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8年7月,10个你必看必回的展览!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蒋志个展 神经症及其呓语! - 开幕图!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2&ForumID=8&lange=cn
神经症和呓语,游离于两者之间的失衡,绷紧神经进入展厅。如何解释神经症?解释呓语?于此透过作品传输给观众,然后又再次以文字表达作品与语义之间的内容关系。一次视觉简单但消化困难的个展。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蒋志个展 神经症及其呓语! - 开幕图!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2&ForumID=8&lange=cn
神经症和呓语,游离于两者之间的失衡,绷紧神经进入展厅。如何解释神经症?解释呓语?于此透过作品传输给观众,然后又再次以文字表达作品与语义之间的内容关系。一次视觉简单但消化困难的个展。

七月八月—七嘴八舌(上)
(转自artbaba博客 [url]http://art-ba-ba.blogbus.com/logs/27093735.html)
798从7月中到8月初接连开幕了N个展览,偶带着一个无聊的问题七嘴八舌乱批一通。
首先需要反省的是观展方式。最普遍的心态是去看展览中呈现作品的语言实践,即使是对于策展的态度,也是以策划本身有没有使作品的展示显得更充分为核心。但其实我们会发现,适合这一类观展人群的展览越来越少,因为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展览仅仅是众多展览类别中的一种,当前的现实状况使得这一类展览明显地处于劣势,甚至就直接消失了。正如老金在artbaba的帖里所说,“艺术市场在哪里,艺术生态就在哪里。这个生态是自然的,市场的,甚至于是投机的。学术对于生态的合理建设在今天只是一种书面想象。”“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其实一直是自主式的,艺术家的流动与艺术空间的泡沫性建设其背后的动力是艺术市场”。其实,我一直就很实际地生活在这个由市场产生着驱动力的“艺术生态”中。
所以,不少艺术家选择了不看展览,来到现场也往往是为了表达朋友间的礼貌。现在的展览如何判定有效性?这是很难回答,回答了又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标准体现于语言的有效上——语言的进化是有效的。真是这样的吗?最近常常说到的疲软往往指的是艺术家创作语言上的无新意,甚至是回到了很早以前的问题探讨范畴内,因而显得没有建设性。也就是说作品所体现出的问题是曾经在讨论了一阵后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且现在已经失去了当时讨论此问题的语境。现在要再回到那个问题中去,就失去了上下文语境而没有现实意义了,甚至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在思考上的懒惰和不清醒。
当然,这样的判断只能迎合一部分艺术家的想法,大部分人固守在自己的世界中完成创作。
语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发生着演变。艺术圈习惯对创作群体的作品语言形式做断代分析,其中,对语言在场景生效的判断,成为断代的依据——创作中的语言游戏往往是玩不下去了才发生衍化的——这样也就坚定了人们潜意识中的艺术进化论。
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一个人选择怎么样实践方式无可指责,但太多的人确确实实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实践在艺术史的“考古层位”中属于哪一层。在一个成熟的运作系统里,这些位于不同“考古层位”的艺术品的运行是并行不悖的。从纵向上来讲,古典学院写实艺术、印象派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等等,从横向上来讲,民间艺术、装饰艺术、被钱串了脑子过于谄媚的艺术、有语言探索需要的艺术等等,它们应该有着不同的销售系统和评估人群。在798,可以看到一百年间艺术发展过程中有过的各种艺术形式。因为背景知识结构大相径庭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人固守在自己的“艺术史层位”中,行进着自己心中那个时代的艺术。对艺术有着不同理想和期许的人,他们心中的作品都被挤压到“当代艺术”这一种销售指令下被展出、被人评述、被人交易着。
