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权力的转移和艺术的独立性——朱其Vs张锡源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0   浏览数:2564   最后更新:2008/10/06 12:14:30 by 眼镜兄
[楼主] 双飞飞 2008-10-06 12:14:28
秋高气爽!十月上旬这几天,看什么展览?

--->>> 欢迎各路马甲往里加+加+加!

疑点”黄佳个展




展览城市: 北京-北京
展览时间: 2008-10-08~2008-11-09
开幕酒会: 2008-10-08 16:00
展览地点: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在天气渐渐转凉的秋天,站台中国将在798项目空间推出令人倍感清爽、平静的展览《疑点》,这些作品来自女性艺术家黄佳,它们是艺术家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美术世界之后与这个社会碰撞的产物。

 
[沙发:1楼] 双飞飞 2008-10-06 12:15:06
“在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个展




展览城市: 北京-北京
策 展 人: 胡安·卡洛斯·莫亚·扎弗拉
展览时间: 2008-10-11~2008-11-16
展览地点: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个展”,是西班牙艺术家奥乌卡•莱蕾(Ouka Leele)在中国的第一次个人回顾展。

这是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与西班牙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CEART)继“诗意现实:对江南的一种解读——来自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展之后的第二次合作,后者曾于今年五月在马德里芬拉布拉达举办,引起轰动。这两次互动的展览是两家艺术中心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协议的产物,该合作协议旨在中国和西班牙双向促进和推广两国艺术家的作品。

奥乌卡•莱蕾是西班牙著名摄影家,其艺术生涯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末期,与同为女性的美国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一样,她作为欧洲的艺术家跻身于当时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的行列。奥乌卡•莱蕾参与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马德里新潮派文化运动(La Movida),这一文化潮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以马德里为中心席卷了整个西班牙,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生于1957年的奥乌卡•莱蕾,自幼年起便开始画画,一直受到大自然与普拉多博物馆大师们风格的影响。1976年进入新兴摄影学校“摄影中心”学习,在那里,后来在八十年代西班牙艺术家所表达出的新观念开始被预见、并被表达出来。奥乌卡•莱蕾的创作一直游走于两个世界之间:绘画与摄影、灵魂与实体。还是艺术学生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习摄影,并从中发现了表达的新方式。对绘画的需求以及对黑白现实的迷恋驱使她将绘画与摄影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籍此继续绘画同时运用摄影作为她对现实再创作的工具。


原定于10月11日开幕的《在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个展》因故将推迟到10月25日(周六)下午4时正式开幕。在此,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希望能得到你们的理解,也欢迎各位友人在10月25日来到我们的展览现场,共同亲历西班牙女摄影艺术大师奥乌卡•莱蕾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详情请垂询:+86-10- 59789530
media@iberiart.org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2008年10月8日
[板凳:2楼] 双飞飞 2008-10-06 12:17:06

电子媒体”绘画展




展览城市: 上海-上海
策 展 人: 卢星段君
展览时间: 2008-10-11~2008-10-26
开幕酒会: 2008年10月11日 16:00-18:00
展览地点: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备注: 参展作品:金阳平、康世伟、沈晓闽、孙逊、孙尧、吴明晖、谢曹闽、余旭鸿等8位艺术家70多张(组)以“电子媒体”为表现内容的架上绘画。
参展人员: 金阳平、康世伟、沈晓闽、孙逊、孙尧、吴明晖、谢曹闽、余旭鸿
展览前言  “电子媒体”绘画展,即以绘画模拟电视画面、电影屏幕、录像截图和网络图片等电子媒体的图像效果。“电子媒体”绘画的意义在两个方面:1、绘画语言上的进展,2、绘画图像内容的扩展。

  中国当代绘画在语言上的困境,根植于深层次的内容贫乏。当代绘画普遍的符号复制,抽离了图像的内涵和背景,将图像发展成为僵死的商标。荧屏绘画对电子或数字图像的择取,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它涉及到全球政治和经济、身体与视觉,以及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激烈碰撞。

