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新潮美术运动1983美术大趋势
发起人:velvetgolden 回复数:2
浏览数:3350
最后更新:2007/10/22 01:09:51 by
1982
1982年,中国美术界在经过了近4年的实践探索和问题讨论之后,走向一个基本的稳定局面,稳定不是指美术界有了统一的认识,而是说针对新时期美术提出的问题出现几条大的线索,创作的方式上也出现了稳定的主流。
1。1对于美术的讨论从形式内容写实抽象的问题扩大到了美术的作用。
观点有两个极端:一美术必须为人民服务1二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2,其中彭德的观点较为激进。贾方舟在文章《造型艺术的美学内容——关于形式的对话》说法比较委婉,“艺术应该有多种功能,但审美是主要功能。”3,本质上也是提倡美术的审美功能的。
1.2以罗中立为代表的四川美术样式得到公认
1979年主流的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大多数是文革题材,在文革过去几年之后,人们对于文革的记忆和伤痛渐渐的平复,批判现实主义的美术走向衰退。它的变体,以何多苓表现知青生活的带有乡村气息的作品为代表的美术形式延续下来,作品形式语言简洁,构图严谨,成为稳定乡土写实流派。
1981年引起较大争议的作品是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同样也是描绘乡土农民题材,同样也是以真实严谨的写实方式创作,但是《父亲》由于过于真实地再现了突出了普通的农民形象,而受到质疑。1981年9月邵仰德发表的文章《创作、欣赏、评论》中批评了《父亲》一画,主要有这样几点:拿着《父亲》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他们普遍不喜欢,说它是"要饭的"

1982年,中国美术界在经过了近4年的实践探索和问题讨论之后,走向一个基本的稳定局面,稳定不是指美术界有了统一的认识,而是说针对新时期美术提出的问题出现几条大的线索,创作的方式上也出现了稳定的主流。
1。1对于美术的讨论从形式内容写实抽象的问题扩大到了美术的作用。
观点有两个极端:一美术必须为人民服务1二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2,其中彭德的观点较为激进。贾方舟在文章《造型艺术的美学内容——关于形式的对话》说法比较委婉,“艺术应该有多种功能,但审美是主要功能。”3,本质上也是提倡美术的审美功能的。
1.2以罗中立为代表的四川美术样式得到公认
1979年主流的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大多数是文革题材,在文革过去几年之后,人们对于文革的记忆和伤痛渐渐的平复,批判现实主义的美术走向衰退。它的变体,以何多苓表现知青生活的带有乡村气息的作品为代表的美术形式延续下来,作品形式语言简洁,构图严谨,成为稳定乡土写实流派。
1981年引起较大争议的作品是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同样也是描绘乡土农民题材,同样也是以真实严谨的写实方式创作,但是《父亲》由于过于真实地再现了突出了普通的农民形象,而受到质疑。1981年9月邵仰德发表的文章《创作、欣赏、评论》中批评了《父亲》一画,主要有这样几点:拿着《父亲》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他们普遍不喜欢,说它是"要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