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展出国内最大完整男人皮
发起人:水仙妹妹  回复数:1   浏览数:2695   最后更新:2008/02/10 16:04:01 by
[楼主] 哼哼嘿嘿 2008-02-01 04:04:48

[attachment=81957]


比较像批评家的鲍栋的照片

    鲍栋印象

    我与鲍栋是在04年6月某天的QQ上相识的。之前只是听朋友说起过这个人。在我的印象里,我始终把鲍栋与“暴动”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没有与他见面之前,他在我脑中一直是一个剽悍、耿直且带有点卤莽的形象。当时在QQ上,鲍栋发给我两篇他的论文,一篇是《是艺术哲学还是哲学艺术》,是对贾斯帕·约翰斯作品的学理分析;另一篇是《图像时代与异质艺术——重建艺术解放叙事》,这是他在川美的硕士学位论文。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中规中矩学者型人才。

    07年春夏之交,听说鲍栋要到上海,是到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工作。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坏的选择。因为上海的环境,也许有更多他要去思考、去写作的课题。7月份,他把重庆方面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就来了上海,是我为他接的风。记得在酒桌上,我跟他说,多伦可以是一个跳板,一个过渡,之后在上海呆下来,可以认真搞你的学问。我说,我就是这样。我在多伦呆了一年,你也应该差不多,也就一年的时间。不信就走着瞧!我还真一语成谶。半年的时间,鲍栋就宣布辞职了。

    这个辞职说来有点蹊跷。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进了多伦之后的鲍栋其实是很适应体制的,我还一直在纳闷——鲍栋不至于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吧?鲍栋说,其实他到了上海之后就做了一件事,就是“鲁迅公园计划文献展”。他说,这个计划他是用了心思的。他说,“希望通过展览,多方位了解鲁迅公园内的文化生态,考察微观文化生态与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当代艺术机构的地缘关注态度。这个计划试图综合社会理论、文化研究与当代艺术实践,希望能够以问卷、采访、摄影、纪录片及各种可能的方式把握住鲁迅公园社区所包含的极具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问题。”但他的想法不断遭到体制的蚕食,他不断让步,让到他终于要最后表态的程度。鲍栋在Art-Ba-Ba艺术社区里贴了一个帖子,帖子是这样的:



    ……鲁迅公园计划文献展布展接近完成的时候,宣传部官员来到展厅巡视,认为现场“主调不够突出”、“氛围不够热烈”、“全是白的,有点像医院”、“应该多点红花绿叶”,多伦美术馆领导层连忙铺上艳俗的绿塑料地毯、摆上红布、调来花花草草,把白色海报改成红色,还命人去设计红色的条幅,要悬挂在展厅中。在此之前,领导们已经在一种自我审查的心理下,命令剪除了记录片中的很多场景和镜头,包括公园湖中的游泳(理由是公园是禁止游泳的)、夜晚与男同性恋的谈话(理由是公园夜间是不开放的)、以及涉及到前国家领导人的粗口(这到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策展人,我一忍再忍,因为Z/F美术馆确实需更加谨慎,但后来竟然连展览布置这些纯粹视觉上的东西都要去迎逢意识形态部门官员的可笑偏见,我已忍无可忍。在王南溟先生和我对他们的最后一次抗议和劝说依然无效之后,我在展览的开幕式上宣布辞职。

    我不知道真正的鲁迅公园计划是否将继续下去,但我知道,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与陈旧的意识形态及专制社会下的畸形人格的摩擦与抗争肯定会继续下去。



    鲍栋与体制之间,他最终坚持了什么?在他的帖子里,他无疑地亮出了他的立场与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态度。

    鲍栋离开上海,就要去北京了。他没有像我猜测的那样,留在上海继续他的写作。

    前几天,我请鲍栋吃了一顿饭。鲍栋来上海是我接的风,走的话,我想我要为他饯行,也算是有头有尾。鲍栋说,他要下厨,做一道川味鱼片,他特地把料带了过来。做得还真是地道。

    鲍栋是一个一直在建立他学术框架的人。他认为批评不是为艺术服务的,批评的归宿是理论与思想的成型。他有些观点非常个人化,比如,他觉得中国现在还没有到需要当代艺术的时候。因为,他在多伦体会到的是,现在的体制还不需要当代艺术。既而他认为现在的大众、现在的社会也不需要当代艺术。这样的想法,我就觉得有点极端了。鲍栋的思考非常考证,他的表达也是尽可能地缜密与逻辑。他回答问题都是要有个一、二、三、四的。我觉得,艺术史的逻辑在鲍栋身上已经非常地起作用了。他对思想的追究有时是超出对艺术的兴趣的。他虽然很年轻,但他的思维习性却很是版本化、学究化,像个小老头。我不知道,从一个西方思想系统里看外面,这个系统是不是就这么牢靠呢?一个在某个思想系统里面时间呆久的人,我觉得他是会有些后遗症的,他或许会削弱一些其实是不能削弱的敏感的神经。与鲍栋交流是敏感不起来的。因为他始终有一个现在的判断,一个用别人的思想系统支撑起来的说话背景。他总能娓娓道来,说着你所关注问题的周围的话。

    鲍栋说,思想是归宿,这话我完全认同。但支撑思想的“底盘”,我觉得除了价值观、人的问题这些基本的追问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需要一些鲜活的问题对象,思想要去敏感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值得转化出来去进行实践的。思想不是纯粹的文本,它需要实践来为它佐证。思想也完全可能在错误的判断与实践中明确起来。

    在鲍栋离开上海之前,我觉得我要对鲍栋说上这些话。


老金Blog

[img]http://www.wagnermania.com/noticias/Imagenes/05/05/18.jpg[/img]
[沙发:1楼] guest 2008-02-01 05:48:15
这人白来了上海一趟,还被多囵玩了。。。。。
[板凳:2楼] artvip 2008-02-01 06:02:25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其中的个中原由是值得理解的。
[地板:3楼] guest 2008-02-01 06:31:20
"我不知道真正的鲁迅公园计划是否将继续下去,但我知道,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与陈旧的意识形态及专制社会下的畸形人格的摩擦与抗争肯定会继续下去。"
顶鲍栋
[4楼] guest 2008-02-01 06:40:32
难,小小多轮就能看出一点整体的面貌。
[5楼] guest 2008-02-01 10:41:38
究竟是政治的艺术,还是艺术的政治?
[s:322] [s:326] [s:328]
[6楼] 嘿爷爷 2008-02-02 18:51:29
顶“彼地”
[7楼] guest 2008-02-03 03:08:58
鲍栋选择离开是对的,顶你
[8楼] guest 2008-02-03 03:58:54
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学者们怎么都软软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容易受伤,容易影响目标。
[9楼] guest 2008-02-03 05:45:06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02-03 11:58发表的  :
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学者们怎么都软软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容易受伤,容易影响目标。[/quote]
怎么软法的?不明白
[10楼] guest 2008-02-03 08:23:06
金锋见谁毁谁啊.活生生一救世主.
[11楼] guest 2008-02-03 14:42:04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02-03 11:58发表的  :
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学者们怎么都软软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容易受伤,容易影响目标。[/quote]
老逼央的说地听好.
[12楼] guest 2008-02-10 07:07:38
两者刚卵
[13楼] guest 2008-02-13 14:40:03
老金QQ多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