  在“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举办前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将“荧屏绘画”这一新颖的架上艺术样式集中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印刷媒体、电视、电影中的图像对艺术家们来说,和自然景物没任何区别,电子媒体的稍纵即逝,在艺术家的手上成为了凝固的别样风景,这次“电子媒体”绘画展将带给上海市民一种非常特别的观看经验和视觉景观,也是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全新图景。
[地板:3楼] 双飞飞 2008-10-06 12:21:09

“自然之物”杨柳个展




展览城市: 北京-北京
策 展 人: 黄燎原
展览时间: 2008-10-12~2008-11-30
开幕酒会: 2008-10-12 16:00-19:00
展览地点: 现在画廊·北京
备注: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红一号院E座
电话:8610-51273292
传真:8610-51273291
邮箱:北京100015信箱108分箱
   angallery@vip.sina.com
   artnowgallery@hotmail.com

展览前言  杨柳在她的绘画中,书写自己的心情,编写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她画一些记忆里或者貌似记忆里的物件,那些真实的和貌似真实的物件,都不像记忆那样准确,也不像记忆那样不可靠,杨柳用她独特的光线创造出她独特的遐想现实。她似乎更有兴趣赋予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或者生命已经终结的物体,以鲜活的生命或者黯淡的生命情境。也许在她的眼里,世界本身就是活的,活得像一个寂灭的魂灵,或者永远的未央之夜。也许在她的眼里,世界就是一粒发光的种子,长不成庄稼,却是一个明亮的征象。
[4楼] 双飞飞 2008-10-06 12:24:08

蒋志个展《白色之上》

2008年10月10日-11月16日
香港Osage画廊


[5楼] guest 2008-10-06 13:20:06
电子媒体”绘画展 会感觉象卡通一代。肯定不会新奇。只有艺术家会觉“新奇”,我瞎说的
[6楼] guest 2008-10-06 13:21:56
都是很空洞的展览
[7楼] velvetgolden 2008-10-06 14:14:41
简写版

悬在空中 浮于表面——当代艺术联展
2008.8.31—2008.10.15
北京林大艺术中心

丁卜洙个展
2008.9.6-2008.10.14
北京阿特塞帝画廊

莲花系列——罗伯特•劳森伯格个展
2008.9.6-2008.10.26
北京大风画廊

苏伯德•古普塔个展
2008.9.6.– 2008.11.9
北京阿拉里奥画廊


“三个和尚”
2008.9.7-2008.10.17.
北京想象画廊

精神•生活 —— 蒋建军的美学叙事
2008. 9.9 -2008.10.11
北京泰康顶层空间

一个人的风景——洪浩昌个人油画作品展
2008.9.10-2008.10.10
北京红子兰画廊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刘也个展
2008.9.13-2008.10.29
北京仁俱乐部

景深影像艺术展
2008.9.14.-2008.10.26
北京九立方画廊

懒美人田流沙画展
2008.9.20-2008.10.19
北京三尚艺术中心

扮傻游戏艺术展
2008.9.20-2008.11.22
北京天画廊

重读鲁迅之社戏——艺视画廊开幕展
2008.09.27-2008.10.27
北京艺视画廊

南超个展
2008.09.27-2008.10.27
北京表画廊

金尙均先生个展
2008.9.27-2008.11.2
北京阿特塞帝画廊

图书馆
2008.9.28-2008.11.15
北京公社

无定型中的定型艺术展
2008.09.28-2008.10.19
北京大仓库画廊

叠影——何汶玦看电影2008
2008.9.28-2008.10.30
北京别处空间

历史的现场:当代“老照片”——郑维汉摄影展
2008.9.28-2008.10.26
北京映画廊

张谷个展
2008.9.28—2008.10.12
北京吉祥伯乐艺术中心

焱——严一能个展
2008.10.4-2008.10.31
北京新时代画廊

澳门当代艺术展
2008.10.5-2008.11.30
北京全艺社当代艺术交流中心

“还剩下什么?”联展
2008.10.5-2008.11.9
北京“就是Space”画廊

以色列艺术家戴维•葛尔斯坦 立体绘画展
2008.10.11-2008.10.31
北京观想艺术中心

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
2008.12.10-2009.2.1
北京中华世纪坛

