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原则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1   浏览数:2826   最后更新:2009/03/15 17:19:03 by 娱记
[楼主] hmd2000 2009-03-15 17:19:01
新中央电视台标志建筑美学结构鉴赏及鉴赏指数
作者:韩妙第
完稿日期:2009年01月24日

一.审美前理解
1.作者个人简历;
特莱蒂亚克笔下的库哈斯其人,既是一位激进的极端分子,一位“彻底的幻视者”(visionnaire total),又是一位善于经营、极其精明的商人。  库哈斯来自荷兰的鹿特丹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为平地的城市,战后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重建起来,与库哈斯的“彻底砸碎”、“从零开始”(Tostart fromscratch)有直接关系。所以库哈斯设计的方案多是惊世骇俗、甚至反自然的。他会设计出像穿糖葫芦形状的图书馆,或歪斜凌空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方案。【1】摘自癸未立秋 于杭州西子湖畔曾发表于2003年8月23日《文艺报》,2003年《新建筑》杂志第10期、2003年《美术》第11期转载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
2.作者艺术经历;
央视新楼设计者
央视新大楼:大国雄心之建筑版(图)
冉·库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癫疯的纽约--曼哈斯的宣言》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The 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斯芬克斯旅店(Hotel Sphinx)、福利宫殿大厦(Welfare Palace Hotel)、游泳池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Pool)。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表现)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on)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冉·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冉·库哈斯作业名尚未有一件建筑作品的梦想建筑师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传统理念,如果说二十年代的前辈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写的《走向新建筑》是本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那么《癫疯的纽约》则是本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与都市宣言,带来的是与前者同样的社会震撼力。
《癫疯的纽约》之后,库哈斯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在外表上,库哈斯试图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感觉,并没有对内部发生的一切有任何的暗示;而实际上,他却对其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给你一切的可能性,调动你的激情,幻想虚无。他要创造一种让你有无限欲望,要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正如勒·柯布西埃、马塞尔·杜尚曾经给后人设下的无数令人迷幻的陷阱一样,库哈斯这位天才建筑师也给我们这代人设下了迷人的圈套。
建筑作品包括:
法国图书馆(1981年)、拉维莱特公园(1982年)、波尔多住宅(1994年)、荷兰驻德国大使馆(1997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加建(1997年)、西雅图图书馆(1999年)、中央电视台新楼(2002年)、广州歌剧院(2002年)等。
【2】摘自2009年02月10日 09:36青年参考

3.作品创作动机;
新央视大楼的主楼和副楼据说是设计者库哈斯根据男女性器的形状设计而成。而这一说法也从库哈斯的弟子之一、MAD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马岩松处得到证实。马岩松表示,“当时库哈斯没有想过自己的方案会中标,可这个最初有点玩笑性质的设计最终竟成了定标方案。”
【3】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8-4-29 16:12:01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
没有想到,央视新大楼的建筑设计师库哈斯,中了标以后得意忘形,2005年出版新书《Content》中,有一页是许多格子图像的拼合,其中有一些画面公然把央视新大楼比作男女生殖器:主楼是一双膝跪地的裸体女郎,阴部对着观者,并有一阳具作插入状(现贴图中已被黄圆圈遮盖),辅楼正是郑光复先生所说的“阳具指天”!
这些图片一共有八九幅,曾首先在中国建筑界的ABBS论坛上贴出,现被删得干干净净。但人们在网上收索“新CCTV的男女生殖器”,还是能收索到三幅。http://pop.pcpop.com/050113/1422090.html【4】摘自黄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
4.作品相关要素;
[沙发:1楼] hmd2000 2009-03-15 11:36:20

