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是网络艺术?
段君
[attachment=70787]
1、录像作品经过数字压缩处理后,放在网页上供网友观看,不是网络艺术。具有网络意识的录像作品,必须事先考虑网络的技术特性。网络录像作品不能仅作为单向的画面信号输出,它应当事先利用数据库编程建立互动技术平台,容纳网友介入,并随时影响作品进度。西方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通过计算机实验制作能反馈观众数据的录像装置作品。自1989 年欧洲物理粒子研究所创立World Wide Web 雏形之后,西方艺术家——如Stephen Wilson、Jeffery Shaw等,利用联动技术平台制作超媒体作品,以及讨论当代社会问题所达到的深远度,令中国网络艺术家望尘莫及。
2、低技术含量的作品,不是网络艺术。现阶段的网络艺术,高新技术是它与过去艺术截然不同的身份特点,也是网络艺术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至于以后,高新技术还能否作为网络艺术的特点或基础,则无法预料。
3、聊天记录,不是网络艺术。比如蔡青将他用QQ在网上的聊天记录打印出来,当作网络艺术展出,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网络艺术。因为匿名并非网络的基本特性,互联网监管机构的侦查技术日益完善,已经使普通人在网络上想要真正匿名成为不可能。而且匿名本身也存在着两面性,它虽能保障网友畅所欲言,却助长炒作、自我吹嘘,以及无谓的争吵和谩骂。网络媒体具有煽风点火的天性,而网络艺术则要求公共理性,并对煽动行为持批判态度。
4、在网页上挂出油画、装置等作品图片,不是网络艺术。网络虽然使网友足不出户就知天下展事,但网络展览无法复制现场感。而当今的展览已经不是画出作品、再把作品随便找个地方挂起来这么简单了,展览越来越多地要求艺术家针对特定展出地点生产作品。网络展览使观看者的身份和位置逐渐模糊,你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观看以及怎样观看,只知道在观看什么。同时,在网络展览中,艺术品的物质性转化为纯粹的视觉性。这恰恰是网络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探索艺术品的非物质性。网络艺术的非物质性,来源于互联网虚拟数字规则系统和数据库,目前中国的网络艺术很少以此为探索方向。
中国网络艺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抱怨网站如何监管和意识形态控制(如网页过滤)等问题,而是要首先建立起网络作品作为当代艺术的生成逻辑。具有超媒体特征的网络艺术,瓦解了所谓的“图像时代”,即文字或图像都已不能成为视觉中心。网络艺术正在向我们展示全新的、流动的、超文本链接的视觉景观。
2007年11月26日
什么不是网络艺术?
段君
.......[/quote]
这个算不算网络艺术?

.......[/quote]
你那不算,俺这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