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操蛋工人
发起人:硬丸  回复数:2   浏览数:1903   最后更新:2008/07/27 12:36:08 by
[楼主] 火火火 2008-07-27 05:22:28

史金淞新作展

地点:站台中国
日期:2008年7月26日-8月14日
策展人:巫鸿


琰 -从玉,炎声,本义:美玉名。一个对火和玉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的试验展,无论是在展厅内烤炭,研究改造发动机,或将玉石敲击在展厅墙上,此次展览是阳刚十足,灼热无限地希望让观众危险一把呢?仰或是策展人、艺术家和画廊之间危险了一把?




文字-点击图片放大!
[沙发:1楼] guest 2008-07-29 15:52:27
太学院了,太材料了,太狭隘了,太细腻了,
这不算骂人吧
[板凳:2楼] guest 2008-07-29 15:18:27
挺好的展览,顶松松
[地板:3楼] guest 2008-07-29 15:17:09
比那个传说中的史金淞强
[4楼] 火火火 2008-07-27 03:56:34
第一部分:发动机

一个经过艺术家精密计算,精心改良的汽车发动机,裸露的摆放在展厅。轰轰的不停发动,让观众无法接近,还需掩耳观看。


[5楼] 火火火 2008-07-27 04:01:56
第二部分:烤树

将整棵树干平躺在展厅,从一端让风扇吹烤,制成火炭。

[6楼] 火火火 2008-07-27 04:08:33
第三部分:玉石敲墙

一块玉石头型的小装置,不停地敲打在墙上。

[7楼] guest 2008-07-27 04:39:06
玉头不错
[8楼] guest 2008-07-27 09:46:37
据艺术家讲 芋头撞墙是他想方案时状态的真实写照
[9楼] guest 2008-07-27 09:51:33
不错! 挺搞笑的 [s:323]
[10楼] guest 2008-07-27 10:17:57
现在的作品真像是在搞主题装修~~~无语
[11楼] guest 2008-07-27 15:45:13
装修工出来吓人了!无聊
[12楼] 火火火 2008-07-29 08:31:12

[13楼] 火火火 2008-07-29 08:40:58

[14楼] 火火火 2008-07-29 08:51:19

[15楼] 刘逸鸿 2008-07-29 12:05:46
从名字到作品都很做作
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
[16楼] guest 2008-07-29 16:00:00
9年前威尼斯人家20台发动机一起轰鸣,也没觉得多好,前年东京画廊日本无派跟这个一样烧树都不会去看和在意,敲头这个这么平庸多少人敲过啊
剩下的还有什么?吓唬媒体,还有学生和小女孩
[17楼] guest 2008-08-01 05:27:49




7月26日在站台·中国,史金淞在命名为“琰”的个展中开始了一次“减法”的转向,一种由外在密集的社会学的隐喻性象征种种意义的作品,成为了孤独个体向内的对身体感觉的挖掘。作品上的材料和处理手法越发的单纯和隐蔽,一些复杂或简单的机械装置只是为了帮助更好的呈现作品自身材质的基本属性。

“琰”被策展人巫鸿以《说文解字》的方式分解为单个的原始元素,一件玉和两件火组成的作品套装。“琰”的字典解释是深山中埋藏的美玉,适合做名讳用。这也正如同作品中所蕴涵的某种内在的情绪,不被揭示,藏而不露。“热辐射1500摄氏度”是一段巨大的被炭化了的梧桐树干,在黑暗的房间里沉静的燃烧。红色的火焰,劈啪声,热浪,风扇,梧桐木烧焦的气味,以及脚下唏嗉缠绵的沙地,清砖,都给人一种穿越千年时间的肃静感。火焰、灰烬、温度,燃烧不尽的能量,一切都使人嘘吁不已。空间以燃烧的方式逼迫着人面对内敛的时间、历史、生命和毁灭,如同被拉进时空交错的隧道,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站台·中国的二楼被一片苍茫的白色滑石粉所笼罩,一声接一声的沉闷的磕碰敲砸的“咚、咚”声传来。撼动整个巨大空间气场的是墙角小小的“144.58N.m”,一个岫岩玉制成的人头,在机械的牵引下不时的沉重的撞在砖墙上,撞出一个半圆形的深坑。红砖的粉沫和石灰的尘土纷纷跌落,堆积在墙角处。这是《战国策》中“匹夫之怒,以头抢地尔”的那种不可抑制的愤怒?是人临绝境,痛不欲生的那种绝望了的悔恨?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断碰壁的那种强烈的挫折?一种徒劳的情绪遭遇到了钢铁机械的执着和顽强,这个无意义的低沉而缓慢的撞击不象是敲打在墙上,更象是撞在观者的内心。每个人都不得不在这里驻住脚步,面对这颗越挫越勇的小小的玉头思绪牵引到了什么,自己?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精英?与世俗的不相容?这一切不得而知。人生在世总有某种深刻的挫折感需要孤独面对,比如死亡,比如衰落,比如背叛,对那些不可挽回的失去的无力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逃避,挥之不去。“2分56秒”则是一段拧成麻花的钢管,在加热成通红之后豁然呼啸,以耳膜几乎无法承受的音量强度,成为了最终高调的发泄。

这三件破坏墙面,不符合防火规范,噪音污染的强悍刚性的作品,在站台宽松和支持的条件下得以实现。同时,史金淞在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不经意间已经跨越自己的边界,挑战了语言的形式。在每件作品的命名和说明上,他依然持续了以前的精确数据,精密图表的分析,用一种伪高科技的科学理性来实现一种生理性和感觉上的还原和表达。






转自小花小草的blog
[18楼] 小站 2008-08-02 06:06:10
我来帮你补充一下:发动机实验过程
这里只是一个小站,你可以选择停留,也可以选择错过。
[19楼] 小站 2008-08-02 06:08:51
1500 °C后续跟踪报道
这里只是一个小站,你可以选择停留,也可以选择错过。
[20楼] 小站 2008-08-02 06:10:55
144.58牛顿.米 玉人头撞墙后续报道
这里只是一个小站,你可以选择停留,也可以选择错过。
[21楼] guest 2008-08-03 09:47:01
小赵照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