说俗点就是,艺术行业分工不明,行业细分不够造成大家多种心理上的混乱——张飞战岳飞,杀得满天飞。
U空间转变为画廊被看成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我们对新的时代是否有足够充足的认识,是否意识到应该调整我们的观展心态和目的。以前在仓库做到实验性展览已经不是这样的空间或者是画廊要做的事情,这样的任务已经被他们抛弃或者是放在一个居于保留的位置。这时候,许多艺术家就会发现自己的作用已经不是在圈子中起到一个主角作用,而成为了一群在野党。因为他们已经不能为这个时代潮流的变动投出具有否定权的一票,而只有参政权和议政权。目前最有权力和浮在台面的事已经不是他们的行业了。而是另外一个行业的事。
再回到无聊的问题上:如何评判展览的有效性。从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用一种很俗的现实逻辑来看。这个时间段的展览又可以被分为三类:A是意图明显,画廊/空间的路线清晰却不惹人反感;B是目的极其露骨,一副我大牌我拍谁/我流氓我拍谁的范儿;C是空间策划人自己脑子稀里糊涂,忽悠自己。
XX领导教育我们:作为画廊或者美术馆的高层人员需要清晰地了解这样的行业细分,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一个展览的是否卖或者学术,看清自己真正的目的和画廊的定位以及现阶段的任务。
那我们这样就可以再来想一想,在京的各个机构它们各自目前需要做的是什么。那么他们各自的大展是否在有效地执行着他们的意图。
尤伦斯的藏品展可以看作是一次炫耀武力,但是是一场不成功的秀,馆长个人趣味倾向于优雅、时尚,这做UCCA的甬道大厅足够了——艾未未的大吊灯和林明弘的花纹装饰在那里显出一种别样的豪华——但在展厅里,这种趣味使庞大的场面失控,业余的展厅空间安排不但表现在对王度作品的崇拜上,也体现协调各个展品之间的视觉关系上。尤伦斯需要通过藏品展证明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自己的品位高于希克的“麻将”展,这一点做得并不够好——据八卦消息讲,这些并不是尤伦斯收藏的最佳作品——这是一次大的战略上正确,小的战术上失败的展览。另外,桑斯对UCCA优雅和时尚社交场所的改造其实并不全部代表尤伦斯的意见,只是和尤伦斯的意图有较大的交集。其实,桑斯的构想其实就是超大规模版的沪申画廊,如果说费大为时代的UCCA显得过于理想化的话,那桑斯时代的这种模式虽然是西方世界里的运营经典,却又显得老土和僵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UCCA的需要也未可知。
林天苗的展览是一次有国际水准的装饰品展,这么说不是在骂人。林天苗的作品如果在苏富比或者佳士得上拍,完全应该归为decorative art的范畴。尽管作品里有很多类似布尔乔亚使用过的经典元素,但装饰艺术就是装饰,她在这个层面上做得很到位,却没有把装饰的成果更推进一步。作为长征的销售王牌,这次展览已经让全大院的人看到了如何给一个明显不是探索实践型的艺术家做个展。长征应该在心里给艺术家的分类很清楚,因此工作重点和所展现的面貌也很清晰:在5月的展望个展中,他们已经很好地告诉了人们如何和官方体制合作,如何准确地在大众趣味以及获得社会影响力中取得妥协,并让自己的另一张销售王牌干净利落的亮相。对于一家长期支持在艺术语言方面实践的空间来说,做好之前的两个展览游刃有余,这固然是当前的基本任务,但更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事正等在后面,如何保持自己在学术探索领域的地位,这一点显然比和官方合作以及做好一场视觉愉悦的展览秀要难得多,这是长征起家的本钱和长征存在的精神根本。难题在于这会直接触碰到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群体——这些兵现在几乎个个都成了软脚蟹,他们的创作窘境是多方面造成的——原因之复杂使得长征很难梳理清所有的问题让艺术家和空间精诚合作,达成共赢的局面。
圣之空间的展览除开感情兑现的阴谋论不谈,就其展览目的和执行的协调性来看,清晰而有力。每个艺术家以个案的方式来展开,背地里显示空间本身对这些大腕艺术家作品的拥有量和强硬话语——他们达到目的的手段干脆,短平快。
