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题:批评与知识分子
主讲人:陈丹青
主持:胡赳赳
时间:2008年11月15日 17:00—19: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4号798艺术区798东街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批评是知识分子的题中应有之义,批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密切不可区分,什么时候我们丧失了批评的热情和环境?知识分子又都到哪里去了?知识分子的美学语境与批评语境是否有同构性?本期大讲堂由策展人胡赳赳力邀陈丹青先生与您一起交流这一主题。
预约电话:15810013152、15810562719,请提前短信预约
主讲人简介
陈丹青
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陈丹青於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後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於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2004年末提交了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的辞职报告。
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摘自《中国油画展280年》画集
陈丹青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冯法祀(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教授)
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陈丹青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底蕴,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浸透了他的自身经历,包含着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怜悯和尊重。这种人道情感个人格力量赋予他的作品以辉煌和崇高的意义。
个展
1995 陈丹青,国立国父纪念馆,中国台北
1998 陈丹青,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中国香港
2000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展,中国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
群展
1977 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1980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北京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展,巴黎春季沙龙,巴黎
1998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哥根汉姆博物馆,美国纽约
2001 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回顾展,伍斯登现代美术馆,比利时
2002 中国与德国当代艺术对话展,杜依斯堡现代美术馆,德国杜依斯堡
最初的形象Ⅱ·当代纸上作品展, 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2003 艺术与战争,格拉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
2004 感觉记忆,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相关著作
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
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
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2004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2007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续编》
2007年出版专栏交谈文章结集《与陈丹青交谈》
支持一下
死也不去!听他下摆户!
支持
呵呵 只不过会点写实骗钱而已 艺术于他无关
那天凑巧在798在现场听来着,很多学生非常崇拜他!气氛很好的!
[quote]引用第5楼guest于2008-11-18 20:36:43发表的:
那天凑巧在798在现场听来着,很多学生非常崇拜他!气氛很好的!...[/quote]
凑巧! 学生! 崇拜! 很好! 呵呵哈哈。。。 你酸死了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8-11-18 19:44:10发表的:
呵呵 只不过会点写实骗钱而已 艺术于他无关...[/quote]
小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