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和沙迦联袂登场中东艺术大舞台
波谱的摇篮:伦敦白教堂美术馆
The little gallery that roared
伦敦的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成立于1901年,是伦敦第一家公共资助的美术馆,成立初期的目的是为举办一些临时性的展览和教育项目。美术馆虽然空间不大,但功能却十分完善,目前耗资一千五百万英镑的装修和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并计划将能够在今年4月份再次向公共开放。
说到白教堂美术馆,就绝对需要重温它过去的历史,1938年,毕加索著名的画作《格尔尼卡》在这里展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目光,白教堂美术馆自此便成为了伦敦的艺术中心。二战后,英国艺术被当时的国际艺术主流远远的抛在后头,由于缺乏本土艺术家和新型观念而滞后。1950-60年代,白教堂美术馆的馆长Bryan Robertson任职期间却打破了这个沉默,在他的策划下英国艺术开始活跃。1956年的一个展览《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让英国艺术在战后崭露头角,使得美国的艺术界不得不向其刮目相看。
由建筑评论家Theo Crosby策划的《这就是明天》是个多元化的展览,内容包括建筑、音乐、平面设计和艺术,展览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多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组成,创作从人类感官和居住主题出发。其中最受人注目的小组是包括了理查.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第二小组,他们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从梦露的海报到梵高的向日葵,这些拼贴画提出了波谱艺术(Pop Art)的概念,理查.汉密尔顿当时展出的拼贴画“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不一样,那么迷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更是让他成为了波谱之父。
随后,白教堂美术馆还举办了多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个展,如1958年,举办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个展,1961年举办的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个展。今天,很多流传指出冷战期间为了继续向世界各地灌输美国的文化效应,这些美国大师的展览都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支持赞助。然而,人们无可置疑的是这些美国画家对英国的艺术影响直今。
70年代,白教堂美术馆举办的多位英国艺术家个展,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好评,他们为本土艺术家的作品而雀跃,这些艺术家包括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 George)和理查德.隆(Richard Long)。1993年举办的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个展更被誉为他在英国最重要的个展。
“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名真正的艺术家,便是在白教堂画廊展出时”英国艺术家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说道,那么多年来,白教堂画廊给的是英国艺术家的信心和鼓励。今天,虽然它显得有点沉静,但绝对仍是英国最有实力和影响的美术馆,我们期待它4月份的重振待发!

位于伦敦东区Whitechapel High Street的白教堂美术馆。

现年87岁的波谱艺术之父理查.汉密尔顿。

理查.汉密尔顿的作品“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不一样,那么迷人?”,这件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波谱艺术作品。





展览《这就是明天》,第二组设计的海报和画册。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6年的画作。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60年代他是英国波谱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张图为作品:A Bigger Splash, 1967


英国大师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 George)双人组合。
第二张图为作品:Winter Flowers, 1982

正在工作中的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Nicolas Serota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1976年-1988年曾是白教堂美术馆馆长。

现任馆长Iwona Blazwick。

白教堂美术馆装修和扩充效果图。
[cc]flash/player.swf?videoID=113498_4966098&autoStart=false&share=true[/cc]
视频内容为建筑评论员Jonathan Glancey带你进入正在装修的白教堂美术馆观察他们的工作进度。
编辑/玛丽安
The little gallery that roared
伦敦的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成立于1901年,是伦敦第一家公共资助的美术馆,成立初期的目的是为举办一些临时性的展览和教育项目。美术馆虽然空间不大,但功能却十分完善,目前耗资一千五百万英镑的装修和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并计划将能够在今年4月份再次向公共开放。
说到白教堂美术馆,就绝对需要重温它过去的历史,1938年,毕加索著名的画作《格尔尼卡》在这里展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目光,白教堂美术馆自此便成为了伦敦的艺术中心。二战后,英国艺术被当时的国际艺术主流远远的抛在后头,由于缺乏本土艺术家和新型观念而滞后。1950-60年代,白教堂美术馆的馆长Bryan Robertson任职期间却打破了这个沉默,在他的策划下英国艺术开始活跃。1956年的一个展览《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让英国艺术在战后崭露头角,使得美国的艺术界不得不向其刮目相看。
由建筑评论家Theo Crosby策划的《这就是明天》是个多元化的展览,内容包括建筑、音乐、平面设计和艺术,展览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多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组成,创作从人类感官和居住主题出发。其中最受人注目的小组是包括了理查.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第二小组,他们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从梦露的海报到梵高的向日葵,这些拼贴画提出了波谱艺术(Pop Art)的概念,理查.汉密尔顿当时展出的拼贴画“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不一样,那么迷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更是让他成为了波谱之父。
随后,白教堂美术馆还举办了多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个展,如1958年,举办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个展,1961年举办的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个展。今天,很多流传指出冷战期间为了继续向世界各地灌输美国的文化效应,这些美国大师的展览都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支持赞助。然而,人们无可置疑的是这些美国画家对英国的艺术影响直今。
70年代,白教堂美术馆举办的多位英国艺术家个展,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好评,他们为本土艺术家的作品而雀跃,这些艺术家包括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 George)和理查德.隆(Richard Long)。1993年举办的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个展更被誉为他在英国最重要的个展。
“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名真正的艺术家,便是在白教堂画廊展出时”英国艺术家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说道,那么多年来,白教堂画廊给的是英国艺术家的信心和鼓励。今天,虽然它显得有点沉静,但绝对仍是英国最有实力和影响的美术馆,我们期待它4月份的重振待发!

位于伦敦东区Whitechapel High Street的白教堂美术馆。

现年87岁的波谱艺术之父理查.汉密尔顿。

理查.汉密尔顿的作品“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不一样,那么迷人?”,这件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波谱艺术作品。





展览《这就是明天》,第二组设计的海报和画册。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6年的画作。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60年代他是英国波谱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张图为作品:A Bigger Splash, 1967


英国大师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 George)双人组合。
第二张图为作品:Winter Flowers, 1982

正在工作中的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Nicolas Serota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1976年-1988年曾是白教堂美术馆馆长。

现任馆长Iwona Blazwick。

白教堂美术馆装修和扩充效果图。
[cc]flash/player.swf?videoID=113498_4966098&autoStart=false&share=true[/cc]
视频内容为建筑评论员Jonathan Glancey带你进入正在装修的白教堂美术馆观察他们的工作进度。
编辑/玛丽安
汉密尔顿还没死啊?
才知道王广义多么肤浅
我是来学习的,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