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睿个展“LSR · 深白”9月2日空白空间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418   最后更新:2017/08/24 21:58:5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之乎者也 2017-08-24 21:58:54

来源:KONGBAI CUT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with Large Red Plane, Yellow, Black, Grey and Blue, 1921.


几年前,在展览季中,泰特现代馆Tate Modern的“马列维奇Malevich”画展和玛格丽特特纳当代Turner Contemporary, Margate的“蒙德里安和色彩Mondrian and Colour”展览,为艺术评论者、艺术爱好者以及观众欣赏,比较和评估两位抽象主义绘画先驱者提供了机会。位于玛格丽特的展览由来自德国汉堡的布塞里亚斯艺术论坛Bucerius Kunst Forum策划展出,在画家蒙德里安创作年代中共计50件绘画作品之中,仅选出了六幅经典画作参展。而位于伦敦的泰特现代的卡齐米尔·马列维奇主要展分别在总计十二个埃亚勒·欧夫尔Eyal Ofer画廊中进行展出,其中一个子展已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德国的波恩展出过。这两个展览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蒙德里安和色彩”展览的质量却是略胜一筹。


艺术史学者和当代艺术评论者们特别喜欢告诉我们,马列维奇的“黑方块Black Square”是一个标志性的绘画作品,代表着画家对当时主流艺术的一种突破。其实不然。标志性的作品应该属于画家创作于1915年的规模稍小的作品“红方块Red Square”,正是这幅作品引导着画家走上了创作崭新的和原创艺术的道路。而另外的一些展览里的绘画可以看见画家创作的分散结构的绘画(Dissolution painting)以后的作品,那时候,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遭到了斯大林主义的压制和迫害,不得不创作一些二等的形象艺术,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都不应该在展览中展出。

Malevich the Dissolution series


作品“红场”与黑色广场系列作品相似,马列维奇在前者画面中的右上部的两条相连的线的一边增高了两厘米的样子,这样一来,給人一种画面具有透视的错觉。同时这个轻微地,精妙地,精致地调整,使得画面中的方块和白色的背景连接的天衣无缝。就像大幅作品“黑场 Black Square”图案位置一样,“红场 the Red Square”的图案也位于画布的中央,与作品“黑”中的默默下沉的感觉相反,作品“红”中的颜色在白色的反衬下,显得令人兴奋,在画面中承担了比例划分和如何放置的角色。

马列维奇,超级主义绘画 1915年.


马列维奇按耐不住立即用这个新的发现进行创作,为此画了许许多多相似的所谓的至上主义或绝对主义(the Suprematist)绘画系列。所有的绘画作品一致以白色为背景,随即就是离开画面很远的多个色彩鲜艳的小矩形和一些其他几何形状,如同出现在平面背景中的浮雕形式。泰特馆藏的作品“动态至上主义/至高无上,1916-17年”(Dynamic Suprematism/Supremus, 1916-17), 看上去仿佛已经转变为一个彩色雕塑,同时表明画家在早期创作中几乎没有办法掌握好三维空间的处理。


当然到了创作出“红方块”的时候,画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创作出解构风格的绘画,只是那次泰特现代的展览中只选取了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两幅参展。即使只有两幅,观众们还是能欣赏到画家的三维空间的处理技巧,在画作中,我们可以看见,单一的有角度的平面几乎占满了画布的整个垂直面,其形状呈长方形,油彩单一,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栗色。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看见随着画笔的移动,平面有顺序地渐变直到消失,从而产生一种动态的效果。这样的创作方法也会让观众们联想起巴洛克时期的壁画画家们的方法:让这一道线条消退在另一道线条中;以及已去世的伟大的德裔美籍抽象主义画家弗雷德尔·杜巴斯Friedel Dzubas的绘画方法:用相同的理论来处理油彩,让一种颜色淡入另一种颜色。

Friedel Dzubas


这就是评论者们常常提到的作品,“白上加白”(The white on white painting), 也是某些关于马列维奇的绘画的解说“绘画的尽头”(the end of painting)。然而,他的继承者和模仿者并没有这么看,而是继承了这种绘画想法,继而形成了业界所称谓的概念绘画 conceptual painting,其中画家埃德·莱茵哈特Ad Reinhardt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种绘画风格,呈现和代表了抽象主义绘画和雕塑的学院派的方面。这里所谓的“学院派academic”术语是用来描述那些绝大多数过于依靠概念来创作的艺术类型,不管是来自于安格尔 Ingres门派还是纽曼Newman。那么什么是马列维奇的学院派?他让他的艺术创作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他想创新,也曾经创新过,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保证创作的质量,因为创新和新颖性只是艺术的一部分,关于新举措和新方法的发现和论证往往要比让感性和灵感来主宰创作过程和创作演变要容易的多,后者是一种极具高风险的创作途径和创作态度。

Malevich The white on white painting


当谈论到现代绘画艺术带给艺术家和观众的乐趣,马列维奇早期的现代主义和立体主义创作及作品可称为典范。历史上,俄罗斯曾出现过如休金和莫罗佐夫( Shchukin and Morozov)伟大艺术品收藏家,他们主要收藏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作为俄罗斯人的马列维奇,和他们的关系密切,在学习,继承前辈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心创新,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在他的探索,创新的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兴奋感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他的艺术创作中如布拉克和毕加索的小型立体派杰作的质量不得不被抹去,仿佛在提醒年轻的艺术家如何推动艺术的向前发展,以保证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马列维奇,自画像1908-1910.