与圣之相比,伊比利亚的展览显得稚嫩许多,首先是巨大的展示空间本身存在的目的不明确,或者说一直以来犹豫不决,进而导致定位不清晰,甚至多角度的定位中有不少自相矛盾或者说互相干扰的地方。所以最终呈现的展览总是软绵绵的、模模糊糊的。首展“趣味的共同体”展览目的不清晰,观众看到的是小学生级别的空间布置水平,观众不知道做这个展览,空间是要干嘛——这一点和香格纳开幕做吞图项目的情况大相径庭——到了第二个展览“观念的笔记”,两位年轻的策展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趣味网罗到当今除了市场明星以外的最有“学术价值”的一批画家做展览,这看起来是针对市场化最直接的提问,但却忘了年轻的艺术家更容易在市场的影响下变得未老先衰。集体体现出的粗糙直白的反绘画态度并没有真正地击痛问题,甚至没有做到一次全面的让艺术家丢人现眼,没有让这个展览成为展现当前青年绘画艺术家的问题百科全书。再从初衷来讲,策展人对反绘画或者学术性的理解过于个人和狭隘,甚至有点学生气。做一个展览仅仅是为了在自己的学术标准中足够high,纠缠于创作中的小问题,没有大局观,没有对自己策划展览对整个空间影响和全盘布局考虑足够多的责任感。体现出“自己与自己玩”的票友心态。
咱也学学《赤壁》。搞个上下集,哈哈
(转自artbaba博客 [url]http://art-ba-ba.blogbus.com/logs/27093735.html)
798从7月中到8月初接连开幕了N个展览,偶带着一个无聊的问题七嘴八舌乱批一通。
首先需要反省的是观展方式。最普遍的心态是去看展览中呈现作品的语言实践,即使是对于策展的态度,也是以策划本身有没有使作品的展示显得更充分为核心。但其实我们会发现,适合这一类观展人群的展览越来越少,因为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展览仅仅是众多展览类别中的一种,当前的现实状况使得这一类展览明显地处于劣势,甚至就直接消失了。正如老金在artbaba的帖里所说,“艺术市场在哪里,艺术生态就在哪里。这个生态是自然的,市场的,甚至于是投机的。学术对于生态的合理建设在今天只是一种书面想象。”“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其实一直是自主式的,艺术家的流动与艺术空间的泡沫性建设其背后的动力是艺术市场”。其实,我一直就很实际地生活在这个由市场产生着驱动力的“艺术生态”中。
所以,不少艺术家选择了不看展览,来到现场也往往是为了表达朋友间的礼貌。现在的展览如何判定有效性?这是很难回答,回答了又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标准体现于语言的有效上——语言的进化是有效的。真是这样的吗?最近常常说到的疲软往往指的是艺术家创作语言上的无新意,甚至是回到了很早以前的问题探讨范畴内,因而显得没有建设性。也就是说作品所体现出的问题是曾经在讨论了一阵后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且现在已经失去了当时讨论此问题的语境。现在要再回到那个问题中去,就失去了上下文语境而没有现实意义了,甚至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在思考上的懒惰和不清醒。
当然,这样的判断只能迎合一部分艺术家的想法,大部分人固守在自己的世界中完成创作。
语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发生着演变。艺术圈习惯对创作群体的作品语言形式做断代分析,其中,对语言在场景生效的判断,成为断代的依据——创作中的语言游戏往往是玩不下去了才发生衍化的——这样也就坚定了人们潜意识中的艺术进化论。
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一个人选择怎么样实践方式无可指责,但太多的人确确实实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实践在艺术史的“考古层位”中属于哪一层。在一个成熟的运作系统里,这些位于不同“考古层位”的艺术品的运行是并行不悖的。从纵向上来讲,古典学院写实艺术、印象派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等等,从横向上来讲,民间艺术、装饰艺术、被钱串了脑子过于谄媚的艺术、有语言探索需要的艺术等等,它们应该有着不同的销售系统和评估人群。在798,可以看到一百年间艺术发展过程中有过的各种艺术形式。因为背景知识结构大相径庭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人固守在自己的“艺术史层位”中,行进着自己心中那个时代的艺术。对艺术有着不同理想和期许的人,他们心中的作品都被挤压到“当代艺术”这一种销售指令下被展出、被人评述、被人交易着。
说俗点就是,艺术行业分工不明,行业细分不够造成大家多种心理上的混乱——张飞战岳飞,杀得满天飞。
U空间转变为画廊被看成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我们对新的时代是否有足够充足的认识,是否意识到应该调整我们的观展心态和目的。以前在仓库做到实验性展览已经不是这样的空间或者是画廊要做的事情,这样的任务已经被他们抛弃或者是放在一个居于保留的位置。这时候,许多艺术家就会发现自己的作用已经不是在圈子中起到一个主角作用,而成为了一群在野党。因为他们已经不能为这个时代潮流的变动投出具有否定权的一票,而只有参政权和议政权。目前最有权力和浮在台面的事已经不是他们的行业了。而是另外一个行业的事。