【5】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二.作者语录
舍伦先生一直在为自己的创造性设计进行辩护。他说,历史上大多数建筑都是为当权者设计的。他还说,他的设计公司接到了很多指示,包括明确的声明,比如央视有意成为比较自由独立的媒体,因此希望建设一座有助于促进这种变革的建筑。
由于形似畸形方环,所以央视新楼的建筑工程充满了技术难题,其中有两个塔急剧向内倾斜,然后合二为一,形成一个连环。尚无建筑规则能够解释这种回旋盘绕的结构。两位设计师称,这是对认为所有摩天大楼都应直指蓝天观念的挑战。
这座建筑的方环“表达了一种制作过程的统一”。设计师说,它表达的思想是提倡联系,反对孤立。
【6】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8-4-29 16:12:01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
5年前,当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公布他们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建筑还可以这么做。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库哈斯和舍人认为,这种结
【7】摘自2009年02月10日 09:36青年参考
“库哈斯有一套灵活、圆转的辩术。”比如他为中央电视台的方案,端出一个美妙无比的“巨环”说:“我们将把电视制作的所有部门都囊括在一个连续的巨环中,使它可以自我运转不息。”(《南方周末》2003.4.3)论证图片中还有一条红线,环形流转。哪个内心纯朴的“专家”会不被这样美妙的“论证”所“诱惑”而折服?而这样的循环事实上并不存在。  库哈斯甚至把他的“歪门”说成跟故宫相“一致”:“这是一种非常安静的、内在的美学,和紫禁城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是一致的。因为故宫本身也是这样一种东西,它通过围墙包含自身内部的活跃的有机体,但是它从外面来看的时候,没有任何积极性的暗示。这个方案也是没有集中的积极性的暗示……”(王军:《建筑大师让·库哈斯为中国建筑出谋划策》人民网2003.4.9)把两个如此截然对立的东西拉在一起,何等天才的诡辩家!
【8】摘自癸未立秋 于杭州西子湖畔曾发表于2003年8月23日《文艺报》,2003年《新建筑》杂志第10期、2003年《美术》第11期转载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
三.业主思想
【9】

四.外界评论
“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这是专家评委当时对新央视大楼中标方案的评语。
然而,新央视大楼从诞生之初就招至骂声不断。这个北京奥运时期已开始部分使用的怪异建筑,虽然在一些人眼里显得“时髦”、“新奇”,且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但大多数的中国民众还是对其难以“消化”。
业内人士对于新央视大楼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每天上班路过这个建筑时我都感觉到很丢脸。”知名建筑评论人史建如是说。潘石屹则说:“我觉得这是灾难性的建筑,天外来客,张牙舞爪,两个'Z'扭在一起,235米高,电梯也是斜的,与生态趋势背道而驰。”方振宁就此作出了“回应”:“我为库哈斯喝彩,不仅是对他的建筑作品,更是对他这个人。他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未来,能让人振奋!”建筑理论家王明贤的观点则相对比较中立:“对于库哈斯很难评论。建筑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另一类是商业性。来到中国的很多外国高水平建筑师是商业性的,可以说把中国糟蹋了。而库哈斯是学术性的建筑师,他是新闻记者出身,所以更能从社会形态来关注建筑,更具有社会意义。”【10】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一).央视的“大裤衩”脱不掉了【11】摘自art-ba-ba.com发表:2008-11-13 11:37
昵称:我是一个屁
中国人素有起绰号的传统。像《水浒》里的梁山好汉们,大多都有绰号,且形象、生动,符合人物特点。绰号起得好了,往往会使本名黯然失色。一百零八个好汉们的绰号可是响彻江湖,备受景仰。  但是,也有很多绰号,虽然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绰号的拥有者却并不满意。不过,绰号一旦叫得响了,要想再换掉,改个新名,可就难了。央视的“大裤衩”就是这样。 据11月7日竞报报道,央视新大楼备受瞩目并获得不少好评,但它有一个流传度最广的俗称“大裤衩”引发了争议。记者获悉,央视内部已经传达消息,因为新楼目前流传的“大裤衩”、“扭曲”、“斜跨”、“鸟腿”等称谓不雅,电视台决定在央视员工中间征集央视新楼的新名字。  央视“醒悟”得太晚了!它当初决定花数十亿建造这个“奇迹”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为它起个“高贵”的名字。  央视新大楼建造方案刚出台的时候,舆论广为关注,人们都想知道,花这么多钱,究竟会造出什么奇观呢?央视果然不负众望,它造出了“大裤衩”。“大裤衩” 是民众起得绰号,央视并没有为它起名。这就像父母生下孩子,却迟迟不起名字,邻居依孩子的特点取名“二狗子”并很快叫响一样,新生的事物总得有个名儿吧,主人不取,只有外人代劳了。外人起名,考虑的不是高贵、文雅,而是直击要害,符合特点,易懂易记易流传。因此它多少有点江湖的“俗气”,不被“高贵”的主人所喜欢。但是要想“高贵”,你就要先下手为强,等绰号叫响以后再改可就难了。很多人一辈子就只记得“二狗子”,而忘了他的真名。而梁山好汉们虽有本名,却也比不上绰号的响亮,这就是“民意”的力量吧。  央视的新大楼,我们看看它的外形,它长得确实就像“大裤衩”,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嫌“大裤衩”俗气,你硬叫它“西裤”,人们肯定接受不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你要非喊他“西裤”,那就自言自语吧,老百姓还是要喊“大裤衩”。所以,央视的这件“大裤衩”是肯定脱不掉啦。发动央视的人集体取名,取得再有智慧,再文雅,也没人买账,不信我们可以赌一块钱。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裤衩”这个绰号其实挺好的,它现在风行全国就说明它成功了。至于说“俗”,我不以为然。“大裤衩”有啥好俗的,裤衩谁不穿?还没有人因为“裤衩”俗就不穿的呢。俗气是央视的自我感觉,可能觉得这绰号和自己身份不符,但公众觉得很符,那这种“自我感觉”是不是良好点了呢?  对于建筑名字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看公众对它如何阐释。就像“鸟巢”和“水立方”,有人说叫得响亮也叫得漂亮。但是前阵子,有人利用“鸟巢”、“水立方”为男女内衣注册商标,虽然被驳回,但这个“段子”却广泛流传开来。在这个网络化、民意汹涌的时代,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优雅姿态,并不是取个名字,摆个pose就可以做到。相反,放下身段,姿态低一点,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12】001372af72f90a81faac09.jpg (17.69 KB)
2008-11-12 12:13
[板凳:2楼] hmd2000 2009-03-15 11:37:31

