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空间《致陌生人》当代首饰艺术双个展
发起人:starrspacee  回复数:0   浏览数:2596   最后更新:2009/02/18 16:49:43 by starrspacee
[楼主] 8号当铺 2009-02-18 16:49:43
“网络毒妇”逼死13岁少女





被同学母亲逼死的13岁少女梅根。美国一名13岁的少女遭遇网络暴力,因不堪忍受网友的恶毒辱骂在家里自杀身亡。然而,虽然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已经基本确定是一位中年妇女,警方却因为无法可依而拒绝对其提出起诉。不过,她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愤怒的群众人人喊打,她闭门不出,还丢了工作。事件再次暴露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巨大威胁。...






梅根的母亲拿着女儿的照片。她认为欺骗自己女儿的劳丽应该受到惩罚。13岁的梅根是提娜的女儿,她很脆弱,身体有点超重,情绪一直不太高。提娜说,上三年级时,梅根就开始讨厌自己,开始谈到自杀的话题,经常沮丧及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每周进行定期咨询并接受接续的治疗。一年前,梅根央求了几个月的时间,最后母亲才同意她在MySpace上申请了一个帐户。母亲想,让女儿通过网络交朋友也许是不错的,毕竟梅根还是个敏感的女孩,很需要感情交流。可是正因为如此,梅根在心理上才非常脆弱。   在西部中学校读到了七年级时,梅根变得肥胖超重,不过很活泼。她会和其他同学一起打排球,在学校里,排球队员是仅次于足球队员的风云人物。梅根还会模仿师姐们的时髦打扮,很喜欢Hollister和A&F的衣服。有时候,她的眉毛油涂地太多了,把自己画地像个浣熊。偶尔,她还会愉快地接受足球宝贝的邀请,在午饭时,坐在最显眼的桌子上吃饭。   可是,这些春风得意的时刻到了体育课时就全都不见了。梅根不得不把大号的衣服脱掉换上运动衫和T恤。“每次上体育课时,大家都会叫她肥婆,”她的同学劳拉说,“有一次,我还看到她自己躲在衣帽间里哭泣。”...






梅根就读的学校未能尽到保护的责任。经过难熬的一年后,梅根的父母把女儿转到了一所叫“完美之身”的天主教学校里。这所学校有严格的校规,严禁学生们拉帮结伙。学生们都要穿校服,吃饭时会被分到不同的饭桌,以便有机会跟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交流。   梅根的朋友14岁的雷切尔说,“在那个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团伙,你可能会跟某些人关系更好一些,不过也可以走上前去跟每个人搭话,大家都会友善地回应你的。”   渴望被爱 丑小鸭网上寻王子   逃脱了原来学校里可怕经历的梅根依然保留着自己在MySpace上的网页。“实际上,她的年龄还未到,因为必须14岁以上才可以拥有一个网页,”梅根的妈妈说,“可是我知道密码,她收到或发出的每一条信息我都会看看,我想我会确保安全的,同时又能让梅根认识几个朋友。”   后来,梅根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叫乔希·埃文思的16岁英俊男孩,乔希说她很漂亮。可是,这个乔希压根就不存在。她是梅根一个朋友的妈妈虚拟出来的,与她们家只隔了四户人家。劳丽·德鲁是梅根一个同学的母亲,与梅根住同一街区。她在MySpace网站上创建了一个用户,谎称自己是名叫乔希·埃文思的小男生。她和她的女儿一直通过网络捉弄梅根,让她认为这个叫乔希的男生喜欢上了她。...






劳丽所在的街区居民都非常排斥她,让她几乎不敢出门。王子变泼妇 小鸭彻底绝望自杀   六周之后,乔希突然变脸,说她卑鄙,朋友们都觉得她很肮脏。很多其他的人也加入了这场网上暴行,骂她“肥婆”,“娼妓”。多个女生也自称是乔希,通过MySpace网站给梅根发信息,称很讨厌她,并不断地羞辱她。这些据称不明就里的女生不断跟贴残忍地落井下石。   一开始,13岁的梅根开始还击,用她能想到的最难听的话来回敬污辱她的那些人,可是这些却招致了对方变本加利的报复,更加恶毒的咒骂透过网络铺天盖地地袭来,梅根脆弱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妈妈,这些人太恐怖了!”一次打电话时,她对着话筒抽泣着跟母亲说。打完电话后一个小时,这位13岁的小姑娘就跑进厨房在壁橱的横梁上用皮带自缢身亡。   提娜说,女儿以前也经常受到这种网上暴力,多年来一直渴望有男生喜欢自己,乔希的变脸对她的打击太大了,“遭到了巨大的污辱后,梅根完全绝望了。”...







一提到女儿,梅根的父母亲就禁不住悲从中来。无法可依 罪魁祸首逍遥法外   当地警方告知梅根的父母,他们对这件事无能为力。警方称,那个捏造乔希的妇女没有受到任何指控,因为她的行为不适用任何一条法律。她跟警方说,她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获得梅根的信任,从而了解一下她对自己女儿的看法。得知通过网上暴力逼死小梅根的成年妇女不会受到任何指控后,梅根的父母非常愤怒。“我们的女儿是自杀的,”梅根的母亲说,“可是我依然认为那个女人的做法绝对是犯罪行为。”   提娜现在正在和丈夫罗恩离婚,她承认说劳丽可能没有想到结果会这么严重,可是他们两家隔得很近,劳丽的女儿经常和梅根一起睡觉,并和他们一起去购物。劳丽知道梅根的情绪比较特别。   “她还不如拿一把枪指着梅根的头。她以为这很有趣,以为这是一场游戏。我就是想把他们送进监狱。”提娜说,“她是个成年人,却这么挖空心思对付一个小孩子。她扮作一个16岁的小男生,先是把我女儿吹上天,又把她重重地摔在地上。我一定会继续争取,直到她受到法律审判。”“不管怎样也不能挽回我女儿的生命了,可是我们的法律确实需要有一个改变,以保护更多的儿童不受网络暴力的侵害。”...







网络暴力不受时空的限制,对受害人的威胁随时存在。人人喊打 施暴者也遭网络暴力   事情发生后,劳丽一家一直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只是通过律师否认了对她的指控。48岁的劳丽·德鲁竟然无罪可控,网络俨然凌驾于法律之上了,她51岁的丈夫科特是当地一家工厂的经理,她是一个广告销售员。警方的说法也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   一个叫莎拉·威尔斯的网民最先确认了劳丽·德鲁的身份,并把她的名字贴在了网上。随后跟贴的人很快把劳丽的地址、电话号码等其他信息全都曝了出来,旨在鼓动社区里的人发起一场孤立羞辱她的战役。有意思的是,第二天竟然有另一位博主向莎拉发起了报复,把莎拉的姓名和地址电话也贴在了网上。愤怒的电子邮件铺天盖地地向他们涌来,他们甚至还收到了死亡威胁。整个街区的人都知道了他们,邻居们连手孤立他们,有人用砖头砸他们的窗户,他们还受到了漆弹的攻击。全国范围内的大批判逼迫劳丽中断了自己已经做了九年的广告工作,因为她的单位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她的家人和朋友也为此受到压力。   网络专家对此有一定程度的认可,称这是人们社会良知的一种爆发。不过,这种群体性的羞辱活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人们这么做是想努力捍卫社会准则及良好的社会秩序,问题在于这种做法本身已经对社会准则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让事情变得更加失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