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蠢人岸边无用的国王艺术作品的申明
[wmv=344,425,0]http://www.youtube.com/v/j50ZssEojtM&hl=en&fs=1[/wmv]
先用一首RP歌曲
来展示我们这位主角:
这首说唱歌曲是由23岁的凯特·麦克阿帕恩(Kate McAlpine)创作并演唱的。除了这名歌手外,我们还可以在歌曲的MV中看到两名身穿实验服的伴舞。据悉,麦克阿帕恩就职于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ERN)实验室的新闻办公室。
说唱歌曲经常表现暴力和犯罪等主题,极少与高能粒子物理学扯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麦克阿帕恩的行为可谓相当另类。这首说唱歌曲的一段歌词是这样的:“两束质子在环中旋转穿行/直至到达探测器的心脏/然后碰撞/所有在极小空间内聚集的能量变成质量并在真空中创造粒子。”
在密歇根州大学求学时,麦克阿帕恩就创作了她的第一首物理学说唱歌曲。她表示:“说唱歌曲和物理学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但在我看来,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麦克阿帕恩已经成为YouTube上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星。到目前为止,她的表演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已达到50万。麦克阿帕恩在歌词中写道,当大型强子对撞机于9月10日开始运转时,“这台机器的发现将使你兴奋到窒息。”这台耗资38亿美元的对撞机将与两束以接近光速移动的质子相撞,以便科学家能弄清在碰撞产生的碎片中会出现哪些粒子。
最近麦克阿帕恩在一封写给《兰辛州日报》(Lansing State Journal)的电子邮件中说:“说唱音乐和物理学在文化上相去甚远,但我发现试着把它们放在一起挺有趣。”有些人,包括物理学家,也发现这样做很有意思。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言人詹姆士·吉利斯(James Gillies)说:“我们很喜欢这首说唱歌曲。物理学也能在音乐界找到它的一席之地。”麦克阿帕恩获准在对撞实验将发生的巨洞和隧道里拍下她和朋友跳舞的画面。吉利斯说:“老实说,当凯特说她想这样做时我很怀疑,但当我看了她以前的科学说唱和歌词后,我深信不疑。我想你会发现在物理学家中几乎一致认为这棒极了。”
麦克阿帕恩在密歇根州的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National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Laboratory)磨练了她的物理学说唱技能,两年前她曾是该实验室一项“大学生研究计划”的一名成员。
先用一首RP歌曲
来展示我们这位主角:
这首说唱歌曲是由23岁的凯特·麦克阿帕恩(Kate McAlpine)创作并演唱的。除了这名歌手外,我们还可以在歌曲的MV中看到两名身穿实验服的伴舞。据悉,麦克阿帕恩就职于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ERN)实验室的新闻办公室。
说唱歌曲经常表现暴力和犯罪等主题,极少与高能粒子物理学扯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麦克阿帕恩的行为可谓相当另类。这首说唱歌曲的一段歌词是这样的:“两束质子在环中旋转穿行/直至到达探测器的心脏/然后碰撞/所有在极小空间内聚集的能量变成质量并在真空中创造粒子。”
在密歇根州大学求学时,麦克阿帕恩就创作了她的第一首物理学说唱歌曲。她表示:“说唱歌曲和物理学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但在我看来,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麦克阿帕恩已经成为YouTube上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星。到目前为止,她的表演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已达到50万。麦克阿帕恩在歌词中写道,当大型强子对撞机于9月10日开始运转时,“这台机器的发现将使你兴奋到窒息。”这台耗资38亿美元的对撞机将与两束以接近光速移动的质子相撞,以便科学家能弄清在碰撞产生的碎片中会出现哪些粒子。
最近麦克阿帕恩在一封写给《兰辛州日报》(Lansing State Journal)的电子邮件中说:“说唱音乐和物理学在文化上相去甚远,但我发现试着把它们放在一起挺有趣。”有些人,包括物理学家,也发现这样做很有意思。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言人詹姆士·吉利斯(James Gillies)说:“我们很喜欢这首说唱歌曲。物理学也能在音乐界找到它的一席之地。”麦克阿帕恩获准在对撞实验将发生的巨洞和隧道里拍下她和朋友跳舞的画面。吉利斯说:“老实说,当凯特说她想这样做时我很怀疑,但当我看了她以前的科学说唱和歌词后,我深信不疑。我想你会发现在物理学家中几乎一致认为这棒极了。”
麦克阿帕恩在密歇根州的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National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Laboratory)磨练了她的物理学说唱技能,两年前她曾是该实验室一项“大学生研究计划”的一名成员。
