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艺术节“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大展
发起人:jessie77s  回复数:2   浏览数:2406   最后更新:2008/11/07 11:07:41 by guest
[楼主] sosoyeye 2008-10-10 14:28:26



2008年春拍的当代艺术市场,很不平静。除了成交额、成交率、成交天价的一波三折外,朱其的“天价做局说”和《收藏投资导刊》的“2008年春拍流拍榜”,更让界内外如临大敌。迷雾中的当代艺术市场,真的发生了惊天的巨变么?

  “天价做局说”与“春拍流拍榜”

  朱其在2008年5月30日《东方早报》上发表的《当代艺术拍卖有个“谎言共同体”》,是近期界内的抢眼看点。

  该文由“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当代艺术导致的艺术投资高潮,以及拍卖天价的出现”,断定“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天价做局,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是虚假交易”。他揭露的“天价做局”的玩法大致是,先物色艺术圈内有一定知名度、市场价格在10万左右的画家,大量签约收购后,再到拍卖会上安排“自己人”制造“很多人抢着买”的气氛。如果“钓鱼”不成,便玩“假拍”游戏以赚取广告效应,直到不了解行情的新购藏者上钩。因为跟拍卖公司有密约在先,造局者并不会为“假拍”支付高额佣金。而且,“天价局”不只设在内地,也做到了纽约、香港的国际著名拍卖行。

  该文认为,当代艺术圈正在利用过去二十年获得的口碑,批量生产“符号”产品,以赶上变成“亿万富豪”的末班车。部分“早期在国内还称得上有语言探索和先锋姿态”的明星画家,被资本集团下订单后,或者由助手代笔,或者简化画法。已经没有探索价值的“变相复制”,却和十年前的代表作一样卖到几百万上千万元 。该文还描述了当代艺术资本化之后的“大腕文化”,认为以北京798等艺术区为代表的当代艺术,不断地将艺术创造变成符号生产。他们寻找现成图像、抄袭西方艺术语言,再通过资本和市场炒作变成自己的“知名符号”,然后利用参加国内外展览和购买学术杂志版面,夸大自己的影响。他们在搞定国内市场后,进一步打开欧洲、美国、亚洲的艺术市场。

  与“天价做局说”相呼应的,恰好是春拍中当代艺术市场显露的疲态。 以2007年当代艺术拍卖龙头“北京保利”为例, 5月28日的当代艺术夜场共推出65件拍品,成交率仅75%、总成交额仅1.84亿、千万级作品仅3件,最高成交价王怀庆的《四合》仅2,352万元。与其去年秋拍当代艺术夜场的91%成交率、3.25亿总成交额、6件千万级拍品、3,920万元的最高成交价相比,大为逊色。并且,在另几家大型拍卖公司的油画板块中,原本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也多有流拍,甚至景象惨烈 。

  稍后,《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在6月7日、21日刊发的《2008年春拍流拍榜》,详细统计了当代艺术高价作品所遭受的冷遇。

  在该榜的“2008春拍内地流拍油画作品估价前10名”中,陈逸飞的《二重奏》和《人体》分别以1800-2200万元和900-1200万元的估价、张晓刚的《生生息息,明天将要降临》以700-900万元的估价、王沂东的《天上人间》以650-750万元的估价流拍。在该榜的“2008春拍著名油画家流拍数量前10名”中,罗中立、毛焰、何多苓、张晓刚、杨飞云等,分别以13、9、8、7、7件名列前五名。

  随着两个文本的出台,当代艺术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从购藏者内部也发出了激烈的声讨。 郭庆祥认为,“当下某些绘画作品的画面中充斥呆滞、媚俗、色情、变态、暴力或血腥,并且冠以中国当代艺术名义被人狂炒,是一场对艺术恶搞的游戏” 。进而认为,“某些当代艺术品价格的回落是市场理智的选择”,“那些迎合少数外国收藏者恶俗趣味、并在价格上为其所操纵的丑态绘画,价格的回落还刚刚开始” 。

  “天价无关论”与“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关于当代艺术“为什么值钱”和“到底值不值钱”的讨论,由来已久,当代艺术家一直是矛头所向。

  早在2006年末,张晓刚在其《天安门》由“HK佳士得”拍至1,822万元、市场内一片狐疑时,他便平和地表态,“该画当初仅以5000美元卖出,市场与我没有关系” 。处于市场最顶端的刘小东、蔡国强等,同样宣称过“拍卖价格和自己无关”。

  不难发现,高居中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第2位的张晓刚,其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19件作品中,除3件创作年代不详外,创作于1995年之前的10件、1996-2000年的2件、2001年之后的4件;个人最高价的《血缘:大家庭三号》,便创作于1995年。位居中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第5的岳敏君,其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12件作品中,除2件创作年代不详外,创作于1995年之前的7件、1996-2000年的1件、2001年之后的2件;个人最高价的《轰轰》,便创作于1993年。在笔者统计过的2007年14位当代艺术家的35件千万级作品中,创作于2001年之后的,仅有3件,比例不足1/10 。

  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198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王广义在1989年“当代艺术大展”后,曾为一幅作品卖出1万元激动得双手颤抖。王广义、方力钧等市场明星现在的天价作品,多在十年之前出手,当时的价格远低于几经转手后的拍卖价。虽然艺术家可以因为拍出的天价,重新确定作品价位、并名声大燥,但依圈内的“潜规则”,画家私下的销售价可能只是拍卖价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至于无数聚集于各地艺术村里的“职业艺术家”,与市场的天价基本无缘,目前大部分仍然在为每月的房租焦虑,其处境与许多当红艺术家的数年前相仿。