再回到无聊的问题上:如何评判展览的有效性。从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用一种很俗的现实逻辑来看。这个时间段的展览又可以被分为三类:A是意图明显,画廊/空间的路线清晰却不惹人反感;B是目的极其露骨,一副我大牌我拍谁/我流氓我拍谁的范儿;C是空间策划人自己脑子稀里糊涂,忽悠自己。
XX领导教育我们:作为画廊或者美术馆的高层人员需要清晰地了解这样的行业细分,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一个展览的是否卖或者学术,看清自己真正的目的和画廊的定位以及现阶段的任务。
那我们这样就可以再来想一想,在京的各个机构它们各自目前需要做的是什么。那么他们各自的大展是否在有效地执行着他们的意图。
尤伦斯的藏品展可以看作是一次炫耀武力,但是是一场不成功的秀,馆长个人趣味倾向于优雅、时尚,这做UCCA的甬道大厅足够了——艾未未的大吊灯和林明弘的花纹装饰在那里显出一种别样的豪华——但在展厅里,这种趣味使庞大的场面失控,业余的展厅空间安排不但表现在对王度作品的崇拜上,也体现协调各个展品之间的视觉关系上。尤伦斯需要通过藏品展证明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自己的品位高于希克的“麻将”展,这一点做得并不够好——据八卦消息讲,这些并不是尤伦斯收藏的最佳作品——这是一次大的战略上正确,小的战术上失败的展览。另外,桑斯对UCCA优雅和时尚社交场所的改造其实并不全部代表尤伦斯的意见,只是和尤伦斯的意图有较大的交集。其实,桑斯的构想其实就是超大规模版的沪申画廊,如果说费大为时代的UCCA显得过于理想化的话,那桑斯时代的这种模式虽然是西方世界里的运营经典,却又显得老土和僵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UCCA的需要也未可知。
林天苗的展览是一次有国际水准的装饰品展,这么说不是在骂人。林天苗的作品如果在苏富比或者佳士得上拍,完全应该归为decorative art的范畴。尽管作品里有很多类似布尔乔亚使用过的经典元素,但装饰艺术就是装饰,她在这个层面上做得很到位,却没有把装饰的成果更推进一步。作为长征的销售王牌,这次展览已经让全大院的人看到了如何给一个明显不是探索实践型的艺术家做个展。长征应该在心里给艺术家的分类很清楚,因此工作重点和所展现的面貌也很清晰:在5月的展望个展中,他们已经很好地告诉了人们如何和官方体制合作,如何准确地在大众趣味以及获得社会影响力中取得妥协,并让自己的另一张销售王牌干净利落的亮相。对于一家长期支持在艺术语言方面实践的空间来说,做好之前的两个展览游刃有余,这固然是当前的基本任务,但更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事正等在后面,如何保持自己在学术探索领域的地位,这一点显然比和官方合作以及做好一场视觉愉悦的展览秀要难得多,这是长征起家的本钱和长征存在的精神根本。难题在于这会直接触碰到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群体——这些兵现在几乎个个都成了软脚蟹,他们的创作窘境是多方面造成的——原因之复杂使得长征很难梳理清所有的问题让艺术家和空间精诚合作,达成共赢的局面。
圣之空间的展览除开感情兑现的阴谋论不谈,就其展览目的和执行的协调性来看,清晰而有力。每个艺术家以个案的方式来展开,背地里显示空间本身对这些大腕艺术家作品的拥有量和强硬话语——他们达到目的的手段干脆,短平快。
与圣之相比,伊比利亚的展览显得稚嫩许多,首先是巨大的展示空间本身存在的目的不明确,或者说一直以来犹豫不决,进而导致定位不清晰,甚至多角度的定位中有不少自相矛盾或者说互相干扰的地方。所以最终呈现的展览总是软绵绵的、模模糊糊的。首展“趣味的共同体”展览目的不清晰,观众看到的是小学生级别的空间布置水平,观众不知道做这个展览,空间是要干嘛——这一点和香格纳开幕做吞图项目的情况大相径庭——到了第二个展览“观念的笔记”,两位年轻的策展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趣味网罗到当今除了市场明星以外的最有“学术价值”的一批画家做展览,这看起来是针对市场化最直接的提问,但却忘了年轻的艺术家更容易在市场的影响下变得未老先衰。集体体现出的粗糙直白的反绘画态度并没有真正地击痛问题,甚至没有做到一次全面的让艺术家丢人现眼,没有让这个展览成为展现当前青年绘画艺术家的问题百科全书。再从初衷来讲,策展人对反绘画或者学术性的理解过于个人和狭隘,甚至有点学生气。做一个展览仅仅是为了在自己的学术标准中足够high,纠缠于创作中的小问题,没有大局观,没有对自己策划展览对整个空间影响和全盘布局考虑足够多的责任感。体现出“自己与自己玩”的票友心态。