意象死生——俸正杰个展
2008.10.11-2008.11.6
北京唐人艺术中心

西藏当代艺术展
2008.10.11-2008.11.2
北京红门画廊

我的丝绸之路——李明油画作品展
2008.10.11-2008.11.7
北京红子兰画廊

记忆•片断——方涛个展
2008.10.12-2008.11.28
北京红色空间

神魄——李真2008新作首展
2008.10.18-2008.12.21
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帝国的宠物——赵继锋
2008.10.18-
亦安画廊北京

得瑟——北京小片儿展
2008.10.18-2008.10.31
北京壹空间画廊

第二届时代精神全国优秀作品展
2008.10.25-2008.11.25
北京凯晟美术馆


上海地区

旋转的国界
2008.9.4-2008.10.14
上海艾可画廊

我们是未来——当代艺术联展
2008.9.6-2008.10.26
上海140平方米画廊

契——中德新锐艺术家联展
2008.9.6-2008.10.7
上海OV画廊

一日之别——林明弘个展
2008.9.6-2008.10.20
上海沪申画廊

风华华祭——王占欣、潘潇潇双人展
2008.9.6-2008.10.16
上海熏依社画廊

吴山专、王兴伟、廖国核卖创造展
2008.9.7-2008.10.10
上海小平画廊

找自己——年轻艺术家群展
2008.9.8-2008.10.7
上海民生当代艺术中心

大地上的异乡者——曹原铭个展
2008.9.11-2008.10.10
上海周围艺术空间

33号实验室——黄赞伦个展
2008.9.13-2008.10.30
上海KING空间

超越时空的灵光——阿兴画展
2008.9.27-2008.10.07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08意大利BRERA精品展
2008.10.8-2008.10.28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英雄美人艺术展
2008.10.16-2008.11.03
上海菲籽画廊

藏住的风景艺术展
2008.10.18-2008.12.3
上海原曲画廊

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大展
2008.10.18-2008.11.10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其他地区

新志绘——当代青年艺术联展
2008.9.5—2008.10.15
广州如意画廊

热气当代艺术十三人展
2008.9.07-2008.10.7
广州启雅艺术空间

戏曲长歌——2008唐勇钢油画个展
2008.9.27-2008.10.20
杭州大瀚画廊

朱德群八十八回顾展
2008.9.19-2008.11.23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欲象艺术展(II)
2008.10.8-2008.11.15
苏州本色美术馆

罗杰油画作品展
2008.10.25-2008.11.25
台北八大画廊
[8楼] guest 2008-10-06 14:30:11


[9楼] art88 2008-10-06 15:22:37

2008意大利BRERA精品展
2008.10.8-2008.10.28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这个展览因为意大利方面的组织工作来不及,已经正式取消了。
电子媒体跟卡通果冻没有任何关系,作品也没有任何雷同之处。
“电子媒体”绘画展
展览名称:“电子媒体”绘画展
展览主题:电子媒体
主办单位: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上海世和中心
开幕:2008年10月11日 16:00
时间:2008年10月11日-10月26日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多伦路27号)
展览总监:杜放
策 展 人:卢星 段君
展览助理:顾佳君
媒体推广:卢星 王婵娟
平面设计:朱海辰 沈嘉
工程负责:鲍正源
联系方式:021-56719068 email: nhkbook@hotmail.com
官方网站:www.duolunmoma.org
参展作品:金阳平、康世伟、沈晓闽、孙逊、孙尧、吴明晖、谢曹闽、余旭鸿等8位艺术家70多张(组)以“电子媒体”为表现内容的架上绘画。
“电子媒体”绘画展
新闻通发稿