现在开始参观: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法国和瑞士边界下面的隧道修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正在制造一个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它将进入把温度降低到1.9绝对温标(零下271摄氏度,或零下456华氏度),目前已经进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阶段。
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拥有数千个磁体,它能利用液态氮维持这种寒冷的低温环境。这些磁体排列成环形,沿着巨大的隧道延伸27公里。一旦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运行,两条粒子束流(通常由高能量加速的质子组成)将向下发射到那些穿过磁体的管子里。然后这些光束将以光速围绕主环向相反方向运行。
在隧道上的限定点,这些光束将相互交叉,通过激变的能量彼此相互撞击。科学家希望在这些碰撞产生的碎片中发现新粒子,以便进一步了解宇宙的自然状态和它是如何产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强大的物理实验仪器,它将重新产生宇宙大爆炸后的自然环境。到目前为止,大型强子对撞机的8个部分中已经有6个的温度达到4.5到1.9绝对温标之间的温度,不过在最后几个月的某个阶段,这个对撞机的所有部分的温度都将降低到1.9绝对温标以下。与之相比,遥远外空的温度大约是2.7绝对温标(零下270摄氏度或零下454华氏度)。
洛博托·萨伯恩领导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电子元件试运行工作,他表示,为了在没有太大能量的情况下获得高磁场,这些磁体必须具有“超导性”。一些材料在温度非常低的环境下表现出的这种特性,能确保在零电阻和功率损耗非常低的情况下输送电流。氦在2.2绝对温标表现出惊人特性,因此成为“超流体”。这种特性让它能迅速传导热量,成为极其有效的制冷剂。萨伯恩解释说,至今还没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物理设备能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运行。但是这个电子仪器是一种预示。
他说:“对于这个机器的试运转,我们拥有非常系统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通过从模型中获得经验,经过非常小心的设计产生的。我们的座右铭是:科学没有捷径。改变现在非常寒冷的一个成分,就像把它从月球上带回地球。它需要大约3到4周时间进行加热。然后用1或2周进行转变。然后又需要3到6周时间再次降温。因此可想而知,我们犯下一个错误,就会白白浪费3个月时间。”目前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两个部分没有达到要求的低温,因此实验无法继续进行。这些部分内控制低温系统的电子将被转移到一个区域,该区域能更好地屏蔽粒子,防止它们在碰撞期间从这台机器中射出。
这个环中的一个部分将像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和输送光束一样运转。通过这种方法,科研组成员能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并获得周期运行操作的经验。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磁体还必须经历电试验。该机器的每个部分大约包含200个电路。每个电路可能由154个磁体或1个磁体构成。研究人员将对它们进行测试,以确定它们处理非常高的电流(高达1.2万安培)的能力。萨伯恩说:“我们给每个电路供能,确保它能在计划的电流范围内正常运行。但是首先我们必须检查它周围的保护系统(用来发现可能会出现的熄灭现象)是否能按照预计结果运行。”一些部分的磁体开始加热时会发生熄灭现象,以便阻止电流通过。工程师已经制成了一个恢复系统,它能在这些现象对磁场产生影响,改变环状物周围的粒子方向,并切断循环光束前发现这些熄灭现象。
这台机器的制冷器将再用2周时间才能完成,目前没发现严重问题。对这台机器进行电流测试另外需要两周时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一次“接通”前,质子光束将通过一个被称作喷射器的粒子加速器达到高能状态。一旦这台机器的温度降低,操作员将把光束发射到主环内,迫使它们通过每一个独立部分,直到断开电路。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定时系统(或称同步系统),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像一个独立机器一样运行。大型强子对撞机接通后,它能在5万亿电子伏特的高能下运行。冬季它将被关闭,以便这些磁体能被“训练的”可以在7万亿电子伏特的高能下处理光束
图片文字说明:
1. 9月10日,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启用。图为2007年3月22日拍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部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2.图为2007年2月28日拍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部件的资料照片
3.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瑞士、法国边境地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长达27公里
