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品的独创性
发起人:独立性  回复数:0   浏览数:1208   最后更新:2007/12/18 03:26:16 by
[楼主] 独立性 2007-12-18 03:26:16
独立性是这样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孩子16岁北上上大学后,一些朋友见面就问,孩子那么小,在外面适应不?我笑着说,还不错。其实,孩子10岁多一点就在学校住校,而且我们有意无意的在培养她的独立性,应该说,独立性早已锻炼出来了。
记得孩子刚开始读小学时,才5岁多一点,为了方便接送,我还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但由于工作忙,总是不能按时去接她,害得她很有几次在希望桥下,巴望着我的到来,而我却姗姗来迟。
有一次,天下着雨,该去接女儿了,我还在开会,无法和她取得联系,女儿在久等我不见后,决定自己走回来。此时,女儿正好看见她叔叔骑着摩托车从她旁边飞驰而去,她边跑边喊着叔叔,可她叔叔竟然就是没有听见。这是一位朋友亲眼所见,讲给我听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这以后,在雨中,女儿娇小的身上,驮着不轻的书包,追赶着她叔叔摩托车的场景不止一次的在我眼前出现。也别说,也就是这次之后,女儿在家里对我和她妈妈宣布:你们再也不要接送我了,我自己坐车或走着去。在断断续续接送了女儿一年后,我和她妈妈就再也没接送过她,连专门为接送她而买的摩托车都卖了。
女儿读初中时,我和她妈妈双双调入武汉市,人生地不熟的,加上我上班的单程都得一小时左右,便只能就近给她找了一家初中的“封闭班”住读,其时,她刚刚10岁多点。当时,学校怎么也不接受,主要是所以女儿不能自理。我们说,她能自理,不信试试。几乎是磨破了嘴皮,校方才答应看看。这一试,女儿自理能力强就表现出来了。在她们住读的一群大孩子中,女儿年纪小,个子也小,但叠被子,做卫生,她一点也不弱于其他孩子。要知道,女儿在家从小就学做这些呢。四岁时,睡眼惺忪的女儿拿着一个大饭盆去买早点的样子,单位食堂的大师傅如今都还记得。
生活上的独立是被逼迫着开始的,学习上的独立也是如此。女儿读小学时,年龄小,而且没有读过学前班,在数学和语文课文方面的理解能力比起同班的同学来,是要差一些。女儿一开始也是有依赖心理的,只要一遇到做不到的题,总会问我和她妈妈该怎么做。我们也以为她小,只要是她不会的,便不厌其烦的讲给她听。但我们发现,这样下去不行呀,老依赖你,她的思想不就会退化了。而且,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语文课文方面的理解,我和她妈妈都还可以讲解,因为文科是我们的强项。但一遇到女儿不会做的数学题,我和她妈妈就尴尬的你望着我,我望你,想给女儿讲也讲不明白。说来惭愧,小学三年级以后的数学题,我们做得到的也不多。于是,弄巧不如藏拙。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对女儿说,你先去读书,然后自己思考,如果还是做不出来,你就去问老师。女儿听我们这样说,不是撅着嘴,就是眼泪婆娑的离去。只好照我们说的去做,看书翻笔记,坐在桌前冥思苦想,有时,就打电话问她爷爷。多半时候,她会突然眼睛放亮的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会了!”那一刻,我们都看见了女儿经过思维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愉悦,正是这种愉悦让她学会了积极的独立的思考。久而久之,女儿再也懒得问我们的数学题了,她知道,问了也是白搭,实在搞不懂的,就去学校问老师。就这样,我们从不过问她的学习了,只是给她当好后勤。
记得我的一位前辈说过“懒父母养勤快伢,勤快父母养懒伢”,我们不懒,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我们又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懒”,而正是这种“懒”,培养和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独立性强,少了父母包办,她高兴,而我们作家长的呢,也乐得轻松,真是“双赢”之举哦。

返回页首