2008年10月11-10月26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电子媒体”绘画展,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学术主管卢星和青年批评家段君为联合策展人,在“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举办前后,邀请金阳平、康世伟、沈晓闽、孙逊、孙尧、吴明晖、谢曹闽、余旭鸿等8位艺术家,70多张(组)以“电子媒体”为表现内容的绘画组成这样一个别具风格的架上绘画展览。在“迎世博600天”的特殊时期,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将“荧屏绘画”这一新颖的架上艺术样式集中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印刷媒体、电视、电影中的图像对艺术家们来说,和自然景物没任何区别,电子媒体的稍纵即逝,在艺术家的手上成为了凝固的别样风景,这次“电子媒体”绘画展将带给上海市民一种非常特别的观看经验和视觉景观,也是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全新图景
“电子媒体”绘画展即以绘画模拟电视画面、电影屏幕、录像截图和网络图片等电子媒体的图像效果。“电子媒体”绘画的意义在两个方面:1、绘画语言上的进展,2、绘画图像内容的扩展。中国当代绘画在语言上的困境,根植于深层次的内容贫乏。当代绘画普遍的符号复制,抽离了图像的内涵和背景,将图像发展成为僵死的商标。荧屏绘画对电子或数字图像的择取,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这涉及到全球政治和经济、身体与视觉,以及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激烈碰撞。

Electronic Media Painting exhibition
Subject:Electronic Media
Organizer: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Opening:16:00,11th October 2008
Date:11th October ----26th October, 2008
Venue: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No.27,Duolun Road)
Exhibition Director:Du Fang
Curator:Lu Xing, Duan Jun
Assistant :Gu Jiajun
Media Promotion :Lu Xing, Wang Chanjuan
Designer:Zhu Haichen, Shen Jia
Engineering:Bao Zhenyuan
Contact:021-56719068 email: nhkbook@hotmail.com
Official WebSite:www.duolunmoma.org
Artists & Works:Jin Yangping, Kang Shiwei, Shen Xiaomin, Sun Xun, Sun Yao, Wu Minghui, Xie Caomin, Yu Xuhong,etc.70 pieces of electronic media Easel Painting

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will present the Electronic Media Painting exhibition from 11th –26th October, 2008, which are collaborated by Lu Xing, academic director of Duolun MOMA, and youth critic Duan Jun. Around the ARS Electronica, 70 pieces of works about electronic media, which created by Jin Yangping, Kang Shiwei, Shen Xiaomin, Sun Xun, Sun Yao, Wu Minghui, Xie Caomin, Yu Xuhong, will be exhibited. We Duolun MOMA want to put the novelty style of “screen painting” to the public by means of this exhibition when the EXPO coming in future 600 days. To artists, images in print media, TV and movies are not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scenery. Time is fleeting and the electronic media go with the time, while it forms special scenery in these art works. This exhibition will show these special sights to Shanghai citizen, which would be found just in the electronic and digital age.
We can find TV pictures, film screen, and picture from the network in the works of this exhibition. On the one hand, it is a progress in painting language, on an other hand, the contents of painting are enlarged. Lacking in subject cause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painting language. Choosing the Electronic and digital pictures as the subjects of the work, which involv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s collision, body and visual collision and so on , enlarged the visual field and framework.

这是青年批评家段君关于本次展览的文字介绍
荧 屏 绘 画

段 君

荧屏绘画,即以绘画模拟电视、电影、录像和互联网络等电子和数字媒体终端显示屏的图像效果。荧屏绘画的意义在两个方面:1、绘画语言上的进展,2、绘画图像内容的扩展。

由于特殊的成像和展播方式,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电子和数字媒体为当代社会提供的图像,在视觉观感上完全不同于以往。比如目前网络上的图片或在线播放的视频,因为受到互联网传输光缆和网站存储空间的限制,图像的像素一般都比较低,在显示屏上会出现影响正常观看的电子颗粒或色块,图像显得不够清晰。对于经常浏览互联网的当代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视觉经验。此次展览中谢曹闽的绘画,图像来源于电脑网络数字媒体,以及电视、录像等电子媒体。画面多重影,场景模糊,似乎与他刚到美国时成天趴在电视机前学英语的经历有关。谢曹闽毕业的萨梵那艺术学院,是美国多媒体艺术专业极强的院校。与学院其他媒体艺术家曾经的朝夕相处,使他对荧屏画面的研究更为精深和可靠。

