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访江南造船厂-三百年来伤国乱

到江南造船厂。先和帅哥美女学生一起采访老工人师傅,号称“江南电焊王”的刘,全国劳模。临时抱佛脚地教学生怎么做纪录片的访问,怎么抓住问题的关键。
刘的谈话中有一个点值得注意:他说老工人退休后,往往很快就病死了。并不是因为工作时条件的恶劣。而是莫名其妙的原因。
我对刘师傅说:当年江南造船厂所有的任务都是国家荣誉:万吨水压机,东风号货轮。潜艇等等,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是非凡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领导,这江南造船厂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就成了领导中的领导啦。这种成就感导致退休工人完全不可能在其他领域里面找到相似的对等价值。
刘师傅想了想,轻叹。他说,像他自己,徒弟到别的造船企业去工作了,领着老板来挖他走,问他开价多少能把他挖走,他的回答都是:这是不可能的。那种荣誉感太强烈了。而且凭良心说,要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供了大舞台,自己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他说,当年各个班组的工人们经常会因为抢进度,抢着加班干活动手打起来。打过之后,一喝酒就好了。大家都是没有加班费的。
这个问题其实和长江大桥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都是伟大的价值造成的某种潜在的无法缓解的失落。
刘师傅人很好,因为一直是劳模,到处演讲的原因吧,甚是健谈。因为是全国劳模,言谈难免偏于正面,但事实有很多真切感人的地方。他带着我们逛了整个厂区。船坞的规模极为惊人。惊心动魄。
察看历史资料,从1958年的报道中,江南造船厂已经定位为百年老厂。现在的宣传中,提的是“江南精神”。

站在船坞上看黄浦江。这是当年的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李鸿章进北京的时候,“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志向何等宏大,意气何等风发!
数十年后,李鸿章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如何成为失败者,看看李鸿章的一生就有答案了。“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到“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少年张狂消磨已尽,拳拳一心,尽是难言隐痛。自古做事情的人,哪管得上人言是非。惟鸿章不幸生于弱国无外交的晚清,鸿章大幸,而得梁启超为之谅解。李鸿章尝语梁启超: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业呀。
另有一个奇怪的细节,李鸿章一生为满清谋事,为什么说“三百年来伤国乱”—洋人入寇,从鸦片战争算起,到李鸿章死,也就一个甲子。三百年,那岂不是从晚明算起了吗?这是什么意思?
江风拂面。船坞中已经只剩下稀稀拉拉的零碎物件。靠近陆地的那一面,大约是因为本来坞底就积着淤泥,现在已经长满了各色杂草。在长江大桥下面我也有这种感觉:工业来临时,暴戾地吞噬一切。绝对。然而时间慢慢过去,植物和农业总是会卷土重来。



到江南造船厂。先和帅哥美女学生一起采访老工人师傅,号称“江南电焊王”的刘,全国劳模。临时抱佛脚地教学生怎么做纪录片的访问,怎么抓住问题的关键。
刘的谈话中有一个点值得注意:他说老工人退休后,往往很快就病死了。并不是因为工作时条件的恶劣。而是莫名其妙的原因。
我对刘师傅说:当年江南造船厂所有的任务都是国家荣誉:万吨水压机,东风号货轮。潜艇等等,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是非凡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领导,这江南造船厂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就成了领导中的领导啦。这种成就感导致退休工人完全不可能在其他领域里面找到相似的对等价值。
刘师傅想了想,轻叹。他说,像他自己,徒弟到别的造船企业去工作了,领着老板来挖他走,问他开价多少能把他挖走,他的回答都是:这是不可能的。那种荣誉感太强烈了。而且凭良心说,要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供了大舞台,自己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他说,当年各个班组的工人们经常会因为抢进度,抢着加班干活动手打起来。打过之后,一喝酒就好了。大家都是没有加班费的。
这个问题其实和长江大桥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都是伟大的价值造成的某种潜在的无法缓解的失落。
刘师傅人很好,因为一直是劳模,到处演讲的原因吧,甚是健谈。因为是全国劳模,言谈难免偏于正面,但事实有很多真切感人的地方。他带着我们逛了整个厂区。船坞的规模极为惊人。惊心动魄。
察看历史资料,从1958年的报道中,江南造船厂已经定位为百年老厂。现在的宣传中,提的是“江南精神”。
站在船坞上看黄浦江。这是当年的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李鸿章进北京的时候,“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志向何等宏大,意气何等风发!
数十年后,李鸿章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如何成为失败者,看看李鸿章的一生就有答案了。“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到“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少年张狂消磨已尽,拳拳一心,尽是难言隐痛。自古做事情的人,哪管得上人言是非。惟鸿章不幸生于弱国无外交的晚清,鸿章大幸,而得梁启超为之谅解。李鸿章尝语梁启超: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业呀。
另有一个奇怪的细节,李鸿章一生为满清谋事,为什么说“三百年来伤国乱”—洋人入寇,从鸦片战争算起,到李鸿章死,也就一个甲子。三百年,那岂不是从晚明算起了吗?这是什么意思?
江风拂面。船坞中已经只剩下稀稀拉拉的零碎物件。靠近陆地的那一面,大约是因为本来坞底就积着淤泥,现在已经长满了各色杂草。在长江大桥下面我也有这种感觉:工业来临时,暴戾地吞噬一切。绝对。然而时间慢慢过去,植物和农业总是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