其創作脈絡,形式包含平面圖片輸出、投影裝置,大部份的作品都與身體有關,善於將手、眼球、皮膚、臉、軀體、紅血球、骨頭等身體元素轉化,並以新穎的視覺手法表現,像是運用內視鏡等醫學攝影,取得身體內部的影像為素材,重新組合再投影呈現,如2000年作品 「Dermal Thresholds」等。

2005年,他想回到直接攝影的觀看方式尋找靈感,於是騎著單車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無目的地漫遊在城市之中,享受與都市景觀畫面不期而遇的樂趣,過程中,他發現他所居住的鄰近區域景觀正發生巨大的改變,他穿梭在堆積如山的瓦礫、垃圾、與人們使用過被丟棄的物件之中,他形容這簡直就是「戰區」,毀壞的物件被人們從家裡扔出來,堆積成廢墟般的景像,後來他才領悟到,原來這種景觀在馬德里到處蔓延,一個物件從被消費到被丟棄,整個城市每天都在重覆類似的事件,這是在他居住的週遭所發覺的現象,這次的城市觀察所拍攝的照片,成為「Otras Geologias」作品系列的雛形與靈感來源。 他開始追蹤這些廢棄物最後會被送到哪裡去?並且如何處理?他拜訪了市立垃圾場以及在馬德里被稱為"Puntos Limpios"的回收處理中心,他看到了幾百噸的廢棄物到處堆得像山一樣高,洗衣機、沙發、微波爐、報紙、電池、電視、電腦、彈簧床、光碟片、錄音錄影帶等各式垃圾遍佈並且不斷增加,他所看到的馬德里這個城市正以嚇死人不償命的速度在產生垃圾,它本身根本就是一隻每天不停排泄垃圾的大怪物,垃圾景觀讓他徹徹底底懾服,原來這些處理廠都被癮藏在都市的角落,不願意被人們看見,人們或許想像得到會有這些場所,但從未真正見識到它有多麼龐大,用身心受創來形容或許太誇張,但Daniel Canogar聲稱因此大大降低了消費慾望,並且認為消費成癮對於填補當代人空虛的生活根本一點幫助也沒有,這說明了這件作品,作者警世的企圖。


為了揭發並且重現給觀者垃圾多到爆出來的震撼,他決定展出的照片要像整面牆般那麼大,而且細節必須仍歷歷在目,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他將自己所拍攝的垃圾照片當作素材,運用數位合成的手法,素材像是磚塊般,在軟體中將一個個圖層不斷相互堆疊擴張至巨大的面積,他形容製作這樣的照片,像是在蓋一面牆,他運用攝影取得素材,把各樣小堆垃圾在電腦中分類,寶麗龍、電腦、燈泡、玩具、電線等,再按照所需的視覺效果重新組合交疊,有的一整面牆都是同一類廢棄物,有的以適當的比例將不同種類相互摻雜搭配,在Other Geologies 6的影像構成中,參考了報紙上有關城市歷經災難之後的報導照片,模擬出像是被地震、颶風、爆炸、海嘯蹂躪後,所有物件毫無秩序的混亂感,這件作品在展出時平坦在地面上讓觀眾採在上頭欣賞,更有臨場感。

Daniel Canogar受垃圾場的視覺經驗啟發而設計出類似場面的景觀作品,他不但放大、再現、重新整合了這個經驗,更由於廢棄物無秩序感的瘋狂堆疊令他連想到巴洛克繪畫強調非對稱、無限延伸的構圖形式,使他非常主觀地在畫面中加入了裸體模特兒,讓這個畫面搖身一變,成為當代物件的巴洛克式構成而與藝術史有所呼應,裡頭的裸體親密地浸入了當代垃圾堆中,他們就像是躺在床上如往常一般睡著或是發呆,這些3C耗材就像是空氣和水一樣與人形影不離,這一刻是光鮮亮麗的時尚商品,下一刻只不過是垃圾堆的一部份,商品亦或是垃圾,在他的作品當中似乎沒有差別。
Daniel Canogar個人網頁:http://www.danielcanogar.com/page_in/index.html

 










[沙发:1楼] guest 2009-07-17 22:00:10
蜘蛛网的作品和王庆松的撞车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