沈晓闽一直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成果卓著,在视频的成像、编辑等方面十分在行。此次参展作品是他最新的绘画力作,作品的原始画面取自在互联网上还未下载完的大片。由于文件并未完全解码,所以大片通过软件在荧屏上播放的时候,颜色、形象都是凌乱不堪的。有时色块无限拉长,有时物体产生重影,场面荒诞。沈晓闽与谢曹闽对图像的选择,都具有比较大的视域和格局,比如战争、城市、色情、集会等场面,他们的作品已经具有全球视觉文化研究的性质。

电视是早期视觉文化的最佳载体,但自从网络兴起以后,电视日益暴露出它单向输出画面的死穴。网络上提供的图像则是空前海量的,目前还没有任何媒体能够与之抗衡,所以模拟网络图像的艺术家选择图像的自由度和宽广度几乎是无限的。不过,电视仍然是当今最典型和最成熟的电子媒体系统,它不涉及到像素的问题,加上它传输信号的光缆超宽,播放质量早已达到高清,但它还是会受终端显示屏的影响,尤其是在电视机显像管发生故障或老化,或在播放过程中遭到其它电子信号干扰,电视荧屏上就会出现一些异样的图像,比如电子射线在荧幕上闪烁形成的麻点、色条或色块。金阳平在《正面损伤》、《发言人》、《被灼伤的肢体》等系列作品中,就着力模拟电视荧屏的画面效果,或电视机出现故障,或开机关机瞬间的光点闪烁。但他并不完全是在讨论色域的抽象构成,电视的文化和社会性内容依然是金阳平涉及的主题,只是金阳平将这种讨论跟最直接的身体感觉紧密联系起来,以建立一个实在的出发点。在他模拟电视画面的系列作品中,身体会直接感知到电子媒体的物质性射线:射线与画面中的事件同样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感官上的现象以及模拟此类现象的绘画,我想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会出现。电视、录像、网络等作为二手媒体,它与我们直接通过肉眼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画家们注意到这些复杂的新型视觉景象,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将其描绘出来,无疑极大地扩展了绘画语言发展的空间。荧屏绘画语言的进展并不局限在绘画内部,它通过与其它媒体的碰撞和交融,借鉴其它媒体的成像方式,从方法论的深处发动语言变革。

回想19世纪晚期,新印象派发明点彩,把未经调和的原色紧密并置在画布上,完全靠色彩本身的混合和闪烁,在人类的视网膜上产生效果,为艺术史贡献出新的绘画语言。新印象派出现的背景是当时科学界在光学和色彩研究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荧屏绘画则同20世纪下半叶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密切相关,尤其是电子和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切实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电子和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以录像和网络艺术等方式来讨论技术的可能性,荧屏绘画则用古老的绘画来思考电子和数字图像。

与历史上的新印象派相比,荧屏绘画有着更为可靠和直观的视觉经验作为参照,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处理画面,况且电子和数字媒体本身的成像方式就是有贡献性和突破性的。但新印象派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点彩法过于严厉和机械,使绘画的对象失去了生命力。今天看来,新印象派在方法上与荧屏绘画不谋而合,但荧屏绘画更注重对画面的主观处理,而不是像新印象派基于技法考虑以致简化对象。金阳平的绘画与新印象派有实质上的渊源关系,但他已成功地摆脱了新印象派僵化的技法,他不会勉强地滥用零散的笔触,画面想要表达的主题才是他选择何种语言的出发点。在《天空的游戏》、《邓小平》、《孙中山》等作品中,金阳平将重大事件画得如同电子游戏场景,或者说是将电子游戏场景画得如同重大事件,以此攻击大事件的虚幻,并揭示其本质。