(二).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形式大于一切的产物,为求形式,其他元素都可以排后,功能、结构、造价等方面所花费均比一般建筑代价要高。我分析像这种规模、投资与形式的建筑未来不太可能再出现。
【13】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三).“去年,建筑评论家英格?萨弗容曾撰文指出,库哈斯和舍人或许会“将作为让CCTV大楼成为建筑界‘重磅炸弹’ 的人”而被载入史册。萨弗容说,“设计传达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慑力,想想看,大楼顶部的横结构悬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个建筑庞大的占地面积,CCTV大楼时刻在提醒你是多么渺小,而它背后代表的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
【14】摘自(作者MeiFong 编译华宝)(美国《华尔街日报》)
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黄河清
[地板:3楼] hmd2000 2009-03-15 11:39:38

【15】摘自黄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
2003年,本人在得悉央视新大楼设计方案时,曾写了《应当绞死建筑师?—央视新大楼中标方案质疑》一文,刊载于《文艺报》(2003.8.23),人微言轻地呼吁废止该方案。理由是:这是一个违背中国审美精神的“歪门”,像一个双膝瘫地的跪者,同时既极不安全,又极度昂贵浪费:最初预算50个亿,现在传闻已近100亿。而且这样的HighTech建筑,未来的维修费一般都要超过建造费,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文章发表后,被大量媒体和网站转载,并在全国获得广泛呼应。
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光复先生,也写了《是谁让科学与经济掩面而泣》的文章,指控央视新大楼是一座“邪(斜)门”。尤其郑先生在另一篇《反科学、反经济、反文化的建筑是超前吗?》文章中,很早就敏锐地揭出央视新大楼含有男女生殖器的“不良寓意”:“他(矶崎新)竭力推荐的库哈斯方案,是不是一对生殖器象征?那倒T形楼(这次烧坏的辅楼),是否阳具指天,还带有阴囊?”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本是搞“生殖器建筑”而知名:“情欲主义是渗透在矶崎新隐喻中的一项常见因素。”正是这位“生殖器建筑”的“大师”,是央视新大楼方案的五位评委之一,也正因为他的鼎力推荐而最终定标。【16】摘自癸未立秋 于杭州西子湖畔曾发表于2003年8月23日《文艺报》,2003年《新建筑》杂志第10期、2003年《美术》第11期转载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

五.美学结构鉴赏
1.微观美学特征:;
1).内部美学特征:
2).外部美学特征:
A.Z字形:构成主义风格的男性阳具;以毕加索的画为例;