咱也学学《赤壁》。搞个上下集,哈哈
[s:334]都没看~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阿拉里奥】王度个展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385&ForumID=8&lange=cn
海归艺术家18年后荣誉归国的一系列个展中的第一炮。踏入灰扑扑的展厅,恍如梦游王度的太虚幻境,让你亲身经历什么叫梦游现实主义!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385&ForumID=8&lange=cn
海归艺术家18年后荣誉归国的一系列个展中的第一炮。踏入灰扑扑的展厅,恍如梦游王度的太虚幻境,让你亲身经历什么叫梦游现实主义!

[p_w_upload=104287]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卓越画廊 - 魔力女孩!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4&ForumID=8&lange=cn
刘鼎策划的女老外个展。卓越艺术空间推出的这个展览算比较有意思,苏山.希勒这盘10年前的录像作品,放在今天魔力依然不减,此作品拥有进入女性录像艺术史的潜能。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卓越画廊 - 魔力女孩!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4&ForumID=8&lange=cn
刘鼎策划的女老外个展。卓越艺术空间推出的这个展览算比较有意思,苏山.希勒这盘10年前的录像作品,放在今天魔力依然不减,此作品拥有进入女性录像艺术史的潜能。
[p_w_upload=104288]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邱风瑟瑟~~ 一切有关邱志杰!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7039&ForumID=8&lange=cn
不必多说,直接点击链接看吧… …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邱风瑟瑟~~ 一切有关邱志杰!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7039&ForumID=8&lange=cn
不必多说,直接点击链接看吧… …
[p_w_upload=104289]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走光,邵一个展,7月11日在比翼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526&ForumID=8&lange=cn
邵一虽然走光,但焦距终于对上了。通过摄影、装置、暗房、铁桶、老家具…将现场本能的延续,让一切细节有意无意的流露,但不放大,却走光。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走光,邵一个展,7月11日在比翼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526&ForumID=8&lange=cn
邵一虽然走光,但焦距终于对上了。通过摄影、装置、暗房、铁桶、老家具…将现场本能的延续,让一切细节有意无意的流露,但不放大,却走光。
[p_w_upload=104290]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常青:无动于衷---展览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541&ForumID=8&lange=cn
国际艺术家和国际画廊合作的群展,以什么姿态面对时代趋势走向的偏好和选择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一切竟在灯火阑珊处。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常青:无动于衷---展览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541&ForumID=8&lange=cn
国际艺术家和国际画廊合作的群展,以什么姿态面对时代趋势走向的偏好和选择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一切竟在灯火阑珊处。