康世伟则用油画直接画他过去所拍摄的录像截图,但有意使画面模糊,作品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或塑料布,既探索绘画语言,又审视曾经的青春。荧屏绘画必须认清的问题是:画面为什么要模模糊糊的?模糊究竟有什么意思?荧屏绘画并不关注人类较早期的照片,因为早期的照片属于前电子媒体,它的模糊感是由于照相机机械性的晃动所造成的,这与电子和<
[10楼] guest 2008-10-06 19:45:09
http://www.art-ba-ba.com/UpFile/UpAttachment/200810643519397.jpg
[11楼] guest 2008-10-09 20:00:29

[12楼] 嘿乐乐 2008-10-09 20:36:38
张 远
虚构的传奇
2008.10.18 - 2008.11.23
开幕酒会:2008年10月18日4:00PM
展览地点: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主展厅B

《虚构的传奇》展出的是一个具有混乱特征和丰富想象的作品系列,包括绘画、装置、草图等。继2007年在站台中国的个展《隐蔽的秩序》系列之后,张远将其细致敏感的艺术探索与思维放入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去进行深入,“一个人的群展”这一概念真实地表达了个体在时代面前所具有的被动与复杂,以及面对现实的态度。通过“虚构”这一有多种可能性的词,艺术家构建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如同听见自己喉头的咕噜声一样真切……”。展览由几个表面并无直接关联的系列构成,包括《无名航运公司》、《陌生人》、《虚构的传奇》、《亮甲店》、《南门之木》、《一粒谷撑破屋》等。
[13楼] 学术怎么办 2008-10-11 18:01:27



Jun Nguyen-Hatsushiba 阮初芝 淳
——“The Globe Project in Beijing”
2008年9月20日(周六)~12月21日(周日)

1968年,阮初芝淳生于日本东京。其父为越南人,而其母是日本人,因此他早年生活在日本。移居美国后,他获得了美国蒙特皇家艺术学院马里兰学院艺术系的硕士学位。目前他生活和工作在胡志明市。
阮初芝淳是近年来最让人激动的亚洲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将视觉美感和对社会问题的冷静探讨结合起来,不断地赢得了世界上众多观者的心。这是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敬请欣赏他那充满激情的作品。

同时,今年他也将参加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和第三届南京三年展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年9月6日~11月16日
官网:http://www.gdmoa.org/gztriennial
第三届南京三年展:2008年9月10日~11月10日
官网:http://www.njtriennial.org

Jun Nguyen-Hatsushiba 阮初芝 淳
——“The Globe Project in Beijing”

展期:2008年9月20日(周六)~12月21日(周日)
周二~周日11:00-19:00 (国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方式:
电话:+86-10-5127-3267
传真:+86-10-5127-3268
邮件:info@mizuma-one.com
MIZUMA & ONE GALLERY 三潴画廊
中国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村241-15号,100015
www.mizuma-one.com
[14楼] guest 2008-10-12 12:09:33

薄荷糖
—— 烟囱的小画


开幕时间: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08年10月18日-11月15日
展览地点:泰康顶层空间798展厅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院706北二街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半
联系电话:86 10 64388443
电子邮箱:info@taikangtopspace.com
网 址:www.taikangtopspace.com


[15楼] 双飞飞 2008-10-14 11:27:16

迷踪

展览时间:2008年10月 18日 到11月26日
展览地点:外滩18号1楼/4楼
主办单位:外滩18号 创意中心
开幕酒会:2008年10月 18日 星期一 晚上6点


展览概念: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规则,界限,文明,必然,权威,这些都不断促使我们向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我们原先赖以生存的信念与信仰是否真实存在。城市给我们的记忆似乎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光怪陆离。艺术家们通过电子影像技术,为我们展示了如梦似真的城市迷踪。
  如果我们必须有一个宇宙观的话,让我们忘掉自己,不要把我们的宇宙观限制于人类生活的范围之内。让我们把宇宙观扩大一些,把整个世界——石、树和动物——都包括进去。这种关于大自然的观念,关于我们在大自然中的地位的观念,必须很自然,因为我们生时是大自然的重要部分,死后也是回返到大自然去的。
艺术家们在磨灭现实与梦幻的同时,现代都市的意义也逐渐模糊。浸染其中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影像的一部分。子非子,物非物,难分难解。