[4楼] hmd2000 2009-03-15 11:40:30

【17】摘自百度图片【18】新央视大厦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请看这幅画女性脸庞上半部分,上半部分是由男性的阳具组成的。两个阳具交叠形成了新的审美元素——女性阴户。

B.双Z字形相互交接构成了梯形建筑的外表:传递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燕昭王构筑“黄金台”的宗旨,求贤若渴的理念:

C.双Z字形相互交接构成了梯形建筑的内观:用简约主义风格,菱形的形状,表现了女性阴户张开的视觉特征;

D.央视副楼:朝天竖起的男性阳具;
[5楼] hmd2000 2009-03-15 11:41:37

【19】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3).符号美学特征:
如同蜘蛛网状肌理遍布全身,表达了“经天纬地”的传播体系理念。
[6楼] hmd2000 2009-03-15 11:42:23

【20】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2.中观美学特征:历史上的燕昭王构筑“黄金台”就是梯形的夯土台,其宗旨为其寻求人才向天下宣告的举措。此处的梯形状新央视建筑是否借鉴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思想?
以北京的皇家文化风气,双Z的意思估计是“至尊”的概念更合乎决策层的设想;
1).体量美学特征:巨大的体量,横亘在大北窑处。
2).高度美学特征:高度为235米,够大的;
3).符号美学特征:
A.梯形:从平视的角度观察,新央视建筑呈现梯形结构的体态,像一个古代量米的梯形米斗,其中切去一块。
B.视角:正面仰看:两面巨大的玻璃幕墙,当中镂空成为一个巨大的门框形;
侧看:Z字形:与竖起的男性生殖器姿态很像;
背看:M字形:
正面仰视:菱形状,够大的阴户,而且是张开的;
[7楼] hmd2000 2009-03-15 11:43:47

【21】摘自www.myspce.cn/ksaaa112
俯瞰:V字形或者是A字形;
C.汉语拼音:输入汉语拼音,得到汉字诺干:“摘自、作者、增值、战争、这种、着装、政治、正传、症状、之中、著者、装置、自在、宗旨、真正、组织、最终、坐在、正在、制作、制造、尊重、增长、站在、在这、找找、注重、抓住、种种、职责、这张、阻止、最早、最最、挣扎、直至、总之、种子、自主、主张、之中、组织、只在、转载、整整、桌子、杂志、作战、在做、住宅、早在、资助、执着、追逐、政治、总之、指责、着重、组长、赞助、珍珠、诅咒、旨在、蜘蛛、至尊、阵阵、战争、正传...”
到底哪一个是双Z的隐性思想呢?因为,特别的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只有在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才被理解。

3.宏观美学特征:凸显了“至尊”的央视地位(侧视);
1).与外界关联之处:努力表达与燕昭王“黄金台”建筑体态很像;
2).与伟大思想的关联之处:对“黄金台”所包含的思想致以崇高的敬意还是表示“至尊”的意思,因为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大的传媒机构,在业界当然处于“至尊”地位。
3).与伟大的精神关联之处:凸显了“礼贤下士”的精神,还是“及时行乐”的精神;
4).符号美学特征:与北京古建筑和民居以及现代建筑的风格极其不协调,显得桀骜、突兀;

4.耗散美学特征;
1).表象之处:横空出世,挑战地心引力。
2).结构之处:双Z交接,确实令普通人匪夷所思,但是合乎现实的基础。

5.蜕变美学特征;
1).突变之处:
A.形体:单个Z字形建筑以惯性而言,建筑主体向上延伸,但是在46米处横向折变,显然,该建筑的外界影响力非常巨大。
B.色彩:玻璃幕墙倒映着天际的云彩突变的风云幻彩;

2).渐变之处:
A.色彩:玻璃幕墙上光影世界随着天际云彩渐变幻彩;
B.背景:LED大型电子显示屏时刻显示各种节目的精彩视觉效应;。

3).衍变之处:
A.色彩:玻璃幕墙倒影着天际边幻彩衍变的云彩和风云;
B.肌理:网格化的肌理条纹匍匐在建筑主体上四处衍变;。
D.背景:LED大型电子显示屏时刻显示各种节目的精彩视觉效应;。