[p_w_upload=104291]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伊比利亚:观念的笔记——现场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8&ForumID=8&lange=cn
参展名单不错,场地不错,策展不错,画也不错,统统都不错但就是无法让人回味的一个展览。肤浅的说,绘画目前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再没有一块画布能抓住观众超过5分钟了。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伊比利亚:观念的笔记——现场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428&ForumID=8&lange=cn
参展名单不错,场地不错,策展不错,画也不错,统统都不错但就是无法让人回味的一个展览。肤浅的说,绘画目前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再没有一块画布能抓住观众超过5分钟了。
[p_w_upload=104292]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UCCA 的未来工程 -- 汇总!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7041&ForumID=8&lange=cn
对于艺术品本来就服务于贵族的传统,货郎车、平民库、辣椒干等都可以是高级奢侈的原材料,因为它表达的是底层民生,朦朦胧胧的东方异国情调。然而,可慰的是收藏不是尤伦斯的终极理想,他对中国的情感是骑虎难下的。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UCCA 的未来工程 -- 汇总!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7041&ForumID=8&lange=cn
对于艺术品本来就服务于贵族的传统,货郎车、平民库、辣椒干等都可以是高级奢侈的原材料,因为它表达的是底层民生,朦朦胧胧的东方异国情调。然而,可慰的是收藏不是尤伦斯的终极理想,他对中国的情感是骑虎难下的。
[p_w_upload=104293]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假妈妈带你看“黑桃”12金钗美女的闺房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674&ForumID=8&lange=cn
步入80后小黑桃遍地萌芽的青春期。12金钗来自江南水乡,个个水灵水灵。作品带有太重的学生气是难免,但一次北漂的经历是很好的锻炼。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假妈妈带你看“黑桃”12金钗美女的闺房现场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674&ForumID=8&lange=cn
步入80后小黑桃遍地萌芽的青春期。12金钗来自江南水乡,个个水灵水灵。作品带有太重的学生气是难免,但一次北漂的经历是很好的锻炼。
[p_w_upload=104294]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妈的 ~~ 林天苗长征个展!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827&ForumID=8&lange=cn
一次昂贵直接有力的女性宣言。此次个展无论对材料、形式、观念、现场的认真都是无可挑剔的。如果说非要挑出什么,那是在视觉麻木年代的今天,任何场面都无法再满足或刺激我们的神经了。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 - 妈的 ~~ 林天苗长征个展!
[url]http://www.art-ba-ba.com/mainframe.asp?ThreadID=16827&ForumID=8&lange=cn
一次昂贵直接有力的女性宣言。此次个展无论对材料、形式、观念、现场的认真都是无可挑剔的。如果说非要挑出什么,那是在视觉麻木年代的今天,任何场面都无法再满足或刺激我们的神经了。
眼睛貌似睁得很大,但写的东西象小报记者 也不厚道
[quote]引用第12楼guest于2008-08-08 00:40发表的 :
眼睛貌似睁得很大,但写的东西象小报记者 也不厚道[/quote]
这里全是小报八卦,没有你喜欢的人民日报社论~~~
眼睛貌似睁得很大,但写的东西象小报记者 也不厚道[/quote]
这里全是小报八卦,没有你喜欢的人民日报社论~~~
目前看,展览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