泽拓(日本)
Hiraki Sawa,1977年生于日本石川县,目前定居伦敦。
Hiraki Sawa运用影像和动画的艺术语言,日常的写实片段结合梦境般的画面,
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游离效果,随着摇摆的木马上演一场梦想照进现实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艺术家把家居的毛毯隐喻成无垠的草原抑或皑皑的雪场,摇摆的木马作为我们童年的意象反复在作品中出现。他置换了空间与时间,消融了实存与虚无,这是人类成长对历史的复演,亦是城市对自然的怀念。也许城市把我们禁锢在狭隘的生存空间中,但它无法诓限我们思想的疆域。心念百转之间,我们跟随着艺术家,游走于城市的独特风景之间。


李二男 (韩国)
韩国艺术家李二男于1969年生在韩国全罗南道,现居韩国。
李二男在近年来不断创作着他独特的影像艺术, 他转换古代书画与经典作品中的画面成为动态场景,延伸画面的诗意景色, 营造更逼近真实的“栩栩如生”
东方古典山水作品里的山清水净、云山雾罩,林间隐约的村野人家,泛江舟行的蓑衣旅者,在李二男复制的动态影像中,经历着春夏秋冬,物换星移。山水画原有的幽远古意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动态画面中光影流年的时空况味,又使古画褪去沉重的历史感。艺术家更尝试将东方古典水墨与西方油彩并列展示,让各自画面中的景物互相穿梭。他巧妙地用动态影像打破东西方艺术的界限,使那些凝结于一个时间点或一个场景中的画面,被置换延伸,绘画对空间与时间的定格被大胆超越和重新诠视。
[16楼] 双飞飞 2008-10-14 11:31:09

刘勃麟作品展
Liu Bolin Solo Exhibition

展览时间: 2008.10.11-11.1
Time: from October 11 to November 1, 2008
开幕: 2008.10.11, 下午3点
Opening: October 11, 2008 – 3pm
地点: 上海莫干山路50号6号楼5层东廊艺术
Address: 50 Moganshan Lu, Bld. 6, Fl. 5
Shanghai, China


刘勃麟的个展将在本周六10月11日下午三点开举行。在此次个展中,刘勃麟将继续探讨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在他之前的作品“城市迷彩”中,刘勃麟记录了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如何掩盖了人民本身,人民变成了他们所创造的世界和家园的附属品。刘勃麟在新作“登陆演习”中继续发展这个主题,但是把关注焦点从当代普通人的身上转移到了人类未来的命运。艺术家在这里预见了一个灰暗的未来:人类继续贪得无厌地追求更多的进步,发现只有战争才能带来所向披靡的满足感。而作为普通公民,他们前仆后继地充当着无名小兵的角色。对刘勃麟来说,这不仅仅是个预言,而是对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一次学习,人类似乎将重复这样的模式直到灭亡。


[17楼] 双飞飞 2008-10-14 11:35:42

《做驴》: 张永和影像个展

驴子买了,被杀了,剥下来的皮包在驴体模型上,最后像超市买来的动物玩具被改变后安然的呈现在高铭璐先生策划的《墙》中国当代艺术20年展里。中国当代艺术20年至今在困惑吗?这头以生命转换成艺术品的驴子使我们对当下艺术载体的运用,产生了困惑。

展期: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一日 至 二十三日
开幕酒会: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二时 至 五时
展览地点:55,上海莫干山路50号4号楼A座底楼,55画廊
电话:(021) 6266 4108
展馆开放时间:星期二 至 星期日,11:00 – 17:00
网站:www.gallery55s.com
邮箱:info@gallery55s.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