6.混沌美学特征:这个巨大的建筑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常识的巨大挑战;
1).思想混沌之处:究竟想表达什么思想?还是表达什么企业特征?;
2).精神混沌之处:中央电视台所以投入巨资建设该形状建筑总有其道理,如此投入的这个精神是什么?;
3).结构混沌之处:双Z交接,使常人不知所以然,莫非是魔咒?;
4).形态混沌之处:是女性阴户还是新北京门户?或者说什么都不是!!!;
5).符号混沌之处:为何用Z字形,不用W字形?是“至尊”还是其它意思?;

7.拓扑美学特征:光亮主义的玻璃幕墙和极简主义的结构相结合,体现了;
1).思想杂交之处:
A.在艺术上将构成主义和极简主义以及光亮主义相互杂交;
B.在思想上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泛性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家阴阳观思想混杂糅合杂交,以体现“阴阳交合,万物萌生”的思想;
2).结构杂交之处:用构成主义风格的结构来体现极简主义的建筑外表,最终想继承“黄金台”建筑所传递的思想;
3).形态杂交之处:该建筑既是结构又是建筑、更是建筑形态,具有拓扑学的特点;
4).符号杂交之处:“性交”符号和“黄金台”符号以及“至尊”符号还有道教阴阳世界观符号四合一杂交;
5).色彩杂交之处:通过倒映在巨大的玻璃幕墙上光影的变幻折射出央视精彩纷呈的内容和思想信息;

8.系统美学特征;
1).思想系统:梯形建筑外表表达的是“求贤若渴”的思想,双Z字形是否表达了“唯我独尊”的理念;
2).造型系统:
A.借鉴了“黄金台”的外表;
B.借鉴了女性生殖系统造型;
3).性的系统:
A.“Z”字形表现了男性的阳具,包括辅楼,共有三个阳具,意即“三生万物”;
B.双“Z”字形交叠,构成女性的阴户;
4).肌理系统:网格状肌理,传递出传媒业的行业特征;
5).符号系统:双“Z”字形,是否传递出“至尊”的意义?

9.全息美学特征;
1).思想意境:
A.业主方的思想意境:此地原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搭建“黄金台”的地方,显然,梯形建筑的外表是借古喻今;
B.设计方的思想意境:巨大的男性、女性生殖器融贯一体,体现了库哈斯理解的、具有当代性的、用性欲表达的道教思想境界,即所谓“阴阳交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2).精神意境:要做就做最晦涩、最强悍,横空出世的新中央电视台双“Z”字形建筑做到了。

六.作品美学特征
1.作品显性美学特征:
1).性的特征:两个竖起的男性阳具相互交叠构成了女性阴户,女性阴户呈现菱形状。三个男性阳具使用构成主义方式表现,建筑本身的表面用光亮主义变现,而女性阴户则用极简主义表现,整体结构则表现出蜕变美学的特征;
2).通过对“黄金台”外表的模仿,表达了是否继承燕昭王了求贤若渴的理念的思想?
3).构成主义风格三个阳具:表达了三生万物的思想。

2.作品隐性美学特征:
1).三个阳具交叠——构成女性生殖器阴户:以意淫的形式隐喻地表达了中国道家易学的核心思想“阴阳观”具体表现,传递出“阴阳交合,循环往复”的理念。
2).双"Z"字形表达了“至尊”的皇家文化意义?