  很显然,从天价中获益更多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购藏者和中介机构。

  在 当代艺术由“新潮”、“前卫”变成今天的主流之后,不仅走进国内重要美术馆,也成为市场的时尚。关于“当代艺术的文化价值”、“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取悦西方藏家”等争议,也逐渐让位于拍卖会上爆出的“天价”话题 。当代艺术市场“突然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艺术已经成为资本角逐的玩偶,二十年后的艺术圈,早已经成为艺术购藏者和艺术商人利益共享的游戏场。正如张晓刚所言,“我的作品市场好完全是一种幸运,即使没有我也会有其他人冒出来,这是海内外人士共同关注中国艺术的结果” 。

  张晓刚1993年与海外画廊签约,进入画廊体制,并在1994年首次参加国际大展。之后的十几年里,一边是他和岳敏君、王广义、蔡国强等在纽约、伦敦、香港、北京不时爆出的新价格记录,一边是当代艺术由于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以及798艺术区的展览,而招致众多批评。

  不知是落槌声助长了批评、还是批评声助长了落槌。在艺术明星拍卖天价的带动之下,当代艺术市场一路看好。正象朱其看到的,“天价做局”的目标:一是刚入场的新藏家,二是刚入场的艺术投机商。前者是新崛起的富豪阶层,当别墅、名车、游艇已不再能成为其炫耀财富和品位的道具时,艺术品开始吸引他们的目光 。后者则是从炒股到炒房、再转战到炒艺术,艺术市场成为其暴利牟取场。这样,当代艺术市场不断创下的“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只是轮番炒作的结果,“天价”不仅与传统的艺术价值渐行渐远,甚至与艺术本身也越来越不搭调。

  赵力说,“亦如全球的情形,中国艺术界形成了一种彼此依托而相互博弈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谁都是主角,谁都又不是主角” 。在“谁是决定力”的问题已经很难回答的时候,一些人预言的“目前众多投机者趋之若鹜的所谓当代艺术品,不久将有90%成为垃圾” ,看来也只能悬疑,因为“不久”到底会有多久、垃圾到底会有几成,实际上并不是艺术和艺术界自身所能掌握的了。

  “拐点”与“起点”

  其实,“天价做局”是否存在和如何“天价做局”,早已是界内司空见惯的事情。2005年,牟建平便在《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十大问题》一文中,论及国内艺术市场的“热衷炒作,价格离谱”和“巧造纪录,虚交不少”,指出陆俨少、傅抱石等国画大家作品被严重炒作,频频催生天价 。

  然而,一直被认作困扰市场良性发展顽疾的“天价做局”、以及由其造成的“虚假繁荣”和“充溢泡沫”,至今依然没有杜绝,只是天价的主角由中国书画变成当代艺术,天价的额度由百万级晋升为千万级。被认为不可能长久生存的“泡沫”和“天价局”之所以生生不息,许多人之所以在“天价局”中“挨宰”也不愿出局,是因为总有新的入局者出现。经济学上著名的“最后一个傻瓜理论”在中国艺术市场上得到充分地演绎,市场越趋繁荣,越会衍变为投资手段,越会有可观的资金源源投入。显然,“天价局”的维护力量,不只是一小撮“造局者”,“天价做局”成为多方从中获益者乐此不疲的游戏。

  真正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近来人们突然热心于“揭秘”当代艺术局、尤其对“作局”引发的流拍大惊小怪。

  一个事实是,整个春拍并非传言的那样差。尽管56%的平均成交率同比有明显下降,但总成交额同比提高,高价拍品数量同比增多,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的达127件 。4、5月份,苏富比和佳士得在香港全力救市,分别取得17亿港元和24亿港元的骄人成绩,其中,中国当代艺术4.0亿和5.3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也远高于预计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成交价高达7,537万港元,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新的世界纪录,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三号》、岳敏君的《轰轰》分别以4,736万、5,409万港元创造新高。

  实际上,是对大经济背景的恐慌情绪,造成了对春拍流拍现象的敏感。半年多以来,起先是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艺术炒家开始抛盘的传闻,接着是国内股票市场的腰斩、房地产市场的增幅回落。人们很容易由此相信,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中国艺术品投机者,很快会从艺术市场出逃,流拍成为想当然的结果。

  另一个事实是,春拍中流拍最严重的,并不是当代艺术。仅在《2008年春拍流拍榜》上,内地流拍书画作品估价超过1000万元的达3件,“HK苏富比”和“HK佳士得”流拍瓷器估价在1000万港元以上的,达8件 ,二者都多于当代艺术板块。仍以张晓刚为例,从2月份“LD佳士得”春拍算起,共上拍57件、流拍11件,81%的成交率也并不低于当代艺术板块通常的成交率。

  应该说,是当代艺术板块在近3年的高速增幅,使委托方心理预期高涨,许多拍品的估价超出了合理范围 。也正是因为当代艺术板块的巨大增幅,使得在低成交率氛<
[沙发:1楼] guest 2008-10-12 23:51:48
自欺欺人
[板凳:2楼] sk3 2008-10-13 08:49:19
小心
Meat
[地板:3楼] hmd2000 2009-05-10 15:34:24
欢迎加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联谊会群聊
QQ:73692599
欢迎加入黄花梨家具收藏联谊会群聊
QQ:73692894
欢迎加入美学原理群聊
QQ:73692246
欢迎加入地标建筑学群聊
QQ:7369272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