在那次马列维奇的个人展的12个画廊中,其中最大的一间,专门展出马列维奇的写生,素描,小型画作以及许多展品成品前的细节研究学习的练习作品,其中也包括很多的立体主义习作。我猜想,马列维奇要么在绘画作品完成之后,把这些习作集中为备忘录备案,要么如果没有备案的话,那么他肯定会预先凭借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想象和设计它们。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in Oval with Colour Planes 2, 1914.


1914年,蒙德里安Mondrian创作出了作品“彩色平面椭圆形组合”(Composition in Oval with Colour Planes)。步布拉克之后尘,他在椭圆形格式上创作,画面上他的小平面渐渐地淡入,向着周边逐渐消退,这样一来,他的绘画成就了他的理解,从而完全脱离了模仿的感觉。对于蒙德里安来说,这些线索在创作中成就他自己的想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不再受到影响力限制的地方。他的绘画作品呈现出一种轻快,明亮,轻盈的感觉,有黑色线条强调的柔和的阴影小平面更是增添了一种飘渺的效果。这些都来自于他长期以来对大海,沙丘,码头和大洋的研究成果。

Piet Mondrian, Little House in Sunlight, 1909-early 1910.


位于玛格丽特的展览主题是关于蒙德里安绘画中的色彩内容,但是同时也简洁的呈现了风景景观绘画的内容和风格来自于画家的热忱。年轻时他涉足点彩画派(pointillism),在1909年他创作的作品“阳光下的小房子”(Little House in Sunlight),画面中的绿色和蓝色以及橙色的补色,是这一创作阶段的杰出的例证。而创作于同一年1909年早期的杰作“沙丘”(Dune)是一幅描绘海岸小沙丘的小幅画作,也属于同一创作时期的作品。

Piet Mondrian . Dune II, c. 1909.


而那些早期的风景景观作品,画家用单独的智慧追求灵感而创作出来的,其中包含的强烈的和被限制地激情,是所有抽象主义画家的榜样。这些作品包括蒙德里安的早期树系列,码头和海洋的水粉画,写生,速写,和教堂外墙面的绘画作品等。


Piet Mondrian, Oostzijdse Mill with Extended Blue, Yellow and Purple Sky, 1907-1908.


在巴黎时,他能直面立体主义画派的大师们,和马列维奇一样朝着立体派的方向进行他,同时与马列维奇不同的是,他的小幅的部分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竟然可以和大师们相媲美。他用自己独特的绝无仅有的抽象主义方式创作这些作品,而这些特征在布拉克和毕加索绘画创作力踪影全无。仅有的六幅展品中,就包含了画家创作于1933年的作品“四条黄边的菱形”(Lozenge with Four Yellow Bands, 1933),这是一幅令人赞叹的原创作品,画作标题解释了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向,但是作品中的四条边线,宽度不一样,同时放置的方式也不一样,这黄色的粗线条与平静空白的白色中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产生出一种戏弄观众视觉感受的紧张感。


从描绘风景到清澈的海洋光芒,蒙德里安在他的巴黎工作室里描画着一种他自己想象中的,他心灵中的“风景” (landscape), 让这一主题成为他创作的缪斯。虽然特纳现代馆里的展览只有四幅经典的伟大的蒙德里安巴黎创作时期的绘画作品,但是已经足够可以证明他的伟大。策展人已经达到了试图通过专注于画家绘画中关于颜色的处理,让观众们更加懂得画家的伟大的目的。与此同时,他们策划的这个展览,也向观众展示了一些道理,最好的抽象艺术都是最自然的,而且证实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只有当我们睁大双眼时,我们对所有的一切掌握才能如此地易如反掌。

Piet Mondrian, Lozenge Composition with Four Yellow Lines, 1933


不幸的是,当代艺术的正统态度无法接受抽象主义艺术中的自然和美丽特质。在他们的观点中,艺术作品它必须符合“我们的文化守护者”(our guardians of culture)的口味,并用平淡,枯燥,狭隘,和惛钝的语言来解释。而这种口味,被主宰着我们时代的学院派抽象主义绘画所困惑而变得迷茫,其中这种风格的抽象绘画就衍生自马列维奇的创作例子。正如尤金·德拉克鲁瓦(Eugene Delacroix)在他的日记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


“许多人的眼睛是沉闷,无聊或虚伪的:他们在面对事物时,过于草率直接,而忽视它们所藏的美丽和精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