七.自说自话:在中国,标志建筑的设计一直被要求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道教文化的思想尤为推崇。如何将道教的思想和西方的思想相互结合,是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必修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参悟中国的道教文化理论精髓,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如何跨越这个文化障碍,相信全球的设计师都会努力去体现的,但是库哈斯用男女生殖器官,以构成主义的风格和性欲理念去体现道教、易学阴阳观的思想。这种思想阐述方式匪夷所思,相信这是业主方和设计方双方思想相互妥协、糅合的结果;
1.时代背景:适逢中国迎来了2008年奥运会,作为首都的开放风气领先全国甚至亚洲,确实可敬可畏。
2.环境语境:历史上的燕昭王做了两桩重要的事,其一为“黄金台”,另外一桩为“千金马骨”,即用千金买了一匹马的尸骨以昭示天下,燕昭王求贤若渴的心态和思想。
此地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黄金台”景观,什么是“黄金台”?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听取了谋士郭隗的建议,为招纳天下的人才贤士而修建的黄金台。在《战国策》中记:“燕王为隗筑台而师之”。黄金台的修建果然招纳了很多人才,著名的文如邹衍,武如乐毅等。现在北京还有他们的遗迹,在密云的县城南有黍谷山,山上有邹衍庙。房山区的官道乡富庄村东有乐毅墓。他们都为燕国的强大成为战国时的七雄之一作出贡献。黄金台的高台为四方(或长方形,没有文字记载)梯形,上小底大,上面为正方(或长方)形平台,并还筑有楼阁宫殿,据说并设黄金千两,为皇帝招贤纳士之所。因黄金台在东郊很是显目,太阳西下时夕阳照耀在黄金台上闪闪发光,景观绮丽。
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黄金台的诗赋,所以在金章宗时文人墨客选定“燕京八景”时为一景。“燕京八景”从金章宗时出现,有的景名在历朝有所改动。到清乾隆时,乾隆皇帝为八景立碑,并在碑正面题写景名,背面各题诗一首。因乾隆已在景区立上石碑,不能再更改,这样八景正式确定下来。现八景碑除“金台夕照”碑不在外,其他七景碑仍在。有关古黄金台的建筑,相传还有几座,但都集中在河北易县和北京一带。
【22】来源: 北京青年报 travel.jiaodong.net 2007年04月07日

八.作品评价
1.成功之处:
1).结构:桀骜不驯的结构横空出世,挑战地心引力的体态给予全球观众极度的心灵震撼,而且在本文出示之前全球范围艺术评论哑语,可能是太晦涩、太难懂了;
2).意境:用构成主义风格晦涩、隐喻的表现了新中央电视台梯形建筑外表意境——阴阳交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2.不足之处:
1).有何难言之隐?
2).现在整天在忙于给建筑起个好名,何必当初,以致“大裤衩”绰号流世;
3).毕加索艺术对于当代艺术影响力应该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塑、音乐、戏剧、舞蹈,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相信库哈斯受到毕加索非常大的影响,从其设计的建筑风格与毕加索艺术作品的相近可以看到他对毕加索艺术的痴迷。性是毕加索艺术创作的一个恒久主题,库哈斯紧随其后。
4).北京作为上千年的帝都的历史,到处寝淫着皇家文化的思想,即使平民也无不以皇城根自居,九五至尊的思想贯彻着整个城市各个人群。

九.作品美学鉴赏指数
美学结构指数:建立此指数的目的在于强调作品美学现象所定位的状态,以及其所占有的比重在其中占有着相应的影响力。

(一).艺术品的美学结构性:12分

(二).艺术品的知识性:0分

(三).艺术品的逻辑性:9分
总分为42分 ;
实际得分:17分
实际比例:40.4

摘录
【1】摘自癸未立秋 于杭州西子湖畔曾发表于2003年8月23日《文艺报》,2003年《新建筑》杂志第10期、2003年《美术》第11期转载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2】摘自2009年02月10日 09:36青年参考
【3】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8-4-29 16:12:01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
【4】摘自黄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5】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6】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8-4-29 16:12:01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
【7】摘自2009年02月10日 09:36青年参考
【8】摘自癸未立秋 于杭州西子湖畔曾发表于2003年8月23日《文艺报》,2003年《新建筑》杂志第10期、2003年《美术》第11期转载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9】
【10】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11】摘自art-ba-ba.com发表:2008-11-13 11:37昵称:我是一个屁
【12】001372af72f90a81faac09.jpg (17.69 KB)
【13】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14】摘自(作者MeiFong 编译华宝)(美国《华尔街日报》)
【15】摘自黄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16】摘自黄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17】摘自百度图片
【18】新央视大厦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19】摘自百度央视新大楼图片
【20】http://www.aaart.com.cn/cn/critique 2009-1-6 11:46:14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21】摘自www.myspce.cn/ksaaa112
【22】来源: 北京青年报 travel.jiaodong.net 2007年04月07日

欢迎加入中国当代艺术联谊会群聊
QQ:73692599
欢迎加入全球地标建筑联盟群聊
QQ:73692894
欢迎加入美学原理群聊
QQ:73692246
欢迎加入地标建筑学群聊
QQ:73692729
[8楼] guest 2009-04-14 20:31:31

[9楼] hmd2000 2009-05-10 15:09:3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