4.ATLAS是一台巨型数字照相机,能够拍摄质子间6亿次碰撞的照片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法国和瑞士边界下面的隧道修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正在制造一个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它将进入把温度降低到1.9绝对温标(零下271摄氏度,或零下456华氏度),目前已经进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阶段。
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拥有数千个磁体,它能利用液态氮维持这种寒冷的低温环境。这些磁体排列成环形,沿着巨大的隧道延伸27公里。一旦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运行,两条粒子束流(通常由高能量加速的质子组成)将向下发射到那些穿过磁体的管子里。然后这些光束将以光速围绕主环向相反方向运行。
在隧道上的限定点,这些光束将相互交叉,通过激变的能量彼此相互撞击。科学家希望在这些碰撞产生的碎片中发现新粒子,以便进一步了解宇宙的自然状态和它是如何产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强大的物理实验仪器,它将重新产生宇宙大爆炸后的自然环境。到目前为止,大型强子对撞机的8个部分中已经有6个的温度达到4.5到1.9绝对温标之间的温度,不过在最后几个月的某个阶段,这个对撞机的所有部分的温度都将降低到1.9绝对温标以下。与之相比,遥远外空的温度大约是2.7绝对温标(零下270摄氏度或零下454华氏度)。
洛博托·萨伯恩领导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电子元件试运行工作,他表示,为了在没有太大能量的情况下获得高磁场,这些磁体必须具有“超导性”。一些材料在温度非常低的环境下表现出的这种特性,能确保在零电阻和功率损耗非常低的情况下输送电流。氦在2.2绝对温标表现出惊人特性,因此成为“超流体”。这种特性让它能迅速传导热量,成为极其有效的制冷剂。萨伯恩解释说,至今还没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物理设备能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运行。但是这个电子仪器是一种预示。
他说:“对于这个机器的试运转,我们拥有非常系统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通过从模型中获得经验,经过非常小心的设计产生的。我们的座右铭是:科学没有捷径。改变现在非常寒冷的一个成分,就像把它从月球上带回地球。它需要大约3到4周时间进行加热。然后用1或2周进行转变。然后又需要3到6周时间再次降温。因此可想而知,我们犯下一个错误,就会白白浪费3个月时间。”目前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两个部分没有达到要求的低温,因此实验无法继续进行。这些部分内控制低温系统的电子将被转移到一个区域,该区域能更好地屏蔽粒子,防止它们在碰撞期间从这台机器中射出。
这个环中的一个部分将像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和输送光束一样运转。通过这种方法,科研组成员能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并获得周期运行操作的经验。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磁体还必须经历电试验。该机器的每个部分大约包含200个电路。每个电路可能由154个磁体或1个磁体构成。研究人员将对它们进行测试,以确定它们处理非常高的电流(高达1.2万安培)的能力。萨伯恩说:“我们给每个电路供能,确保它能在计划的电流范围内正常运行。但是首先我们必须检查它周围的保护系统(用来发现可能会出现的熄灭现象)是否能按照预计结果运行。”一些部分的磁体开始加热时会发生熄灭现象,以便阻止电流通过。工程师已经制成了一个恢复系统,它能在这些现象对磁场产生影响,改变环状物周围的粒子方向,并切断循环光束前发现这些熄灭现象。
这台机器的制冷器将再用2周时间才能完成,目前没发现严重问题。对这台机器进行电流测试另外需要两周时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一次“接通”前,质子光束将通过一个被称作喷射器的粒子加速器达到高能状态。一旦这台机器的温度降低,操作员将把光束发射到主环内,迫使它们通过每一个独立部分,直到断开电路。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定时系统(或称同步系统),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像一个独立机器一样运行。大型强子对撞机接通后,它能在5万亿电子伏特的高能下运行。冬季它将被关闭,以便这些磁体能被“训练的”可以在7万亿电子伏特的高能下处理光束
图片文字说明:
1. 9月10日,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启用。图为2007年3月22日拍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部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2.图为2007年2月28日拍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部件的资料照片
3.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瑞士、法国边境地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长达27公里
4.ATLAS是一台巨型数字照相机,能够拍摄质子间6亿次碰撞的照片





名为“Alice”的探测器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圆形隧道周围4个巨型探测器中的一个

重1.25公吨的Alice

Atlas是一台巨型数字照相机,能够拍摄质子间6亿次碰撞的照片——大型强子对撞机有能力让质子在一秒钟内完成6亿次碰撞。

安装Atlas最后部件

1.这是无尘室里的压缩介子线圈(CMS)跟踪器外筒(TOB)。压缩介子线圈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两个多用途科研仪器之一,它的设计目的是揭开“Terascale”的物理学原理,Terascale是一个能量区,物理学家认为他们可通过这个能量区找到21世纪粒子物理学核心问题的答案。

2.这是晨光中的“创新球”系统。这个木质球体结构最初是为瑞士全国展览会Expo'02建造的,直径40米,高27米。

3.组装ATLAS强子端盖液体氩热量计(ATLAS Hadronic endcap Liquid Argon Calorimeter)。ATLAS探测器包含一系列一个比一个大的同心圆筒,它们围绕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质子束相撞的界面中心。

4.工作人员正在对大型强子对撞机隧道内的磁体阵列进行检查。每个磁体都处在恰当位置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对光束的路径进行精确控制。

5. 将大型离子对撞实验(ALICE)的内部追踪系统运送到实验洞并将它嵌入定时发射膛(TPC)。ALICE将用来研究超高能质子-质子和铅-铅对撞物理学原理,并将揭露宇宙大爆炸后几微秒内的宇宙情形。

6.将该追踪系统嵌入压缩介子线圈探测器中心。

7.照片上是LHCb电磁量能器。这是一个由3300块组成的一面42平方米的墙体,上面有闪烁体、光缆和铅。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内开始进行质子-质子对撞时, LHCb电磁量能器将被用来测量对撞过程产生的粒子能。质子、电子和正电子将穿过这些模块内的物质层,通过粒子流将它们的能量堆积在这个探测器中。

8.这是在梅林的跟踪系统合成设备进行压缩介子线圈试验时拍摄的照片。

9.法国、瑞士和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消防人员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隧道内搬运营救设备。

10.大型强子对撞机隧道内的冷磁体。

11.将这个跟踪器插入压缩介子线圈探测器的心脏部位。

12. 拥有跟踪器外筒的压缩介子线圈探测器末端完工。

13.将ATLAS的第一个小轮子送入隧道内。

14.将ATLAS的两个μ介子小轮子中的一个放入洞中。

15.2007年7月拍摄的ATLAS探测器。

16.一名电焊工人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隧道内的强子对撞机的两个超导磁体系统之间忙碌着。

17. 2007年年底拍摄的压缩介子线圈探测器。

18.将ATLAS磁体环形端盖从180号大楼运输到ATLAS指定地点。

19.2008年2月初,在将μ介子小轮子送入洞中之前看到的ATLAS洞A侧的情景。

20. ALICE洞中的L3磁体的一个门即将关闭的门。

21.将压缩介子线圈探测器的最后一个部分放入地下试验洞中。

22.完全放入液体氩低温保持器后拍到的第一个ATLAS内部探测器端盖照片。

23.在洞内安装ATLAS像素探测器。

24.在ATLAS洞中安装光束管。

25.进行安装时电脑中心的场景。

26.安装世界上最大的硅跟踪探测器。

27.这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瑞士、法国周围地区的鸟瞰图。3个环清晰可见,最小的那个(位于右下方)显示出质子同步加速器的地下位置,中间的环是超级质子加速器(SPS)所在位置,这个加速器的圆周是7公里。那个最大的环(圆周27公里)是以前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加速器所在地。
新华网快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当地时间10日9时30分(北京时间10日15时30分)左右正式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对撞机。
2008年09月10日 16:04: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研究人员10日说,注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第一束质子束流,已经走通对撞机8段中的第一段。
2008年09月10日 16:13: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研究人员10日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后,注入的第一束质子束流已经走通对撞机8段中的第四段。
歌不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